海濱浴場旁邊就有兩個景點,下麵一條步道,上麵可以上旗後炮台。 星光隧道通向海邊的一條步道,步道旁的植物比較奇怪,大葉植物到針葉鬆樹和仙人掌都有。大海,綠樹,帶點鹹味的空氣,幹淨清爽,安靜愜意,所有讓人喜愛的元素都占齊了。
從步道回來向左邊上去是打狗炮台,當初旗津有三門火炮夾擊保護高雄,這就是居中的一座。 不過強大的裝備抵不過渙散的人心。日本人攻打時守城的指揮官不在(不知道是不是逃跑了),沒有特別抵抗,日本人就摧毀大炮,攻占了高雄。
旗津天後宮,是旗津另一個熱門景點,就在海鮮一條街上,這兩張圖就是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遊記裏麵鋪天蓋地的紅燈籠真見到就不過如此。
第四站,坐渡輪回到高雄碼頭,馬路對麵就是打狗英國領事館。 高雄原名打狗,從維基上抄的:15世紀左右,此地的馬卡道族,遍植刺竹作為防禦工事,以抵禦來犯的日本倭寇與中國海盜,並將地名取為「竹林」〈Ta-kao〉,「竹林」」〈Ta-kao〉發音似閩南語的「打狗」〈Ta-kau〉,故被漢化譯稱「打狗」或「打鼓」。臺灣日治時期因「打狗」〈Ta-kau〉,音近日文發音的「高雄」〈Taka-o〉,且臺灣總督府官方覺得其名不雅,故改名「高雄」。
英國領事館是由廈門的工匠設計建造的,所以跟廈門的領事館很像。在半山坡上可以遠眺高雄。中山大學也在這一帶,號稱高雄最美的大學,海邊的大學好幸運啊。
英國領事館是重要的曆史遺跡,牆壁上陳列了不少當年的“打狗新聞報”:英國人建館,退出,日本接管,國民黨接管,228,台灣的曆史還真是悲情。
這一帶的海灘叫西子灣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可惜我沒有時間等待日落。
第五站,回到碼頭,正對著碼頭出口的那條巷子有一家冰店,非常有名。
人很多,泰半是附近學生,牆壁上滿是塗鴉。
看看單子吧,滿滿的正反兩頁,真讓人眼花繚亂。
點了綠豆芋泥雪花冰,還有水果冰淇淋。現在時候不太對,芒果已經過去了,草莓將要上來。我先點了草莓冰,後來換了水果冰,老板娘還退了10 塊錢。
第六站,駁二藝術特區。以下轉自維基: 駁二藝術特區(英語:The Pier-2 Art Center)是一個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的藝術園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台。「駁二」係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建於1973年6月12日,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2000年高雄市政府因尋找中華民國國慶煙火施放場所,偶然發現這個具有實驗性的場域。但因年久失修,進駐單位針對舊建物的狀態進行空間的各項整建工程,於2002年3月24日完工。 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駁二藝術特區為高雄市社區總體營造的代表性作品。歷經高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與樹德科技大學發展地方藝術工坊經營,駁二藝術特區成為臺灣南部的實驗創作場所。2006年,駁二藝術特區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經營。
很喜歡駁二藝術特區,表現了高雄的另一麵。這兩個人像就是特區的吉祥物,散落在特區各個角落,各種各樣。
藝術區占地有四五個街區吧,店鋪,展覽館,玲琅滿目,值得花大半天好好欣賞。騎自行車確實是好的選擇。但是騎車多半就在外麵走馬觀花,可能不會進去看展覽了。最近有個特別的設計節,買了門票可以參觀十來個館,還包括一場演出,門票隻要200 台幣。
這個展覽很好,呼籲愛護環境,有用垃圾做的各種藝術品,還有各種數據教育,最後有一些特別的設計,呼應環境災難。
這是日本地震海嘯以後,專門研究如何讓遭受災難的人,比如埋在地震瓦礫裏,堅持守住第一個星期。
現代藝術真心欣賞無能啊。
這是用台灣地圖和廢報紙做成的。台灣是地球一部分?
看完現代藝術,其實覺得這種卡通色彩鮮豔的雕像還更容易接受些。
十二生肖
藝術特區實在太大了,走得累死了。
帶酒窩的貓咪這個店挺有名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小眾的工藝品。
看見書店就會想起梅珊美女。她寫過太多關於書店的文章啦。
駁二特區也包括這個廢舊車站,縱橫的鐵軌已經被青草覆蓋,各種鐵製的藝術品就散落在草地上。
第七站,愛河夜景。
第八站,就用瑞豐夜市結束這樣豐富的一天。 據說六合是外地人的最愛,瑞豐則是當地人的首選。
麻薯
德國豬蹄
醬鴨
今天總計走了三萬多步,中間幾個比較遠的景點都用計程車代步。對這個行程比較滿意,因為我最喜歡的戶外運動,文化,曆史,都包括了。貪心了一點,總想看更多,就隻好走馬觀花啦。 高雄的美是淳樸的,淳樸中有更多的層次,值得體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