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過隙,靜坐聽秋蟬

三角街中蓬達路,桃源縣裏仙洞山
正文

山西遊記

(2021-09-22 02:23:30) 下一個

山西是個好地方,山西也是個老地方。

經濟的底座,來自於遠古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的植物。人群的血統,發端於姬周的桐葉封弟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文明的印記,則銘刻在古塔石窟壁畫佛寺之中。

在山西各個景點中,老中之老,寶中之寶,當屬晉祠。

晉祠三絕三寶三匾,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周柏唐槐,宋祠元像,明清殿堂之間,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一直以來,大家對“老”的情感是又愛又怕。古建古物,越老越有味道,如果看到是仿古的,哪怕美輪美奐,分毫不差的複製,大家還是要罵娘。當然,如果要讓住在這種陰森破敗,傾垣頹牆的院子裏,那是萬萬不可的。

對物如此,對人猶是。隔壁的老壽星,自然要供起來,好好尊重,自己求的是青春永駐,逆生長更佳。你看,連《詩經》裏的魯國公,都要在泮水邊上喝口小酒,心中默念“永錫難老”。

可是時間的小箭頭以萬物為芻狗,老的東西總歸要消亡,或是改變了形態。晉祠裏兩株西周齊年柏,隻剩下一棵了,還傾斜了枝幹,偃臥在旁邊的擎天柏之上。而那條清淺的小溝,居然是鼎鼎有名的智伯渠,哪裏還有水淹晉陽,三家分晉的風采?

但是物理規律也斷不了人們心中“難老”的念想。所以晉祠中“難老”“善利”“魚沼”三泉,難老泉壓過了C位的魚沼泉,號稱晉陽第一泉。

難老泉的題匾出自於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傅山。對他的印象來基本來自於《七劍下天山》中的傅青主,沒想到他居然還在晉祠主殿旁的朝陽洞隱居過一段時間。

朝陽洞其實隻是幾間逼仄的小房間,依山而立。站在狹窄的門廊前往下望,綠蔭黑瓦,已不見“百尺清潭瀉翠娥”的景象了。

傅青主在朝陽洞時,也已經垂垂老矣。他所效忠的大明朝廷,也已近歸於塵土了。當他看著近在咫尺的難老泉時,是否已經服老?

我想多半不會。傅山一生不食清粟,一身氣節在重壓之下,反倒如煤層一般,將光熱藏於深處,流澤後世。初心不易,是以難老。

晉祠後山不遠,便是天龍山,山上有北朝和唐時開鑿的石窟。緣溝而上,穿過棧道石級,就看見東西兩片石窟在山頂俯瞰眾生。石窟中的佛首乃至佛身大多已在多年前被盜,百不存一,留下一個個空洞隨著山風嗚嗚作響。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老去吧。

從山頂停車場坐穿梭車下山,前座是三人都上了年紀,一身衝鋒衣,肩上小背包,精神抖擻。老太太滿頭銀發,紮個發髻,十分利落,聲音也如滾珠一般,話尾帶著太原式的升調:“

去年蒙山那片紅葉可真好,過幾天又到時候了,這回咱們一口氣走上去,你可得把我拍好看一點兒!”

果然,老山老水,出年輕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