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04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黑雲壓城 4

(2023-02-10 05:02:19) 下一個

4

 

所有的談判努力都已作廢,那就隻剩下打了。可是怎麽打?這對雙方來說都不太好辦,要不還搞那些談判幹啥,是不是?

自打日本大本營決定開展徐州會戰之時就開始計劃攻占武漢計劃。參謀本部研究室主任井本熊男大尉、今岡豐大尉提出以一個軍沿平漢線南下,一個軍沿長江西進,九十度角夾擊武漢的方案。此方案優點很明顯,兩條進攻路線跨距比較大,容易形成戰略包圍,攻占武漢的同時可以消滅國軍野戰力量;再一個可以利用平漢線和長江水運,兩路部隊擁有各自的補給幹線,調動補給十分便利。

另外據郭汝瑰回憶,“我在陸大任教時,見到在中國陸大任教的日本人荻洲教官,曾寫過一個軍戰術設想,就是沿平漢路由北向南攻占武漢。”這隻是一個軍一個方向的進攻,和現在兩路夾攻完全不同,而且根本不可行,是紙上談兵的典型案例。實際上兩路日軍進攻都受阻,不斷再次增兵,最後要不是咱們自己出了問題,武漢不可能在1938年失守,所以說日軍一路攻擊即可下武漢,那不可能。

相比這位教官,兩位大本營的參謀還不算太離譜,雖然都是陸大畢業的,可是在參謀本部呆時間長了也就呆傻了,因為此時平漢線並不能為己所用。

平漢線北起北平,向南走保定、石家莊到鄭州,由此再向南經許昌、駐馬店、信陽至武漢。河南地勢西高東低,山地和平原約各占一半。平漢線以東為遼闊華北平原的一部分,以西為山地,日軍大本營認為如果沿平漢線南下,必須要越過平漢線向西進攻,驅除西麵山地的中國軍隊之後才能保證平漢線的有效。此時徐州、蘭封正在大打,雖然可以取勝,但是可以預見將來根本不可能再有力氣到山地裏去跟中國軍隊胡搞了——這就是韓複榘去年提出“把軍隊撤到平漢鐵路以西”的最後抵抗線。

看來日本大本營和韓複榘想的一樣,平漢線西邊山區駐守著中國軍隊,此時想坐火車南下進攻,你猜猜這些部隊會不會打這些火車的主意?實在沒辦法,5月,日本大本營隻好退而求其次,把一個軍沿平漢線南下改為沿淮河向大別山北部進攻,爭取突破山區再沿四十五度角南下進入武漢北部平原,夾擊武漢。

這個方案的缺點是很明顯的,沿線九十度兩路夾擊變成了差不多平行攻擊了,這樣對中國軍隊來說大大有利,防禦厚度和密度都可以搞的更簡單、更好。可是沒辦法,手裏隻有這些兵力,隻能這樣打。日本大本營為了不讓中國軍隊從北方轉移部隊用到這個方向來,隻好搞一搞補救,讓華北方麵軍進攻鄭州以牽製中國軍隊。

於是日軍大本營一邊進行徐州會戰,一邊掌握進攻態勢,要為武漢會戰作態勢上的準備,最好是徐州會戰結束時各部隊的位置及態勢即為武漢會戰發起時的位置和態勢。

想法很好,其實根本做不到。仗是越打越爛,徐州會戰計劃中的北路進攻全部被拒止,而南路一衝,中國軍隊的防線就破了,結果徐州的中國軍隊一哄而散。而河南蘭封卻發生了大的戰事,第14師團被圍攻,隻好調動部隊向西援助,如此引發掘開花園口,造成了黃泛區地障。

地障就地障吧,本來就不打算再向西打,如此正好就坡下驢也挺好,可是黃水奪淮,淮河因此泛濫。這一以水代兵的行動徹底粉碎了日軍“利用流經蚌埠、正陽關、信陽等地的淮河水運為後方補給線,以主力從北方席卷漢口的作戰方案”。不僅如此,漫漫黃水迫使兵臨鄭州的日軍隻好向東撤退,日軍攻鄭州牽製中國軍隊於北方的企圖也落空了。

別的計劃泡湯是假泡湯,這個計劃可謂是真正的泡湯了。承擔由長江西進的華中派遣軍表示,“為攻占武漢,僅從一方麵進軍是至難之事,無論如何必須從兩個方麵進擊。”於是重提平漢線計劃。雖然大本營非常理解基層的困難,可是很無奈,此時日軍全部34個師團另6個混成旅團中有26個師團在中國關內戰場,另外的第19師團為朝鮮軍,近衛師團守衛皇宮、半個第11師團守衛本土,還有6個師團為駐紮中國東北防備蘇聯的關東軍,半個混成旅團在台灣,這8個半師團另半個混成旅團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動,抽掉一個兵這個挑棍遊戲就得全部完蛋,“平漢線以西是敵占區,一邊排除敵人一邊南下非常困難。況且,經曆了徐州會戰的華北方麵軍自己也痛感控製區內治安混亂,兵力不足。因此,既便渡黃河南下也是很勉強的。與此相比,更要緊的是恢複華北的治安。”

如此怎麽辦?要不就把武漢作戰推遲到明年?這他娘的不是扯淡嗎?現在連年初2月份追加的48.5億日元臨時軍事費都湊不出來,這要是拖到明年,誰知道到時候兜襠布能不能發下來都是個問題。不行!今年必須拿下武漢!

在這個兜襠布的現實壓力下,日軍上下很快達成一致,搞出第三個方案,一,還是堅持兩路進攻,除溯江西進路線之外,將淮河河穀的進攻路線向南推移,改為在淮河以南、沿大別山北麓西進的路線;二,由於黃、淮泛濫,津浦沿線的鐵路、公路及淮河水運難以發揮作用,因此將主要依靠長江水路為補給幹線;三,受補給線的製約,將主攻路線改在長江方麵,大別山北麓的作戰變為助攻。

這下子變動比較大,部隊調動比較大,況且部隊也需要修整一下。原來想的打完一仗順勢再接著打下一仗,現在沒有那麽便宜的事兒。不過沒別的辦法了,從“上策”換到“中策”再不得已的“下策”,不打也得打,要不然真的沒飯吃了。

可是陸軍還是有意見,可以預見戰事激烈的時候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部隊不要說打仗,就是在烈日下行軍也是受不了的。大本營的領導們,咱們先不管部隊的死活,問題是騾馬也會曬死——這個仗如何能打?不如推遲到秋天,部隊調動到位、修整養成了,那個時候打起來多過癮?

海軍堅決反對。這個沿長江進攻必須要有海軍配合,第一,長江江麵開闊,確實是海軍內陸炮艦用武之地。一艘炮艦的火炮,開到哪裏就打到哪裏,這個陸軍辦不到,離了海軍還不行;第二,水運確實是作戰的保證,陸地運輸效率低,而且很明顯會遭到中國軍隊的伏擊,這個離了海軍更不行。要不是這兩個不行擺在那裏,陸軍實在是不願意搭理海軍——因為兩家是“世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