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02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黑雲壓城 2

(2023-02-08 05:00:13) 下一個

2

 

“八紘一宇”這個詞兒是由日本佛教在家眾團體國柱會的日蓮主義者田中智學所生造出來的詞語,據稱有“道義上的世界統一”之意義。大正2年(1915年)3月11日,國柱會機關報《國柱新聞》刊登的文章《神武天皇の建國》首次提及這一片語。

其實“八紘”一詞的典故出自中國《列子·湯問》與《淮南子》,

《列子·湯問》:……湯又問:“物有巨細乎?有修短乎?有同異乎?”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淮南子·地形訓》:九州外有八澤,方千裏。八澤之外,有八紘,亦方千裏,蓋八索也。一六合而光宅者,並有天下而一家也。

由此可見“八紘”一詞本是道家言語,當然佛家拿來用用也無妨。由《淮南子》“九州外有八澤­……八澤之外,有八紘……”由此可知,這裏的“紘”大概是“海”、“洋”的意思。“八紘”本來是虛幻的宗教詞語,結果叫日本政府看中,1940年7月26日,第2次近衛內閣製定《基本國策綱要》,將繼續擴大侵華,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勢力範圍作為基本政策。“八紘一宇”被寫入基本國策綱要,成為侵略戰爭的精神指導根本方針。

日本人所夢想的“八紘一宇”如此不著調也是有曆史根源的,日本“神話”中記錄了神武天皇這種“八紘一宇”的狂想,特別是神功皇後“征伐三韓”的傳說更是為癡人所津津樂道。傳說中的神功皇後是生於公元170年,“駕崩”於公元269年6月3日,相當於後漢三國時期,比諸葛亮早生了11年,晚死了35年,活了99歲,兩個諸葛亮加起來也隻有106歲,是日本第9代天皇開化天皇的玄孫息長宿禰王之女,是當時第13代天皇開化天皇的遠房親戚,也算是皇族,這個倒是比那個織席販履的皇叔劉備要靠譜得多。

據說是聰明睿智且貌美端莊,於是被保持血統純正的天皇近親結婚,公元193年3月1日嫁給了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為神功皇後,那個時候的23歲才嫁人,也算是剩女了。

仲哀天皇在位第八年,公元199年,因記恨熊襲建宮時未進貢決心起兵討伐。可是在與群臣討論作戰計劃時,神卻托付神功皇後之口,說到熊襲之地貧困不值一戰,打了半天費那些勁兒反倒沒啥效益,何必呢?反而海外的“處女之睩”——新羅國,遍地金銀彩衣,打這個地方效益好。如果以天皇禦船與大田祭神,則兵不血刃可收其地。

仲哀天皇聽了神功皇後轉述神的話自然高興,不過當天皇的自當要謹慎從事,要不然誰來都說神要怎麽怎麽樣、那麽那麽樣還不亂了套了?特別是這個新羅國,隻是聽說過誰也沒見過,大軍勞動、到時候铩羽而歸豈不是笑話?仲哀天皇思來想去得了一計,找了一座小山爬了上去,登高遠眺。朝鮮、日本隔海相望,可是隔海相望隻是形容詞,不能當真,最近距離4、500裏,仲哀天皇看了好些次可是無論如何也望不見這個新羅國。

這個就不能出兵啊,仲哀天皇隻好把不管是神功皇後的話、還是神的話先放一邊吧。這就是經驗教訓,神的話不能不聽、老婆的話也不能不聽,現在老婆說神的話竟然不聽?你想想後果會有多嚴重?嚴重的結果就是轉過年來駕崩。

倆人結婚8、9年沒有孩子,天皇駕崩了這個大權腫麽辦?是把權力讓給別人還是“關進籠子裏”?嘖嘖,都舍不得哈?還是神功皇後有辦法,既然天皇得罪了神、人家生氣了才讓駕崩的,那麽先得讓人家消消氣兒先。於是神功皇後建立齋宮敬神,並於天皇去世後隔月入齋宮為神主,如此又敬了神又攬了權,這不是很好嗎?

“攘外必先安內”,神功皇後先是遣使入熊襲使其臣服,然後親自征討不服朝廷的羽白熊鷲,並殲滅土蜘蛛的田油津媛,大致安內了,就開始準備發動侵略戰爭。

文本框:  神功皇後自然要先齋戒祭神,然後按照神的話用海水洗頭發,很明顯,這位日本神呢別的事兒都知道可是單單不太懂洗發護發的常識,結果神功皇後的頭發梳不起來了,往兩邊耷拉下來了,神功皇後於是結發為髻,扮成男子相貌,並對諸臣宣告征討之令,準備親征新羅。

此時神功皇後已經身懷六甲,為了保胎,找了塊石頭結結實實綁在腰上,這樣胎兒也會像這塊石頭一樣跑不掉了。大軍出海,風調雨順,全軍順利抵達新羅。這個事情也是巧哈,仲哀天皇活的時候8、9年沒有孩子,這一死她就懷孕了。

新羅國王沒有祭神,或者是祭的不對,如今大兵壓境、懵懵懂懂毫無準備隻好投降。神功皇後雖然厲害不過女人心總是軟的,看人家哀求的也怪可憐的,算啦,不殺了,不過搜括一番那是少不了的,總共得了八十艘戰利品。返國後兩個月神功皇後產下一子,即日後的應神天皇。可是這個天皇現在正在吃奶,神功皇後隻好一邊喂奶一邊攝政。

攝政第39年遣使赴中國,隔年受奉詔書、印綬。攝政第47年,百濟遣使入貢日本,與新羅使者一同入朝晉見。由於新羅貢物好又多,百濟貢物少且劣,神功皇後同太子質問百濟使者。神功皇後也是真心疼孩子,人家這都快半百了還攝政。

百濟使者卻答複其貢物於途中被新羅劫走且使者被殺,而新羅又以其貢物冒充本國貢品。為此,神功皇後與太子遣使指責新羅。

這事兒不能算完,哪有罵一罵就放過去的便宜事兒?神功皇後攝政49年,神功皇後遣荒田別與鹿我別率軍,再次討伐新羅,可是沒打動。於是加派木羅斤資與沙沙奴跪率領的援軍赴朝增援,兩軍於卓淳會師後直攻新羅並大破之,接著平定鄰近七個地區。

神功皇後攝政62年,新羅王未入朝進貢,神功皇後派遣襲津彥討伐新羅。攝政第66年,再度遣使赴中國。神功皇後攝政第69年於稚櫻宮駕崩,享壽99歲或稱100歲。應神天皇70歲總算登基了,可是人家壽數長,就這歲數登基還又做了40年的天皇,110歲才駕崩,比他娘活得還長10年。

這段打朝鮮的傳說就成了刺激日本人向外擴張的夢想依據,不過一直是國弱民貧、內亂不止,一千多年的時間都沒有機會做這個“日本夢”,總算熬到了16世紀末,豐臣秀吉初步統一日本後,試圖以朝鮮作為征服中國的跳板,兩次大規模侵朝,達到了日本封建時代對外擴張的頂點。明朝應援出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敗日帝野心狼”,豐臣秀吉第一次征韓是被揍的鼻青臉腫、第二次幹脆就是精盡而亡,不過豐臣秀吉“必圖朝鮮、窺視中華”的擴張路線對後世的日本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到了近現代,日本的擴張野心是“司馬昭之心”,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所謂的“田中奏折”,據說是由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給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該奏折提出“新大陸政策”,稱“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國征服,其它如中亞細亞、小亞細亞、印度及南洋等地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細亞為我國之東疆,永不敢向我侵犯。”

田中義一是一個狂熱主張擴大侵華戰爭的軍國主義者,1927年4月出任日本首相後曾命日軍出兵山東,占領濟南後屠殺了中國軍民數千人,製造了著名的“濟南慘案”。要是這個人提出這樣一個主張也合邏輯,不過這個“田中奏折”疑點太多,比如不符合上奏文的格式、自身經曆搞錯、死人參政等等,實在令人無法相信是出自田中義一之手,偽造痕跡過於明顯。

難怪人家懷疑,既然是“秘密奏折”如何能被泄密呢?偽造就得有編造的故事,這個東西的披露者是一個叫蔡智堪的人,此人為台灣省苗栗人,12歲時赴日,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1928年4月,蔡智堪利用當時的日本政黨矛盾,通過重金收買,以補冊工人身份混入日本皇室書庫,以兩夜時間抄錄完成《田中奏折》。4萬字啊,時間短了還真不行——也沒帶個照相機啥的。咱們簡單算算,給蔡智堪的時間富裕點兒,一夜就算10小時,兩夜就是20小時,除以4萬字,一個小時就得抄2000字,一分鍾抄33.33333333333個字,“滴答”“滴答”兩秒鍾抄一個字還要掛點兒零——這不是一般的快,各位有興趣可以自己試一試,反正俺不行,差的遠得很,要不說人家是早稻田的,確實有打小抄的底子。蔡智堪“抄”的這麽快就會有副作用,“稿件抄得非常潦草,錯字錯句很多,念起來也不順口,不易閱讀”。

不管怎麽樣這個東西對揭露日本政府的侵略擴張野心還是有積極意義的,1929年第三次太平洋會議在日本召開,中國太平洋國際學會代表閻寶航等人在會上拿出這份文件稱其為田中奏折並首次公開於世。隨後該文件在南京《時事月報》1929年十二月刊及其他媒體公布於世。轉過年來1930年日本的外務省向中國國民政府提出抗議。

這種外交部門的抗議一般做不得數,不過咱們似乎占理那就跟他們說一說。閻寶航披露是從張學良秘書王家楨處得到的,而蔡智堪除了是日本皇宮“補冊工人”的身份之外,此時還是張學良的東北行轅顧問,而真正的身份是台灣共產黨成員,組織關係隸屬於蘇共台灣支會。

現在一般認識就是他們搞的這個東西。蘇聯人搞這一套是行家裏手,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挑撥離間的老把戲了。

文本框:  蔡智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