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3089 台兒莊真相 70

(2016-09-30 07:02:58) 下一個

    3089 第三部 徐州會戰 第六章 台兒莊真相 70

   第七十節

李長官編故事的本領大家都已經領教不少了,日常的訓話,還有就是大到“拯救民族英雄張自忠”,小到“蔣委員長討厭放鞭炮慶祝‘台兒莊大捷’”,不一而足、林林總總吧。曹雪芹寫到自己是“滿紙荒唐言”看來是很不夠格的,就《紅樓夢》這本種田文就是再荒唐也荒唐不到哪兒去,反倒是回憶錄這類東西倒是最荒唐的。當然,其中翹楚自然是《李長官回憶錄》。

李長官編故事的膽氣就是“肥大”,蔣介石也得當配角。前一陣子已經當過一次了,這次再當一次。配角自然不成器,就像陳佩斯演小品裏的配角一樣,怎麽著也是“爛泥也扶不上牆”!“讓俺撤退?!休想!”李長官吐了一口唾沫,“但是我卻大不以為然。”理由很簡單!

因此時敵人南北兩戰場的重心,正集中對付第5戰區,且敵我的態勢也已為我軍形成了天造地設的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為爭取空間和時間起見,徐州的保衛戰必須不惜任何犧牲,以期粉碎敵人速戰速決的野心。然後才可達成掩護武漢,使其有充分時間部署保衛戰的重大任務。

這都是廢話!當時賦予第5戰區的任務就是如此。李長官的本領再一次顯現,把你交給俺的任務當成俺自己的覺悟反擊回去,爽不爽耶?

再者,徐州鐵路四達,尤為電話、電報網的中心。長官部一旦遷往亳縣或歸德,一切命令與情報全須憑借無線電。而無線電每日拍發電報有一定時間,如此司令長官真等於耳目失聰,如何能指揮作戰,更談不到赴前方督戰,鼓舞軍心了。況司令長官部的遷移,必然影響民心與士氣。重心一失,全盤鬆動,將不可收拾了。

這更是廢話,就你“李猛仔”能看出來?“中央統帥部”這幫高學曆高智商的參謀精英就看不出來?誰也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李猛仔”的話毫無道理啊。

毫無道理就毫無道理,李長官從來不管“道理”為何物,自然全不放在心上,接著編故事,“但是軍令部既有此建議,徐州各中央機關都人心思遷,即長官部若幹職員也作同樣的主張。

眾怒難犯啊,除了李長官一個人之外,第5戰區司令長官部的人都想著逃跑了,真的如同當初張自忠在南京全政府機構的人都認為張自忠是漢奸的時候啊,隻有慧眼才能識英雄!當時李長官就有一雙5.0的眼睛,把這個民族英雄都給“撈”了出來,擺弄你們這些“放屁都不帶響”的參謀算個甚事情?

我也未便公開反對,自想唯有拖延的一法。乃令成立“設營小組”,前往察看歸德與亳縣的形勢,以及長官部和各機關駐地如何分配等情,囑其詳細具報。如是,往返費時半月,台兒莊的局麵已緊張萬分,值此背城借一之時,長官部自然更不能遷移了。

李長官的把戲日本人是不會上當的,自己人到是會上當,這樣才有了“台兒莊大捷”的第3個條件,“這一點實在是台兒莊之戰的最大關鍵。當時我如遵從中央命令將長官部遷出徐州,則此後戰局便麵目全非了。

大家讀書一定要小心,無論是李長官的書還是魯迅的書,非得字字句句都要看透才行。“台兒莊大捷”的第一塊磚頭是桂係31軍和第7軍的功勞,第二塊磚頭是自己捏合張自忠和龐炳勳的功勞。李長官很厚道,不會完全淹沒各位拚死戰鬥的英雄們的,但是要說“最大關鍵”,對不起,各位真的排不上號,“是俺的”——雖然這個“最大關鍵”是編出來的。

打仗嘛,“知己知彼”是一定要搞一搞的,李長官也把日本人拿出來分析一下,“台兒莊大捷”的第四塊磚頭就有了著落。

第四,便是敵人本身戰略的錯誤。日軍在南北兩戰場將我百餘萬抗戰主力掃蕩之後,驕狂無比。我五戰區內區區十餘萬殘兵敗將,根本不在敵軍指揮官的眼裏。南北兩路主將都以為攻打徐州也不過是旅次行軍。到了南北兩路同時受挫,敵人仍不覺悟,滿以為隻要認真作戰,仍可一舉攻下徐州。南北諸將,彼此貪功,不待各路配合便冒險前進,以“先入關者為王”的心情向徐州單獨進攻,這樣便墜入我所預設的陷阱,被各個擊破。

咱們已經分析過多次了,現在日本人絕沒有搞徐州的念頭,南北兩路都是“掃蕩”之類的小行動,也沒有同時進攻自然也沒有配合。李長官和醫院的大夫一樣,不把病情說重點怎麽能顯出本領騙出錢來?李長官神機妙算,“先入關者為王”的小鬼子就“墜入我所預設的陷阱,被各個擊破”了,至於一開始就急著打電報要湯恩伯出兵的事兒就別再提了好不好?

和所有的總結報告一樣,所有的“牛”都分項吹完了再做一個最後的整體吹牛。    

“總之,敵人此來,是以‘利人土地財寶’的貪兵來向我進攻,犯下了‘驕兵必敗’的大忌。我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是我們是保國衛民與侵略者作殊死戰的哀兵,我們在士氣上已享有‘兵哀者勝’的心理條件。加以我們在指揮上對本軍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對敵情判斷正確,擊其所短,可說是知己知彼,發揮了內線作戰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兒莊的輝煌戰果。”

人多打架贏了不算啥,以少勝多才是軍事家的門檻,李長官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此次台兒莊之戰,日軍兵力是兩個加強旅團不到兩萬人、己方兵力十萬出頭,要是這樣寫兵書的話,贏了也不好意思當軍事家哈?為了能爬到軍事家的門檻上,那就讓統計局改一改數字——“我軍人數雖少”。

人少還能打贏,這裏邊的竅門隻能是軍事家才知道的——

“量力而用”——桂係人馬閃一邊、非桂係人馬頂上去;

“上下一心”——張自忠、龐炳勳的故事編的腫麽樣?

“對敵情判斷正確”——前文咱們說過這個事情了,此次作戰李長官非常難得,一次也沒有判斷對過;

“擊其所短”——日軍此次作戰的唯一短處就是兵力太少,國軍在魯南未能形成包圍恰恰是放過了日軍這一短處;

“知己知彼”——這一條請參見“對敵情判斷正確”吧。

不管啦麽多了,寫完竅門然後再上升高度,這是蓋棺定論的棺材釘,“綜觀台兒莊一役的戰史,固知製勝之道,初未可幸致也。

明白了吧?“初未可幸致也”!打仗可不是打彩碰運氣,這裏邊有“製勝之道”啊,得找好幾塊磚頭墊腳才行。另外李長官這個“初未可幸致也”的“初未可”如何理解呢?俺想了半天又半天,“未可”倒是能理解,不過加上的這個“”字又是何解呢?難道是初中的“”? 李長官的“腹案”實在是高深莫測。唉——各位書友要是知道告俺一聲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