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穀百合

Lily of the Valley - 遺世獨立, 孤芳自賞。
正文

小城故事 (三)巷戰英雄

(2015-11-15 22:26:55) 下一個

(圖片摘自黃麻起義_百度百科)

 

(三)巷戰英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我的爺爺是個革命老幹部。巷戰英雄是我給他加的。聽說解放前爺爺在武漢很會打巷戰, 官至營長。提起爺爺的大名,據說當年很多老武漢人都還記得。不曉得是不是小時候一次意外摔壞了腦子,我記事特別晚。從我能記事起,他就退休回老家,在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廣濟養老去了。印象中,聽爸爸叔叔們提起爺爺巷戰故事的時候,我好像還是個從未走出過大別山區,也從未見過爺爺的黃毛小丫頭。不曉得營長到底是多大的官,想著學校裏聽來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的英雄故事,爺爺在我想象中,就是巷戰英雄了。

 

可惜的是,聽說爺爺大字不識,又不熱衷於學習文化,再加上個性耿直,雖然革命成功了,卻沒有能在部隊裏青雲直上。而是在建國後,複原來到地方,在麻城做了商業局的局長。和當年許多勞苦功高的革命老幹部一樣,聽說是服從組織的安排,爺爺和原配夫人,也就是我爸和兩個叔叔還在老家務農的親媽離了婚,和年輕的勤務員在城裏結了婚。後奶奶比我爸大了不到十歲。我見到她的時候,感覺已是人老珠黃了,沒有覺得特別嫵媚動人。而且大家還外送一綽號“瘋子奶”。可是從她生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我的漂亮大姑姑和小姑姑身上,我能想象出她年輕時貌美如花,活潑爛漫的樣子。

 

記得第一次見到爺爺的時候是在一個傍晚時分, 天快黑的時候。那時候交通不方便,雖然同在一個地區,從麻城到廣濟,沒有直達的公共汽車,要在黃岡轉車,單程需要近一天的時間奔波在路上。媽媽從來暈車暈得厲害,很少出遠門。聽說我小時也是體弱多病,暈車暈得厲害,所以印象中,我小時候一次也沒去過那在長江邊上的爺爺家。那次應該是在廣濟的爺爺奶奶和大姑姑回來看望已在麻城安家落戶的三個兒子和小女兒四家人。

 

爺爺穿了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裝,腰板挺得直直的。個子不高,卻有著一種不怒而威的威嚴。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仿佛帶著一股攝人的力量,讓你憑空在他麵前矮了半截去了。更重要的是,爺爺嗓音洪亮,中氣十足。進屋還沒坐定,就開始口若懸河,天南地北地給我們上政治課了。那時好像鄧小平上台,改革開放還不久。知識分子開始受重視,人心開始活絡。小姑姑在氣門廠當工人,想調到醫院做護士。小叔叔在蔬菜公司當司機,想調到剛剛成立的人民保險公司做保險。那一晚,爺爺的針砭時政,思想匯報指導,感覺講了有幾個小時那麽長,講得我哈欠連天!很多都記不住了,唯一記得的是爺爺的慷慨激昂:“革命家庭的後代,不去當兵,不去工廠基層,誰去呀?”

 

說實話,初見爺爺,是有些小小的失望。而這最主要的失望居然是爸爸長得不像爺爺。爸爸國字臉,大眼睛雙眼皮,特別是兩道劍眉,當年大家都說爸爸長得像周總理。雖然媽媽總是不以為然,說爸爸年輕時土得掉渣。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爸爸可是貌若潘安的美男子。小時候姐姐和我還經常自怨自艾,爸爸那麽漂亮的雙眼皮大眼睛,怎麽就沒遺傳給我們姐倆呢?待看到爺爺,心目中的巷戰英雄居然沒有我老爸帥!八成我們的小眼睛單眼皮是隔代遺傳!

 

第一次確切地知道爸爸其實長得是像他親媽的。無來由地,就對這位素未謀麵的親奶奶很好奇。是什麽樣的一個美麗女子,可以經曆那樣的夫離子別,從此老死不相往來的淒慘?又是有怎樣的胸懷,可以做到從此相見不如懷念,和親愛的人,自己的骨肉相忘於江湖?隻為的是他們大好的前程。聽說小叔叔那時才三,四歲的樣子,是爺爺用一根甘蔗給哄出村的。爸爸比三叔大了快十歲,那時該有十幾歲了。碰到父母離異的這件事,不知是怎樣的心情?爸爸幾乎不提小時的事,除了吃橘子的時候。爸爸最喜歡吃的水果是橘子。爸爸說,在他老家是成片的橘園。一到橘子成熟的季節,他就會爬到橘子樹上坐著,吃個痛快。有風慢慢地吹。。。爸爸幾乎從不提起他親媽,仿佛那是心中永遠的痛,隻能自己獨自品。爸爸兄弟三人感情特好,有事沒事喜歡坐在一起抽煙,經常抽到濃煙滾滾,煙頭滿地。隻是不知他們仨在吞雲吐霧的時候,會不會聊起他們的親媽呢?

 

以後又陸陸續續地見了幾次爺爺,都是爺爺來麻城探親。每次見到爺爺,我就會好奇那位親奶奶,不敢去問爺爺,後奶奶。又總是想問爸爸,知不知道她過得可好?禁不住我左追問,右打聽的,好像聽說親奶奶後來改嫁給爺爺老家同宗的一個叔伯兄弟,又生了兩個兒子。日子過得肝膽艱難,但也還美滿幸福才罷。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我爸爸再也沒見過自己的媽媽,直到她過世。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小時候我家和爺爺奶奶,還有大姑姑小姑姑都走得不是太近。

 

小的時候常聽到爺爺爸爸提起黃麻起義,大別山區,紅四方麵軍,鄂豫皖根據地,一臉的自豪。現在查考了才知道,一個營長在我們這片熱土,大別山革命老區是不算什麽的。老家出了很多革命開國將軍,隔壁的紅安縣,在很久以前是從麻城“麻老大”分出來的,叫黃安,出了二百多個人民共和國將軍,號稱“將軍縣”。黃麻起義是1927年11月13日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中,中國共產黨在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兩縣領導三萬餘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舉行的武裝起義,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黃麻起義中建立的政權和軍隊,為後來中共創建鄂豫皖根據地和紅四方便軍起了先導作用。隻是,不知在家鄉眾多革命老幹部家裏,在服從組織的安排下,是不是也曾上演過如我家這般錯綜複雜,欲說還休的悲歡離合呢?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程凱歌導演、張國榮演的 電影《東邪西毒》,是源自微信一篇文章介紹由林夕填詞,王菲演唱的經典主題曲《百年孤寂》。“。。。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沒什麽執著;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爺爺,親奶奶,爸爸,媽媽,如今都已作古。曾經的恩愛情愁,也都隨風而逝,和他們的骨灰一起掩埋在地下。而我也漸漸明白了,為什麽要絮絮叨叨地寫這些自己都從未搞明白過的陳年往事。那是因為,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在別人來看是浪費時間。她卻覺得很重要。” (摘自《東邪西毒》經典台詞)

 

謹以此文紀念那些年在我生命裏留下痕跡的那些人, 那些事和那些歌。

 

"雲裏去,風裏來

帶著一身的塵埃

心也傷,情也冷,淚也幹

悲也好,喜也好

命運有誰能知道

夢一場,是非恩怨

隨風飄

看過冷漠的眼神

愛過一生無緣的人

才知世間人情永遠不必問

熱血在心中沸騰

卻把歲月刻下傷痕

回首天已黃昏,有誰在乎我

山是山,水是水

往事恍然如雲煙

流浪心已憔悴

誰在乎

英雄淚……"

 

王傑《英雄淚》

劉虞瑞作詞 陳大力作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