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瘋狂

不願做流氓,但仍要瘋狂。
個人資料
犯錯的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擴軍”,世界缺“非武力”智慧

(2016-05-12 00:13:31) 下一個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日前宣布,到2023年,德國將擴軍7000人、新增軍隊文職人員4400人,隨後還將陸續從裝備、預算和人員三方麵強化軍力。這一“擴軍”計劃引起廣泛關注。

實際上,德國在冷戰後一直在軍事上保持減縮和謹慎政策,甚至一度在對外關係上推行“非武力強國”理念,施羅德總理拒絕參加美國領導的對伊拉克戰爭就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德軍規模從1990年兩德統一暨冷戰結束時的58.5萬人減少到目前的17.7萬人,可視為德國推行“非武力”對外政策的結果。正如馮德萊恩所言,現在提出增兵擴軍標誌著冷戰後德軍減縮政策的終結。

盡管增兵數量不多,但其象征意義值得探究。用兵為戰,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此次德國“擴軍”給出的明顯信號是,軍事在德國對外政策選項中的分量得到加強。而這可能是因德國感受到以下幾方麵的威脅:

一、來自東方的威脅。俄羅斯始終是德國外交的核心參照係,精英們認為近年來俄羅斯不斷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使用武力,顯示出冷戰後溫順的北極熊已變為“好戰的猛獸”,必須加以防範,德國推動歐盟與烏克蘭簽署聯係國協定就是防範措施之一。同時,德國還加強了在波羅的海北約盟國中的軍事存在。

二、來自網絡的安全威脅。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有報道稱德國每天至少遭受6500次網絡侵襲,承受著嚴重的安全和經濟損失。美國等國早已建立網軍,北約也將在今年7月的峰會上商議網絡戰計劃,把虛擬空間納入同盟的共同軍事行動範疇。馮德萊恩稱,德國在網絡防衛領域已經落後,要迎頭趕上,並已經於4月底宣布成立由13500名士兵組成的網軍。

三、來自恐怖主義襲擊的威脅。巴黎多次血腥的恐怖襲擊是歐洲安全的“硬傷”,法國在德國等盟友支持下發動的反恐戰爭至今難有“決戰”和“凱旋”,但恐怖主義的進攻卻隨時可能再次發生。這顛覆了戰爭的時間和空間界限,也降低了國家和社會的安全感。另一方麵,大量域外難民的湧入是歐洲安全的“軟肋”,不斷發生的疑似難民引發或針對難民的暴力襲擊使德國社會日趨不穩,解決難民問題需要綜合對策,其中就包括軍事上對外防衛歐盟外部邊境,對內預防不測事件的發生。

增強軍事實力和軍事存在可以給德國推行“有作為的外交”提供支撐,提高德國承擔國際安全責任的顯示度,也給國內社會和民眾的安全需求提供可靠依托。德國有足夠理由去加強軍力,但或許也應意識到,當今世界不缺武力,伊拉克戰爭和延續至今的中東安全危機一再表明,軍事能夠提供安全或推行利益的空間有限,國際社會更缺乏的倒是“非武力”智慧。德國曾為此大聲呼籲過,包括默克爾總理在麵對難民危機時竭力推動的“歡迎文化”也為解決全球問題提供了道義視角。雖然德國未獲得盟友的響應和支持,但無損德國有國際擔當的形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