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和《新木乃伊》正在國內院線上映,同《神奇女俠》較為分裂的口碑相比,《新木乃伊》則基本可以說是惡評如潮。雖然電影在經濟發展的意義上是個大產業,但普通觀眾圖的主要還是看完電影後的心情,如果覺得不好,往往找點詞匯表達一下不滿,比如“爛片”等,這很正常。
進口的、國產的電影都在檔期裏輪番吆喝,爛片的概率其實都不算低。隻是在我們國內的觀眾甚至影評人中,存在一種很奇怪的“差別化對待”。麵對國產爛片,不屑的嘲諷聲浪在地鐵的嘈雜中都能聽見,往往還帶著料事如神的得意,仿佛去看一部爛片隻是為了驗證自己的事先判斷;如果是一部進口爛片,有些人會主動找理由為其開脫,比如說爛片總是難免,哪能每部都精彩。對於國產爛片,一些人會挖掘記憶深處的豐富檔案,如數家珍地清算相關影視界人員的糟糕記錄;而對於進口爛片則會懷念相關演員、導演甚至影業公司曾經的美好,抱以寬容和原諒態度。
對於國產、進口爛片的雙重標準,根子上講,還是中國社會潛意識裏自覺讚美“洋貨”的習慣造成的,說白了也就是源自文化上長期的自我貶低。當我們在討論觀眾或影評人對國產和進口大片的差別化對待時,首先需要承認,很多國產電影水平的確堪憂。究其原因,大體上是模仿外國大片的結果。師傅和徒弟放在一起比較,師傅即便挺爛,但畢竟跟徒弟比起來還是要順眼些。
要想消弭社會對於國產和進口大片的雙重標準,需要觀眾和國內電影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如果國產電影繼續跟在外國大片後麵亦步亦趨,總想照著某個外國獎項的標準或者別人的票房奇跡“依葫蘆畫瓢”,而不在作為本國電影“主心骨”的價值觀上下功夫,不能體現出創造性,那麽要想獲得尊重確實有點難,也就難怪觀眾“恨鐵不成鋼”了。
文化自信是現在我們常說的一個話題,照貓畫虎顯然不是自信。“中國製造”一般是指工業產品,用它作類比,如今的國產電影很多仍未擺脫“山寨貨”的境地。“中國製造”的工業產品在各方麵提升明顯,國人現在購買“國貨”時已經基本沒有什麽心理障礙了,有時甚至還頗感自豪。那麽,國產電影何時也能讓國人像麵對新“國貨”、高鐵和大飛機等那樣充滿自信和自豪呢?
技術、技巧學起來相對容易,而電影產品精神創造方麵的進步會滯後一些,這一點我們能理解。隻是希望這個滯後不要太久。換個角度來看,現在觀眾對國產電影的相對“苛刻”,其實是希望它盡快改變麵貌,即便短時間內還難以轟轟烈烈,至少也能像一些伊朗電影那樣,將口碑從小到大一點點做起來。什麽時候國人能像選擇國產手機那樣自豪的選擇國產電影,想尋個國產爛片開罵一番的機會都不多了,那將是令人欣慰的情景。更進一步,如果中國電影哪天能在外國人那裏廣為流行,那個時候中國觀眾甚至整個社會潛在的文化自我貶低症狀,就真能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