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瘋狂

不願做流氓,但仍要瘋狂。
個人資料
犯錯的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距離真正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還有多遠

(2016-04-21 17:58:24) 下一個

自2014年以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不斷的認為,按照購買力平價,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按照他們的說法:十四年前,中國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五年前,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中國早在2014年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國,世界經濟的版圖因為中美兩國經濟權力的交接而改變。

不同於以往聽到中國經濟排名提升後的激動和炒作,時下的中國對於諸如此類戴給中國的高帽更多了一份理性和警惕。筆者關注看到,對於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消息,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微博等新興媒體,都幾乎以調侃的心態對待。特別是,我們注意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排名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測算的。購買力平價理論盡管可以消除各種人為操縱匯率的情況,但這種完全按照購買力計算匯率的辦法,和現實情況相距甚遠,匯率的變化除了購買力,還要受國民收入、國際資本流動、生產成本、貿易條件、政治經濟局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且,用購買力平價理論計算匯率時,如何選擇代表性的物品構成“一籃子物品”迄今是一個難題。

所以,現實中很少有國家真的用購買力平價來作為調整匯率的標準。從中美兩國的真實物價看,事實上,中國很多真實物價按照英國《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計算,人民幣的購買力絕非低估,而是被高估了。所以,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中國GDP總量超過美國,隻能一笑而過了。我們相信中國的GDP總量有一天一定會超過美國,但那是實實在在的超越,而不是靠計算規則的改變。

即使承認購買力平價計算出來的中國超越美國的結果,中國經濟的真實實力不要說距離美國,就是距離我們已經超越的日本、德國、英國等國,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距離。

中國經濟就總量而言,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超越的奇跡,在很多領域,中國都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

→ 2010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美國保留這個地位超過100年的時間;

→ 2012年,中國成為第一專利申請大國;

→ 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但這隻是貨幣的正麵,貨幣的另一方麵,我們看到的是諸如此類“第一”背後,中國麵臨的尷尬。

中國的GDP總量盡管已經是全球第二,占全球的比重剛超過10%,但中國的能源消費卻占全球能源消費的20%,2012年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國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時高於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中國消耗的資源,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起來的總和還大。未來30年,這種資源耗竭性的發展模式無論對於中國自身還是世界而言,都將是很難再承受的。同時,2013年,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國,全球2013年碳排放量達到361億噸左右。其中,中國排放二氧化碳100億噸,美國52億噸,歐盟28國35億噸,中國的碳排放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占世界總排放量的近3成。

這意味著,中國發展經濟付出的能源或者環境代價遠高於歐美。而且,如果用人均GDP這個更能衡量一個國家幸福生活的標準看,2015年,中國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金,盡管這已經是差不多30倍於1980年的數字了,但跟美國的人均51200美元比,還差得很遠,即使按照現有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美國這個數字最樂觀的估計也應該到2049年之後了。在這種情況下,用所謂的購買力平價忽悠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實在令人捧腹。

而且,以上隻是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如果考慮其他方麵的經濟軟實力,中美之間的差距也許更大:在科技領域,全球前沿的科技創新和成果差不多一半屬於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超過一半授予了美國人。在創新領域,中國目前仍然屬於追趕型階段,除個別領域,中國在絕大多數創新方麵仍然落後於美國、日本、德國等第一梯隊,也落後於英國、以色列、韓國等第二梯隊。從科技研發投入的強度看,中國盡管近幾年來投入強度逐漸增強,並且在2011年達到創紀錄的1.84%,但與美國的3.07%相比,僅相當於美國的60%,研發經費支出數量規模也隻有美國的23%。並且,中國研發投入強度也低於日本的3.26%,德國的2.82%,瑞典的3.40%,芬蘭的3.88%和丹麥的3.02%。也低於韓國的3.74%,中國台北的2.90%和新加坡的2.09%。全國研發人員年平均經費分別隻有美國的12%,韓國的17%和日本的10%。

也就是說,就科技、文化等影響經濟未來競爭力的軟實力而言,中美兩國的鴻溝是很難在短期內逾越的,對此沒有清醒地認識,而隻陶醉於GDP“大數據”,認為全球經濟第一的權杖真的已經實現交接,太傻太天真。

即使作為第一製造業大國,在製造業的很多領域,中國在核心技術和原創能力方麵極為殘缺,中國可能是二戰以來經濟規模成為第二之後,產業競爭力最弱的經濟大國,也是經濟規模到了第二之後,幾乎沒有幾個國際品牌的經濟大國。我們幾乎在90%以上的領域,核心技術受製於其他國家,而不僅僅生產不出來圓珠筆頭。

當然,沒有GDP“大數據”方麵的進步,人均GDP等更能反應經濟實力和進步的小數據的進步就是無源之水。但是,衡量經濟實力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運算和指標。對於中國而言,關注中國經濟的短板和與美國真正的差距,關注中國在技術創新,在製造業競爭力,在新的科技革命麵前的應對方略,關注中國在製度方麵的巨大的差距。韜光養晦,不過早戴上毫無價值和意義的“世界第一”的帽子沾沾自喜,才是成熟的體現。

如果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再反複,中國在體製機製方麵循序漸進,那麽,到2049年,中國真正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之後,那個時候的第一才具有真正重要的意義。記住: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富裕程度的從來都是看人均,而不是GDP總量。甲午戰爭,中國的經濟總量遠高於日本,中國敗於日本;鴉片戰爭,中國的經濟總量也高於英國,中國敗於英國。對於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這一點尤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犯錯的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ostman' 的評論 : 這就是發展的代價,隻不過那些發達國家早就走過了這段路而已。。。
犯錯的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z4591' 的評論 : 總量大,但人多,所以還是像樓下說的:韜光養晦。總會有那一天的。。。
犯錯的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nwei' 的評論 : 有朝一日,或許會超越
犯錯的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asastar' 的評論 : 我看你這犯糊塗吧
hunwei 回複 悄悄話 唐朝時占世界GDP一半
nasastar 回複 悄悄話 作者頭腦不太清晰,一會兒談總量,一會兒談人均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人太多了。在自動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多不是好事,而且龐大的人口老齡化太可怕了。
隨意00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第二是指的經濟總量,憑著人口,這個頭銜並不虛。你看了很多的平均,覺得這個第二水分很大,你自己偷換概念而已。在許多細節上中國落後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二十年前,目前的這一切也都是不可想象的。二十年後呢?這些鴻溝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難以跨越,何況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上困難重重,此消彼長,等著看吧。
az4591 回複 悄悄話 還是老話:韜光養晦。
這些年,中國自滿泛濫。冒出來 A自信,B自信,C自信,。。。
進步雖很大,中國絕大多數民眾生活質量比第二梯隊國家還很差。
這篇文章好。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早就是第一了,汙染大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