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4日拉開帷幕,日本首次作為觀察員受邀,美官員向媒體透露,日本“非常渴望更多地參與”。除此之外,日本的2艘護衛艦和1艘潛艇3日進入了菲律賓蘇比克灣,前者還將在越南的金蘭灣停靠。日媒分析,日本此舉意在向中國施壓,並對後者予以牽製。
今年美菲的聯合軍演中,澳大利亞從觀察員升格為正式參演者。澳國80名軍人將參加演練。
外部力量對南海問題的介入越來越公開,在姿態上呈“聯盟化”之勢。盡管這一切的象征意義很大,但它們對南海未來的局勢形成了某種戰略性預示。
南海過去隻是一些領土糾紛和海洋權益摩擦,是域內國家之間的事情。由於中國大的克製,南海摩擦的烈度總體上不高。中國和相關國家簽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也進入磋商階段,緩和本來很可能成為南海的大趨勢。
美國的強勢介入,再拉上日本、澳大利亞,正在改變南海問題的性質。南海似乎成了當今大國博弈最突出的水域,牽動整個亞太的軍事風險逐漸在這個水域累加。
美國有把南海作為遏製中國崛起關鍵地區的苗頭。它不僅在這裏檢測自己軍事實力威懾中國的效果,還像在嚐試構築對付中國的亞太同盟或者準同盟。關於後一點,南海成就美國這一念頭的條件最多。
澳大利亞對軍事介入南海猶猶豫豫,它大概有一種壓力:南海是檢驗美澳軍事同盟關係質量的試金石。它一半自願一半受到裹挾,做出與美國站在一起的象征性動作。
日本對南海問題要熱心得多,是表麵克製內心火熱的積極分子。日本政府一來想跟中國鬥,更想鼓動其他力量跟中國鬥,南海滿足了它的諸多願望。尤其是日本新安保法剛生效,它有了海外軍事行動的更大自由度,南海是讓這種自由度“落到實處”的最好突破口。今後日本對南海公開或半公開的幹預必將越來越多。
中國對日本軍艦以停靠菲越港口等方式示威還真沒有什麽好辦法。這些行動展示了東京對我們的敵意,雖沒侵犯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但衝撞了我們的傳統利益線,是在給中國“上眼藥”。
如果說南海問題過去還有可能解決的話,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恐已很難做此奢望。因為一旦南海朝著“大國角鬥場”的方向走,這裏將形成另一套問題發生、發展的邏輯,原來的糾紛都會變成承負大國較量的載體。
也許中國與美日之間出現這樣一個“角力場”很難完全避免,我們需要接受南海事態的變化,與美日等、尤其是與美國做圍繞這種角力的磨合。
隻要中美之間無意戰略攤牌,南海問題就不至於破裂,美國糾集的“隱性同盟”也很難朝著發揮實質作用強力推進。
日本政府已經擺出對華的半敵對姿態,這會讓我們很不舒服。日本有錢和技術,除了在東亞捧反華的人場,還能做出很多增加中國壓力的實際動作。但日本對中國的安全威脅是有限的,對此我們不可過於高估。
南海問題、中日關係都越來越失去它們以往的相對獨立性,而與中美複雜關係的戰略大齒輪咬在了一起。未來幾十年將考驗中國的戰略胸懷、智慧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