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作為我們常見的主食,你是否忽略了它也有很多實用注意事項,隻有正確地吃麵條,才會最大程度獲得麵條的營養哦。
麵條中午吃會更營養
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係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原湯化原食有道理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麵、水餃或元宵後,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觀點來看,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麵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麵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麵條並非越筋道營養越高
麵條的彈性和麵粉中的蛋白質關係密切;而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及麵筋的質量,都和小麥的品種有關。一般來說,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在什麽添加劑都不加的情況下,它的韌性和彈性越好。但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跟筋道程度完全沒有關係。很多非常筋道的麵條,其維生素含量甚至比普通麵條還要低。
麵適合溫乎乎的吃
麵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麵,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麵,但孫孟裏建議,不應為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麵。太熱的麵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麵最合適。
麵條適宜搭配四種蔬菜
從營養成分來說,麵條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加少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等,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作為主食來提供給人們能量,缺點就在於營養過於單一,如果隻吃麵條,就有營養不均衡的嫌疑了。如果將蔬菜汁加入到麵條中,可以適量增加部分維生素和一部分膳食纖維,讓麵條變得更“粗”也更好看,在補充能量的同時平衡膳食。
一、西蘭花:
含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位居同類蔬菜之首。食用方法:先用開水焯一遍,再加入麵條的鹵料中拌勻即可。
二、蘆筍:
被稱為“蔬菜之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鈣、維生素C、維生素B、葉酸、維生素A等,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蔬菜高出27%,不僅營養成分含量高,且所含組分比例得當。食用方法:將蘆筍洗淨切段用開水焯熟後加入鹵料裏,最後再加入煮熟的麵條中。
日常飲食養生中適合搭配麵條的四種蔬菜
三、洋蔥:
被譽為“菜中皇後”,含有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胡蘿卜素,尤其是還含有環蒜氨酸、菊粉等多種保健成分,可以補鈣、降血脂、降血糖。食用方法:洋蔥和肉絲等麵條鹵料一起煸炒,或單獨炒熟後拌人麵條的醬汁中,再加入煮熟的麵條中。
四、香菇:
有“山珍”之稱,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並含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食用方法:可以切成丁炒熟加入醬汁中,也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煸炒後再與麵條一起炒勻,燜一小會兒,做成香菇炒麵條。
麵條真要細究起來,可是有很多門道,您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