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不僅讓法國陷入“黑色星期五”的慘痛中,也讓世界備感沉重。11月13日晚,在巴黎多地發生的爆炸槍擊事件中,100多名無辜者遇難。
屠殺現場的血腥暴虐,讓人不忍目睹。這是今年以來,法國發生的第三起恐怖暴力事件,它給法國、歐盟以及世界帶來的震驚可想而知。有人問,為什麽恐怖襲擊頻繁發生在法國?專家學者們的解讀,或許能給予解答,但從最基本與簡單的角度看,不管恐怖襲擊發生在何處,都是喪失人性的殺戮,都是人類的災難。
有幸存者告訴媒體,恐怖分子在槍殺人質時聲稱:這都要怪你們的總統。有分析說,接連幾任法國總統都“高調”反恐,這讓法國政府扮演著反恐“領頭羊”的角色,而且,每當總統支持率下降時,法國在反恐方麵就會有出人意料的動作。似乎,法國已經和恐怖分子結怨頗深,成為“宿敵”,恐怖分子將自己的屠殺歸咎於反恐者。
遭遇恐怖襲擊的法國人,恐怕不會認同這樣的“聲明”。反恐政策的得失可以討論和調整,但是,對恐怖暴力襲擊絕不讓步,這是共識。不管恐怖主義的形成有著怎樣的緣由,也不管恐怖行為出於怎樣的目的,其對無辜者的殺戮和傷害,沒有理由被接受與容忍。
恐怖主義是對生命的無視和踐踏,是人類麵臨的共同威脅。在反恐的國家合作、策略措施上,或許還有許多值得探討與改進之處;如何應對與防範恐怖襲擊,可能也還欠缺共識和更有效的行動,但是,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反恐的勇氣、持久不懈的努力以及在恐怖行為麵前,每一個弱小個體所懷有的良知和勇氣,會給恐怖主義致命打擊,讓我們不時遭遇侵襲的世界不在恐怖的威脅中變得前途莫測。
可以想像,當巴黎槍殺發生那一刻,那些無辜的人質,那些現場的民眾,還有所有得知消息的普通人,會是怎樣的震驚和無助。同樣,14年前,恐怖分子襲擊紐約世貿中心時,不僅是美國,整個世界都目瞪口呆!恐怖襲擊所造成的恐慌,不會因為地域的相隔而有差別,恐怖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也很難完全從人們心裏抹去,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因此身陷恐慌,失去反恐的勇氣。
在那個充滿傷痛的夜晚,盡管通道內非常擁擠,驚恐和悲傷在人們心中蔓延,球迷們排隊離開法蘭西體育場時,卻高唱法國國歌《馬賽曲》,希望以此驅散同胞心中的恐懼;巴黎淩晨的街頭,一些市民遲遲不願離去,他們手挽手矗立,舉起“我們不害怕”的標語;襲擊地點附近,人們為遇難者點燃蠟燭……
紐約的新世貿中心,亮起象征法國國旗顏色的藍、白、紅三色燈光,悼念巴黎襲擊遇難者;悉尼的人們走上街頭支持法國,舉起的紙板上寫著“我們都是巴黎人”……
麵對恐怖主義,世界不會退縮!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聲明中強調,此次恐怖襲擊是對法國、對整個歐洲的一次暴行,“法國絕不是在獨行,這是全歐洲人民的戰鬥,是自由世界人民的戰鬥”。
在給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慰問電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恐怖主義的“野蠻行徑予以最強烈的譴責”,再次強調中國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會做“任何事”,一同對抗恐怖分子;法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法國在境外展開的打擊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不會因為13日的巴黎連環襲擊事件而暫停……
所有這些,都表達著我們麵對恐怖主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