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生

人生如旅,藝術如夢。駐足回望途經過眼雲煙,談笑分享彈指一揮間。
正文

密西根廊橋情絲

(2016-01-28 09:50:40) 下一個

                                        
         

           兩年前的123-27日,我應邀前往密西根州的加爾文學院訪問講學。

   從明尼阿波尼斯乘機向東,其實也就是主要穿經茫茫密西根湖,不到一個小時的飛行路程,便到達加爾文學院所在的Grand Rapids(大急流城)機場。

   

   飛機在將要開始下降的時候,遇上極厚的雲層,原來正逢降雪——非常非常大的雪,此時在天上的我在心裏充滿著對地麵上的主人的內疚:sorry呀,是偶把明尼蘇達Minne“Snow”大——的大雪給帶來了哦!

   飛機降落在鋪滿積雪的跑道上,跑道白茫茫滴一片,因為是下雪進行時,根本來不及清掃,以我開車的眼光來看,這樣的路麵條件是根本無法駕駛的,對咱機長的駕駛水平真的是不佩服不行!

 

   二戰時期,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召集蘇聯紅軍將領開會,斯大林說,參加我們對德作戰的還有我們的11月將軍、12月將軍和1月將軍。(也就是寒冷的莫斯科冬季將軍們,嗬嗬)

 

   當然,最厲害的非一月將軍莫屬。現在是一月下旬。


   銀裝素裹的一月將軍光臨密西根、光臨大急流城及我所造訪的加爾文學院:


   這是在我所住的賓館房間裏拍的窗外的景象。怎麽有些象宋元的山水畫?寒氣逼人。

   五代宋初李成山水畫


   Grand Rapids(大急流城)市名源自流入市中心的格蘭德河(Grand River)的急流。但此行大河木見到,見到的光是大雪啦,到處都白茫茫滴一片。校園裏也是一片“白色恐怖”,哈! 







   這是我所住在的學院王子會議中心Prince Conference Center——其實也沒見有哪國王子到此地住過,賓館裏見到的“公主”似乎比“王子”還要多些,嗬嗬。 迎賓大廳裏暖氣十足,落地明窗在冬日陽光下洋溢著溫馨。






   每天要從住所王子賓館步行穿過一座橫跨公路的
SKYWAY天橋到橋的對麵——也就是舉辦我畫展的地方——學院藝術中心美術館。

 

   非常喜歡這座跨街天橋,很象我在明尼阿波尼斯經常在冬日裏行走的天橋。


    可以乘電梯到天橋,當戶外氣溫降到零下十度時,裏麵的零上二十多度的溫度也烘得人心暖洋。




   在美國中部許多州都有這樣的“廊橋”,有許多故事每每在這裏發生,最經典的就是伊斯特伍德執導的電影《廊橋遺夢》,文學原作者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在這部充滿人文關懷的著作中企望表現出:

 

         “給相逢以情愛,給情愛以欲望,給欲望以高潮,給高潮以詩意,給離別以惆悵,給遠方以思念,給丈夫以溫情,給孩子以母愛,給死亡以誠摯的追悼,給往事以隆重的回憶,給先人的愛以衷心的理解




   

   我在這座廊橋上往返多次卻並未見到美女流連,倒是見到一對大約80-90歲的老年夫婦互相牽著顫抖的手在廊橋上漫步,他們來回在橋上走著象是進行一種晨練,老先生十有八九是位退休教授,他看我在廊橋上向校園方向拍照,還主動停下腳步跟我打招呼,熱心地向我建議若要拍到校園的美景,最好要去東邊主樓那邊,有更多美景可拍。我趕緊送老先生“三克油”。


   

   看著兩位和善的老人相互攙扶的背影,眼眶有些濕潤,忽然想起了蘇芮的歌曲《牽手》:

 

     所以牽了手的手

     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沒有歲月可回頭

 

   

   言歸正傳,我這次造訪的密歇根加爾文學院是美國一所著名的人文學院。 加爾文學院顧名思義,是為紀念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的一位重要的宗教改革領袖——加爾文所建的一所基督教會背景的人文學院。宗教改革時期有兩個精神領袖不可忽略:一個是馬丁路德,還有一個就是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 加爾文及其領導的清教運動,對人類曆史及文明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
         下圖是我在做博士論文期間,遊學歐洲十國、造訪日內瓦大學城堡公園時所拍攝的宗教改革紀念牆 ,雕塑中央並排站立的便是宗教改革時期的領袖加爾文和茲溫利等:

 

   一個多世紀前,德國的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撰寫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被譽為 20世紀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理論著作。 書中詳盡分析了加爾文領導的清教運動,其顛覆了早期流行在羅馬帝國底層民眾所流行的“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針眼還難”的窮人基督教會印象,而倡導為榮耀上帝而努力創造和積累財富的重要性,即新約聖經上的所謂“馬太效應”予以合理解釋。在加爾文的清教精神的引領下,資本主義的最初基石便在清教運動取得勝利的國家和地區如17世紀的荷蘭和18世紀的英國奠立起來。

          Anyway, 我可不想在這裏長篇大論談宗教哲學和理論。 總之一點是,加爾文在這裏是被譽為美國的信仰之父而深受米國民眾的尊敬。 建於美國中東部地區的密西根州的加爾文學院在美國大學人文學院及美國教會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近十年來,幾乎每年一度要在這裏舉行有關基督教禮儀及神學方麵的國際研討會。

 

   我這次作為特邀嘉賓前來加爾文學院,主要是參加在該院舉辦的國際基督教崇拜禮儀研究活動。 在會議期間和會議前後兩個月時間裏,我的藝術作品都將在該院的藝術中心的博物館舉行:


   會議共有來自世界30個國家(也包括來自中國)和美國40個州的代表共1500多人,加上學院的幾百位學生和老師,總計與會人數當在兩千左右吧。





   會議分幾個分會場,在藝術中心會場舉行的開幕式有更多的音樂崇拜內容,會場氣氛熱烈。 


   晚餐會也就象朋友派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都帶來各種的文化風情和特色。這是來自非洲尼日尼亞的朋友們,開朗的性格,掌擊著鏗鏘的節拍,唱著不同聲部,調動起晚宴的氣氛,使整個大廳充滿笑聲和歡樂。


   來自中美州加勒比的牙買加的代表竟然張揚起本國國旗,愛國熱情還挺高漲滴喲!


   我這次作為特邀嘉賓前來加爾文學院,是因為學院在藝術中心的美術館舉辦了我的畫展,請我在會議期間在博物館內舉辦幾個講座。

 



   裏麵的展廳是法國20世紀著名表現主義藝術家盧奧的展覽:









   在我舉辦講座前,有學院教師帶著學生們到展廳裏為我的演講準備著各種電器設備。



  他們的工作態度的確是非常認真滴喲!


   我一共作了四場專題演講,不巧的是那幾天有點上火,加上講話講滴太多,不輕易抹了一下嘴角,發現出了一些紅紅的血——唉,這才懂得神馬叫“說破嘴皮”的意思了。

 




   這是一群學院的樂團成員要跟我合影,可惜我沒注意剛好是在我演講完後嘴角破的時候,血都流出來了喔,不好意思丟人現眼啦,就讓大家見見這些青春無限的學子吧,嗬嗬。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與法國20世紀最偉大的表現主義藝術家盧奧的作品同時在美術館展覽。 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Sandra Bowden也舉辦了有關盧奧以及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專題演講,不過,她每次總是把我拽上,把我也當成她報告的主題人物之一。嗬嗬。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28日晚,會議籌備組為來自各國的嘉賓舉行“最後晚餐”,本次會議的主辦方、會議籌備主任大衛先生深情款款,再次向出席大會的各國嘉賓表示謝意。他在我到達的第二天早上就來到王子飯店樓下大堂餐廳和我寒暄,以後又幾次在就餐前遇見他,他總是笑容滿麵地對我說因為我的到來、我的畫展在學校藝術中心舉行——是他和他的學院的“不勝榮幸。” 我也答道:It's my big honor too!

 



   拜拜,密歇根!拜拜,加爾文學院!

 




 再見,可愛滴廊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