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刑不上大夫”有多種不同的解讀

(2015-12-16 09:43:25) 下一個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賈誼)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賈生詩意圖 高向陽繪 網絡圖片

文/侯虹斌

最近,一係列的高官被查處,民間一片叫好,說這是打破了某級別的高官“刑不上大夫”的傳統。這符合民眾們對反腐的需求和想象,在此先不去談;隻是,對這個“刑不上大夫”的解釋,有多種不同的解讀

這是厚誣古人。以前的“刑不上大夫”,哪是這個意思?古代那些為了“刑不上大夫”而死去的高官們,多了去,好嗎?“刑不上大夫”有時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 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出自《禮記•曲禮上》。就如同上文的誤讀一樣,過去一般都是理解為:“對大夫不能使用刑法,應該豁免;對老百姓不用講禮, 講禮是無用的。”仿佛是說官僚貴族們可以盡情地貪贓枉法幹壞事也不會受懲罰;百姓們則一定會遭受到粗暴無禮的對待。如果你說在古代社會裏,這是客觀存在 的,那我無話可說,這難以避免;但如果你說這就是《禮記》中對社會的道德期望和要求,那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其實,光是這句話,古代的許多 學 者已給過多種不同的解讀,有說是“大夫犯法,是在八議輕重,而不是在刑書;庶人忙於生計,很難準備好祭禮,不能要求太多”的,有說其意是“刑法不加重於大 夫,禮製不減輕於庶人”的,還有說“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不因不懂得禮製而減輕罪責”的,真是琳琅滿目。不過統而言之,“刑不上大夫,禮不下 庶人”這兩句話是並列的,責任和義務是對等的:貴族們固然享有特權,但罪行是另有裁決而絕非不問;百姓固然地位低微,但對他們的禮製的要求顯然也會低很 多。

西漢賈誼的解讀,就充分體現了這句話精髓。

賈誼給漢文帝上了一篇《治安策》,充分顯示了他作為一位戰略家的高瞻遠矚。 其 中就有一個建議:那些曾經處在尊寵地位的人,連天子都對他以禮相待,官吏民眾也曾對他表示過敬畏,現在即使有了過錯,皇帝可以下令廢黜爵位,可以罷除官 職,可以賜他死,可以滅了他的家族;但如果把他捆綁起來,牽著押送給司寇,編在徒官的管轄之下,讓司寇小吏咒罵和鞭打他,這就不適合讓一般民眾看到了。賈 誼認為,對有地位的大臣定罪時,不應斥責,不應正麵宣布他的罪行,還應為他隱諱。大臣犯了小罪,聽到譴責嗬斥就應該就穿上喪服,盤水加劍,到房間去請罪; 大臣犯有中等罪行,聽到命令便自毀容儀認罪;大臣犯有大罪,聽到命令便朝北跪拜認罪,跪下自殺。反正,就是不能當眾羞辱。

賈誼這番說法, 是 有其思想體係的。刑罰主要是指殘傷身體的肉刑,比如,刺臉的黥刑,斷腿的刖刑,剃發的髡刑,肢解或砍頭的死刑等等。而讓貴族們受到這些殘害和羞辱,會讓老 百姓消除對貴族的神秘感,喪失對政權的畏懼心。他的目的是保證嚴格的等級級差,高貴者永遠高貴,可殺,不可辱,政權方可永遠保持體麵。

漢文帝對賈誼的這番話深以為然,“是後大臣有罪,皆自殺,不受刑”。直到漢武帝時,從酷吏寧成等人開始,才又把大臣押入獄。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大風歌》的漢文帝)

實 際上,正是因為賈誼的善意,這條規矩讓不少罪不至死的官員不得不自殺。自殺的官員名單太長了,我就隻挑丞相來說吧:在文帝之後、王莽新朝之前,丞相周亞 夫、李蔡、莊青翟、趙周、蕭望之(禦史大夫,最後未當上丞相)、翟方進、王商、王嘉等,都是自殺的;有的是不得不主動自殺,也有的是入獄後恨而絕食或自 殺。

當然,帝製時代的官員出事,絕大部分起因都是權力鬥爭,或者是得罪了執政者;上麵所說的丞相們的公開罪行都夠不上死罪。比如說,周亞 夫 是兒子購買了許多冥器沒有付腳夫的錢;李蔡是因為盜景帝陵園塚地而獲罪;莊青翟是因為手下三位長吏陷害張湯,武帝忽然想起張湯的好,要為張湯報仇;趙周 呢,明知列侯所獻的黃金成色不好或重量不足卻不上報;蕭望之更冤,是元帝聽從石顯等人建議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要把他下獄;翟方進是因為發生了熒惑守心的天 象;王商是因為子不孝、妹不賢等家事處理不好……

看《漢書》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好詭異:有沒有搞錯?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搞死一個丞相?沒 錯。雖然背後主因是皇帝看這些大臣不順眼了,但擺上台麵的卻都是一些不是罪的罪,也虧皇帝們好意思。但從製度設計上來說,未必沒有理由。這個邏輯在於,高 官們有保持體麵的責任,隻要是挨罵了、審查了、雙規了,都是汙辱,都有自殺的義務;這種死,也是維護政府的顏麵。

受刑當然很悲慘,但至少還有翻盤的機會,比如黥布、孫臏;但如此要臉,就隻能活活冤死了。

想以前,人家固然有了貴族的特權和不同凡俗的政治地位,可他們也要承擔庶民不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我們不能隻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

當 然,到了明代,由朱元璋開啟的對朝官極盡殘暴和羞辱的風氣之後,這些古訓就丟到腦後了。洪武一朝,官員被當場杖斃,剝皮實草,戴腳鐐上班,都成為常態。所 以常有“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說法,認為在元朝之後的中國早就粗野不文,被蠻夷化了。

相 比之下,二千年前的賈誼夢想讓官員們體麵地伏罪,體麵地自殺,希望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確保無虞,是可以有效地維護這個政體的穩定的;他算是有遠見的。可惜,君王不過是找借口除掉不合己意的臣子,“刑不上大夫”的 禮製淪為政治清洗的借口。最後,就變成了律令不重要,站隊才重要;禮製不重要,權力鬥爭才重要。

而今天更糟糕的是,雖然名義上取消了階級層級,號稱“人人平等”,實際上隻不過是“有些人更平等”。豪門貴族們往往隻享有特權,不承擔義務;也沒有羞恥心,更沒尊嚴。哪裏還有臉麵需要維護?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刑不上大夫”是保護官員嗎?錯,是催命符,死得更快!

(《美人心計》中的漢文帝)編輯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禮is law?
徐福男兒 回複 悄悄話 分析得很深入。賈誼代表的是儒家的想法,建立在“知恥”的基礎上。法家主張“王子犯罪,與庶民同罪”,是建立在君主獨尊,其他都是奴才的基礎上。宋亡之後,法家的主張逐漸占了上風,道統完全無法監督君統,延至清末,帝製就結束了。毛澤東在文革中發動“評法批儒”,從他內心來說,是真心喜歡法家,厭惡儒家。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有六種標點法,其含義各有不同

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言,從句讀方麵考慮,有6種標示方法。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泰伯篇》之第九章。原文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論漢字缺點

一、漢字詞少,英語詞多。原因是英語生成新詞非常容易。英語在表達新生事物很容易。而漢字卻非常困難;

二、漢字表達含糊,英語表達精確。漢字在表達抒情方麵有優勢;

三、漢字口頭表達困難,英語表達流暢。(漢字同音字太多,詞太少)

四、漢字書寫、輸入慢,英語書寫、輸入快。

五、漢字認讀困難,英語認讀容易。漢字是表意文字,不認識的字就不會讀,而英語不認識的卻可以讀上來。

六、漢字識別性差,英語識別性強。漢字變小、距離遠很難識別。

漢字最大的缺點:難記、難認、難寫。在古代漢字是少數人專利,掌握非常困難,在現代也耗費了孩子的大量精力。剝奪了孩子的休息、娛樂和創造。漢字不改革,必將落後於時代;鼓吹漢字優越論的人,更是為了維護中國文化的糟粕、同時滿足虛無的天國大國情懷。取消全麵學英語和英語考試,無疑於作繭自縛。這一點應該學習日本,吸收漢字補充自己的文字,但沒有妨礙自己走上強國的道路。反觀我們整天抱著天國的夢想和老祖宗的衣缽,冠冕堂皇、自以為是,愚民為樂,前途將會怎樣?

有人說改革漢字會丟了老祖宗,丟了傳統。我們看日本和印度,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的接受了外來文字,傳統丟失了麽?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孔子《春秋》怎樣篡改曆史?

《春秋》開了篡改曆史的先河。

曆史是生鐵澆鑄的,盡管由於時間的湮沒,使得它表麵鏽漬斑駁,但內容、形態不變化;更準確地說,曆史是一件無形的剛體,任何外部條件都無法改變。後世對待已經發生的曆史,隻能尊重無情的事實,並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認識順應**發展的客觀規律。隻有這樣,曆史才能成為一部內容極其豐富的教科書,一麵認識自我、規範自我的明鏡,一座指明未來前途的路標。正是基於以上認識,中國史家曆來都有“秉筆直書”的優良傳統。春秋時,晉國趙穿發動政變殺了晉靈公,太史董狐寫下:“趙盾弑其君”,並公布朝堂。丞相趙盾辯解時,董孤反駁說:“子為正卿,亡不出境,反(返)不討賊,非子而誰?”(見《春秋左傳》宣公二年)。齊國權臣崔抒因奸殺了齊莊公,齊太史書曰:“崔抒弑其君”。崔抒因此殺了齊太,太史的兩個弟弟也因忠實地書記被殺害,另一個弟弟在三個兄長血淋淋的屍體前,還是書記“崔抒弑其君”。置生死於度外的良史精神,徹底摧毀了屠伯崔抒篡改曆史的企圖,隻好赦免了這個人。無獨有偶的,“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見《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孔子雖也極力稱讚董孤是“書法不隱”,是“古之良史”(見《春秋左傳》宣公二年)。但他對這種“秉筆直書”的優良傳統卻持二元化道德標準,一方麵口頭肯定,一方麵毫不可惜地拋棄。他曾針對當時各國史書“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的傾向,標榜《春秋》則完全不同,!對這種標新立異的錯誤作法,他孤芳自賞地說道:“其義則丘竊取之矣”(見《孟子·梁惠王上》。孔子獨得史學的“義”是什麽呢?即篡改曆史。讀史的目的在使人明智,假史隻能使人類愚昧,更使一些人自作聰明。纂改的曆史,隻能有利於獨裁專製者統治。孔子標榜的書史之義,就是幫助統治者欺騙民眾的駕權術。

縱觀《春秋》一書,其篡改曆史的目的手法,可以歸納為如下方麵:

(一)為王政服務,變曆史為**的婢女。

本來,曆史與**無法分割,其中的很一些內容,就是已經發生的**。當代執政者,當然應該尊重曆史,學習曆史,從中借鑒前人的經驗,避免失誤與挫折,提高治國安民的水平。孔子在《春秋》中肆意地篡改曆史,使之服務於頭腦中的**模式;深惡痛絕王權衰微,希望恢複西周初年的太平盛世。為了這一**目的,他在《春秋》一書中,以犧牲曆史真實做代價,處處使用代表周朝王權統治的舊稱號,如各諸侯國爵號,自西周初年至孔子,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周王室已承認的既成事實,《春秋》一書概不承認。齊國國君自西周初年起稱公,鄭國國君在周宣王時受封為公,晉國國君自晉文開始稱公,陳、杞等幾個小國,周王出於對堯、舜、禹先王的尊重,將他們後代封為公,楚國、吳國等,早已稱了王,但孔子一概不予承認,而書他們為“齊侯”、“鄭侯”、“晉侯”、“陳侯”、“杞侯”、“楚子”、“吳子”等。齊桓公、晉文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會盟諸侯,討伐叛亂,但孔子認為這同“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格局不相吻合,因之一概加以抹殺,隻字不提。連他的學生們也不言及這一段曆史,孟子將此稱之為:“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二)曲筆造神,極力美化尊者、貴者。

孔子的曲筆造神有理論基礎。一次,楚大夫葉公告訴孔子:楚國有個品行端正的人,能對他父親偷盜羊隻的錯誤給以揭發。孔子回答說:“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見《論語·子路》)。這是典型的主觀唯心論,全憑個人好惡裁剪曆史。他極力主張“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見《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在這裏,為了“諱”的**目的,孔子竟然指曲為直,指非為是,公然顛倒誠實與虛偽的客觀標準。

諱即忌諱,因忌諱故而隱瞞。諱的手法有兩種,一是隱瞞惡行,二是頌揚善政。兩種手法的共同特點是犧牲事實。目的很明確——塑造英雄偉人的高、大、全形象,奴化矮化民眾的心理。《春秋》一書中,因為周王是最高統治者,是天下共主,所以孔子著力美化。《春秋》每年的第一個條目,不管有內容與否,都要特意書下“春,王正月,”“春,王二月”,“春,王三月”,明示國人與讀者,是沐浴在周王雨露陽光之下,是活在周王主宰的時代裏,自己是在周王大樹下乘涼的受惠拜益者。但是周王共主的輝煌畢竟是昔日黃花,此時已成為強大諸侯的傀儡。對這不爭的事實,孔子卻極力掩蓋,極力用歪曲事實的曲筆神化周王,“天王狩於河陽,壬申,公朝於王所”就是典型例子(見《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要依《春秋》的理解,當然是周王天子到晉國的河陽狩獵,晉文公立即趕往河陽周王的行宮晉謁,一付周王天子氣宇軒昂、君臨天下,諸侯臣民悚悚驚驚、頂禮膜拜的圖畫展現-在讀者麵前。再讀三傳,則不由啞然失笑,原來這是晉文公玩弄的權謀,他要步齊桓公後塵,“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前632年,在率領晉、齊、秦等國軍隊打敗楚、陳、蔡三國聯軍後,會合天下諸侯,舉行“踐土之盟”,接著又舉行“溫之會”。為了壯兩次會盟的行色,特招來周王,以收取“名人效應”,同時使自己的霸主地位合法化,周王奉命趕來,不過滿足晉文公重耳的心願罷了。字麵上的五彩光環一旦揮去,周王傀儡相就暴露無遺。

除了周王這尊神以外,他還神化小國之君。魯桓公發動政變殺了魯隱公,但因為這兩公都是尊者,所以均加以美化:把隱公的被殺,則書以“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見《春秋》隱公二十五年)字樣,即魯隱公在十一年十一月的壬辰日壽終正寢了。就是出名的昏君,《春秋》也是美化的,美化的手段是隱惡,比如齊莊公薑光,此公昏亂得令人吃驚,竟然跑到執政大臣崔沀的家中同崔沀之妻棠薑鬼混,結果召來殺身之禍。這件醜事,連齊相晏嬰也譴責莊公,但《春秋》絕口不提導致殺身之禍的根源,而隻書:“夏五乙亥,齊崔抒弑其君光”(見《春秋》襄公二十五年)。晉君夷吾的亂倫導致內亂,隋侯因淫亂被夏征舒殺了,衛懿公因愛鶴輕人招來亡國之禍等,都不書之於《春秋》。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它給後世**家、史學家講假話提供了理論依據,造出了一尊尊虛偽的偉人塑像,同時奴化了愚昧的民眾。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藏傳佛教兩大轉世活佛開示:

忠誠之路

不要找上師(上級)的錯!!!

覺智(Buddha jnanapada)由於信心不夠,所以才會把文殊師利菩薩看成是一位結婚生子的和尚,因而阻礙了他獲得最高的成就。同樣地,你的心理態度,也會使你看到上師(上級)的過錯。一位成就如佛的上師(上級)怎麽可能會有過錯呢?不管他做什麽,就讓他做吧!即使你看到上師(上級)與別人有男女的性關係或說謊之類的事,也要冷靜地觀想:“這些都是上師(上級)在訓練弟子時所運用的無上方便法門。透過這些法門,他讓許多眾生獲得精神上的成熟和解脫。比起持淨戒,這些方便法門要殊勝千百倍!這不是欺瞞或偽善,而是最高的行為模式!”尤其是,當他嗬責你的時候,你要想:“他正在摧毀我的惡業!”當他打你的時候,你要想:“他正趕走阻礙我精神進步的魔鬼!”

最重要的,你要想一想上師(上級)是如父愛子般的愛你。他的友誼永遠是真誠的。他是很仁慈的。如果他對你似乎是不高興或不關心,你要想這是消除你殘餘業障的懲罰。你要以各種可能的方法服事上師(上級)以取悅他。

歸結一句話,不要找上師(上級)的錯。

節選自《接受上師(上級)加持的重要性》薑貢康著仁波切 塔湯仁波切 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