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正文

五問濱海灣金沙設計師Moshe Safdie

(2015-11-25 00:50:50) 下一個
沈越
最近晴宇落成、薩夫迪來新訪問。晴宇興建期間,他每隔一個月來新加坡。(葉振忠攝)
最近晴宇落成、薩夫迪來新訪問。晴宇興建期間,他每隔一個月來新加坡。(葉振忠攝)

你或許不知道,濱海灣金沙設計師薩夫迪(Moshe Safdie,77歲)的成名作,其實是一個住宅項目——建於1967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聖羅倫斯河畔(Saint Lawrence River)項目Habitat 67。

這個項目巧妙地利用了立方體,將354個灰米黃色的立方體錯落有致地放在一起,構成158個單元,表現出錯綜複雜的美學形態,也讓家家戶戶都有花園和陽台。

按照當年的設計理念,薩夫迪為凱德集團(Capitaland)設計了碧山私宅項目——晴宇(Sky Habitat),一個雙金字塔式的建築群。最近晴宇落成、薩夫迪來新訪問,早房網向薩夫迪發出了五道問題。

問:新加坡私宅與美國和加拿大的有何不同?

答:在住宅項目方麵,新加坡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這裏的住宅設施,如遊泳池和派對房及園林綠化的水平,通常比北美任何一個住宅項目,尤其是大都會的住宅項目來得都要高。新加坡的傳統是,發展商在提供住宅共用設施方麵很慷慨。Sky Habitat這個項目則是更上一層樓,不僅地麵層有遊泳池、半腰有兒童遊樂園和小公園、空中花園還有另一個遊泳池。我覺得這種注重社區共用生活空間的傳統,起源於政府組屋社區。

問:你如何看待新加坡的住房空間越變越小?

答:我覺得新加坡現在有更多單身人士,而家庭規模也比從前來得小。在紐約,有些住宅單位的麵積有50平方公尺(約540平方英尺)、60平方公尺、或80平方公尺。住在這些小公寓的家庭分布和人數不盡相同,生活素質也不一樣。譬如,一間70平方公尺的單位,如果有五個人一起住,那就不是良好的居住環境。的確,很多國家依然有大家庭擠在70平方公尺小單位的情況,這些國家的人民還在為生活掙紮,但經濟改善後情況會有不同。譬如,40年前的新加坡政府組屋是光徒四壁最基本的住房,和現在的組屋完全不同,因為新加坡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市中心的新加坡房子似乎越變越小,但如果我是單身者,或隻有伴侶兩個人,60或70平方公尺的房子應該已很舒適了。如果我有四個小孩,就需要更多空間,如果沒有就可能不需要。

問:對高樓住宅項目,你秉持什麽設計理念?

答:我對住宅項目的設計理想一向是,不要先入為主地去設計建築的外觀,然後決定如何安排裏麵的單位。我反之會從內至外地設計。譬如,Sky Habitat金字塔式的建築結構,概念來自花園。我認為,花園應該是麵向天空的開放式空間,因此就出現每一層會縮進去一點的設計。兩座大樓則是斜對著彼此,好讓兩座的單位都能享有最好的視野和最好的空氣流通性。一些住宅項目往往有令人興奮的建築外觀,但在先入為主的形狀裏,設計師難找到優良的生活空間。我強烈地認為,建築的形狀應該由內至外,按著建築的組成和空間要求去設計。

問:對高樓住宅項目而言,什麽元素最重要?

答:我覺得一個理想的住宅項目最關鍵的元素是社區精神和隱私。隱私是居民在家的個人空間。社區精神則是這個項目的居民是否有機會認識彼此、小孩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一起玩耍。要增進社區精神,你可能需要一個共用的用餐區。我認為最理想的住宅項目,能同時兼顧並平衡社區精神和隱私。就拿我的加拿大作品Habitat '67項目來說,它現在已有48年屋齡了,居民平均在裏麵居住的年數在加國是最長的,我看到一些原有屋主的小孩和他們的小孩,還對那個地方抱有深厚的感情,繼續住在裏麵。在北美,人們一般對公寓社區沒什麽特殊感情,所以這種情況是很特別的。

問:你如何回應批評者說你的設計千遍一律?

答:對於什麽才算是好房子,我的原則與50年前的一摸一樣,沒改變。我依然相信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的重要性,我相信大自然和花園的重要性。但在如何打造好房子的方法上,我一直在不斷演變。如果我在東京建房子,會使用日本的建築技術。如果是在紐約建同一間房子,方法又會很不同。所以房子的設計是按地段和文化而定,但裏麵的原則是不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