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有作為的年月裏拚命在工作著。他們很專注,努力地耕耘著,盼著有這麽一年,可以退休了,孩子也成人了,終於有可能卸掉所有的重擔,安享退休的日子。可是當他們退休後發現,原來在工作時好好的身體,情況每況日下,疾病一個跟著一個來。有的得了心梗,另外一些人得了中風,或癌症。
我有一個病人,她的卵巢癌經過手術和化療後,完全緩解了十年半。在她後半期的幾年當中,她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來照顧患上老年癡呆的丈夫,直到他去世。正當她卸下沉重的包袱,重新享受新生活之時,卵巢癌不幸複發了。
還有一個中年婦女,幾年前和三個老人住在一起,身心力竭地照顧著他們的生活起居,疾病看護,直到他們相繼去世。也是正當她緩過一口氣來,重新規劃自己的將來,在這"轉折點",她被診斷出乳腺癌。
以上的例子也許隻是偶然的事件,但是它們的發生似乎有某種內在的規律。
人的一生不免有些逆境,暫時的不順心不足掛齒。但是有些大起大落,反複的,長期的,高壓刺激顯然對人的身心是影響巨大的。前麵的例子,也許當事人在高壓狀態下已經埋下的生病的種子。但是為什麽要到高壓刺激去除後,出現好的轉折時期,疾病反而表示出來呢?難道在高壓狀態下,人們專注力強(集中精力和能量),以致於沒有發覺身上有病?或者這種專注,成了身體健康的一道防線,阻止了疾病的發生。等到事情已過,終於鬆了一口氣,那道"警戒線"也同時鬆了下來,疾病趁虛而入?
有關這方麵的研究,是肢離破碎。已知的是:人體有一條所謂的"神經內分泌軸"。從腦(下丘腦,腦垂體)到兩側的腎上腺。這條軸,是在應激狀態下被調動激活,使人能夠做"打老虎","飛牆走壁"之類的超常發揮的功能。但是慢性的刺激(如上麵的例子)會使其疲憊,應激性反應慢慢降低了。防禦係統的"警戒狀態"下降了。甚是有研究顯示,慢性壓力可以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由此看來,人們在長期高壓狀態下,應該保持清醒,細心留意自己身體和心境的平衡變化。要尋求舒壓的途徑。即使"雨過天晴",也不要馬上鬆開"弾簧",也許應該慢慢地走岀來,保持身體的"警戒線"有一定的張力,然後逐漸鬆弛。
以上的思考,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僅是我個人的觀察分析。歡迎討論。
就您的標題來分享我對其的感悟一一在一次偶然的節目中看到翻譯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王誌衝老先生,在節目中他已75歲了,在他15歲的時候已經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但看到他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一直陪伴他的妻子已累趴了。後來看到了他的一個動作使我明白了,當他的家居由電視台參與改建剛剛完成,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去看新家居時,王先生忽然感覺累了,他馬上停止了一切說,給我15分鍾我要睡一下!就是這15分鍾讓他神采奕奕!
不管你是什麽年紀, 感覺累了,一定要休息!!!就像汽車裏汽油耗盡了就要立馬加油否則馬達就要損壞了!
+1
-- 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