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長青:再剝餘傑的皮

(2015-09-06 01:44:57) 下一個

 

餘傑善於炒作和投機,走刺名人來出名的捷徑,精於搶占道德製高點,在名利上很成功。至於其人其才,未見有何轉世之作,也未見有何過人之德。人生三立,未見其一。

餘傑之所以被人垢病,在於此子言行不一。作為基督徒,基督教嚴禁偶像崇拜,此子卻反其道行之,對劉狂吹猛讚,馬屁無限,儼然以教主為視,遠離客觀,行近諂媚;倘若有意見相佐者,又忘記耶穌“看見別人的眼中有刺,卻不想想自己的眼裏有梁木”的教導,結黨為私黨同伐異,執其一端上綱上線,又足見心胸之狹隘;而且逼問別人為什麽不懺悔時理直氣壯,事關自己卻是縮頭烏龜裝聾作啞,這叫哪門子的基督徒呢?再從文章上來說,兩大硬傷:一是矯情,二是偽善。矯情是故作悲天憫人狀,明是關懷大眾,暗是自抬身價,塑造形像,賺取掌聲;偽善簡言之就是不真誠,故作姿態文過飾非,裝神弄鬼誇誇其談,也甚是討厭。早年讀餘傑、摩羅等人文章,感動之餘就隱隱覺得不對,但又難以說清,後來入世漸深閱曆增多,才知道這些大愛文章之下,掩藏著什麽樣的“小”。

真實的餘傑是一個欺世盜名的無聊文人,他的文章中存在著讓人觸目驚心的破綻。   

破綻之一:放言無忌,罵不擇言。餘傑批評文章的批判性是有目共睹的,他對中國知識分子奴性人格的揭露亦不無現實意義,但在其批評話語中有極端性傾向也是事實。一個經典的例子便是《我來剝錢穆的“皮”》。且不說這篇文章寫得如何,單是這則標題就足以在讀者眼前幻化出一個“道德刀斧手”的強梁形象,其文字背後泄露的暴力成分簡直讓人驚呼“少兒不宜”了。正如錢穆先生孫女錢婉約女士所言:“謾罵代替不了批評,人身攻擊更與學術評論無關。

破綻之二:學理混亂,自相矛盾。王小波等人不幸的成為了餘傑手中的道具,需要時借王小波批判"老先生"的麻木與"僵死的思維",不需要時又把王小波貶到"沒有責任感,沒有尊嚴"的被批判一類,但餘傑忘了,他如此的寫作,卻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他對王小波的批判與指責,正象是"老先生"對王小波的"冷嘲熱諷",隻不過羅織的罪名不是"偏激"而是"喪失責任感""喪失尊嚴",其棍子的打擊力度比老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餘傑以"年輕氣盛寫文章"自傲,但年輕決不是資本,寫作的力量在於思想,一種寬容與批判共存的思想。而在餘傑的文章中,我們隻看到他擺出一副"俯視眾生,唯我獨清"的姿態與立場,僅僅指責與解剖別人是不夠的,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必須時時地解剖自己。餘傑對魯迅的評價極高,並以魯迅精神為自己寫作的根基,但他卻偏偏遺忘了魯迅先生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執著名利對世人來說,沒有什麽不對,但行為不可太過,用心不可太惡,不然管你什麽基督徒、佛教徒、道教徒,統統都是豬狗不如的無恥歹徒。而餘傑狡黠之處,就是明明是私心作崇,卻偏要祭出上帝招牌,明明是見利忘義,卻偏說是天父旨意,何其詐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