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是曆來中國家長的願望,有不少有口皆碑的成功故事。 這和西方人的觀念不太一樣。如你問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什麽希望,一般的回答是希望他幸福。我想這種希望比中國父母的期望更要現實和人道,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可能活得幸福,但能成龍的畢竟少而又少。看到最多龍的地方是北海的九龍影壁,也隻有九條。
我小時候父母都工作,想望子成龍也隻是一個意念,不太有時間做什麽。從父母哪兒學到的主要是做人的品德。媽媽是醫生,經常有病人因為把病給他治好了,感激涕淋,上門來送東西,有一次是一麻袋紅棗。禮是絕對不能收的, 大人們為不收禮品互相推來拉去,在我孩子眼裏好不熱鬧!不用有什麽說教,看著就知道了。還記得我小時候塗塗寫寫從來都不敢用父親單位的信箋,因為公家的東西隻能用於公家的事。到了美國才知道他們對用單位的專用信箋也是同樣地謹慎。現在用email,很少用信紙信封了。過去多用於給學生寫推薦信上。還記得一個好萊塢電影(名字記不起來了)講的是一個政府高官犯了罪,但律師又一時找不出足夠的證據讓法院抓人。律師發現這人用過政府的信封和信紙做不正當的事,用mail fraud的罪把他抓了,有意思吧?!
現在的中國家長和我的父母那年代不太一樣,花很多時間在孩子的培養上。把望子成龍化為實際行動。孩子們從小開始就有n多父母安排的活動。長大了要讓他選能賺錢的專業,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歡。還把這說成是為孩子活著。我有時想,家長為孩子活著,等孩子長大了,也為孩子的孩子活著,這是不是家長用來解釋自己不努力上進的推辭?有個當紅的口號:絕不能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個口號不對的地方就是把人生看成了百米衝刺,可人的一生卻是一個長跑。馬拉鬆最後的冠軍有幾個是開始跑在最前麵的? 我見過太多到了大學開始厭學的孩子,孩子腦子罷工了,父母沒有一點辦法。真為這些父母難過和惋惜。本來可以和孩子度過一個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卻花在爭起跑第一上了。到了真正需要學習的時候(大學和大學後)已經筋疲力盡了。三字經裏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很正確的。孩子長大後的很多缺點都是以後社會和家長畸形教育造成的。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孩子道德教育是家長最應該也最能做的。最近看了個親子電視節目很有感觸:一是現在的中國隻有百分之十幾的家庭父親是在孩子身邊參與他的日常生活的,我希望這是我聽錯了。二是這個節目裏麵的孩子讓我欣慰。節目演了個跟這幾個3-6歲的孩子們玩的遊戲。遊戲就是讓孩子們兩兩結伴看好一個為其他小朋友準備的冰激淩。幾乎每個孩子都起了偷吃冰激淩的念想,但是在同伴的監督下和自己的內心鬥爭後都能讓責任心占了上風。我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他們很純淨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能做的是讓他們幸福。至於他們以後能不能成龍,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