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客中國李曉斌
改革在中國已經被宣傳了三十多年,一個中性詞被人為披上了鮮明的政治褒義。然而也正是這種人造的褒義,使得團夥借改革之名謀取私利,打壓不同聲音。比如在醫改,教改,國企“改革”過程中,有些人以發展市場經濟為名侵吞國有資產,轉移全民積累,剝奪公民福利。正是這些似是而非的改革,使得中國在GDP迅速增長的同時攤薄了百姓經濟,加劇了貧富分化,國家迅速走向兩級分化。可以說,中國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在我們後代看來很可能不是一項成就,而是十三億中國人被迫進入集體勞改場為少數當權者做嫁衣的笑話。
我們當然不是說改革本身錯了- 改革就是變革,無所謂褒貶。我是說,中國的改革,嘴歪了,腿瘸了。
源於三十多年前的改革本質上是一個自由化過程,是由管製型社會向自由型社會轉變的過程。這不是說當初製定改革方案者多麽偉大,而是經濟學要求它必須有個變化--沒有一個社會可以在計劃經濟的低效率下生存,而公有製從來不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形態。這種“不改即死”的危機促生了中國改革,並在其後的三十多年間催生了巨大的生產力 -- 一個驢廠如果允計驢子們自由拉喜歡的磨,那驢子們也一樣幹的很歡,人也一樣。本質上中國改革的動力來源於人類對自由的原始渴望。
然而人類對自由的渴望並不止於拉磨。我們還打心眼裏希望自己的勞動可以得到合理的回報,自己的生活可以得到合理的保障,安全和自由不受當權者的威脅,等等。一句話,我們不希望自己隻是給人拉磨的驢子,我們不希望有個奴隸主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對我們任意盤剝,任意鞭打。我們希望一個公平,自由,民主,光明的國家,我們希望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可惜的是,這些訴求並沒有進入改革製定者和執行者的視野 -- 他們隻希望我們自由地為他們勞作,卻不希望我們自由地享有權利。
缺少了對公民基本權力的保護和尊重,再好的改革也變得嘴歪眼斜。於是那些掌握權力的人打著市場經濟旗號將幾十年積累的國有資產瓜分卻把本應承擔的責任以改革的名義拋的一幹二淨,那些政策製定者和執行者們通過股市,房市,國企,交通,銀行,物價,稅收等各個部門拚命吸食社會經濟成果,卻留下一片片不毛的荒山,一條條泛臭的河流。這樣的改革讓官員們的底線越來越低,越來越喪心病狂,也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對改革失去信心。躁動和反抗情緒蔓延,精英階層移民,毛左思想沉渣泛起。
近年有數次對改革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都不了了之。從調門看,似乎也與真正的改革無關,而是對某些存異官員的回擊。然而從字裏行間,我們仍可以看到一種危機感,似乎當政者已經嗅到某種末落或末路的味道。這種“不改即死”的危機恰如三十多年前,可我們已經沒有了三十多年前那種希望感:那時候不論官和民都對這個國家充滿感情,並對改革後的中國充滿向往,而今官員們早已經是裸官,人民早已經是蟻民;三十多年前的改革種下了一種絕望。
熱力學上有一種叫“死寂”的狀態,即物質間的熱力熵互相交換到無可交換,世界就會變得一團死寂,再無生趣。中國正漸漸進入這樣一種死寂。一方麵,官員們忙著盤剝掠奪轉移資產,從上到下螞蟻搬家,對這個國家不承擔任何責任;另一方麵,老百姓在劣勝優汰的現實麵前,越來越道德崩潰,人人自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任何推動真改革的舉動都會少有支持而阻力強大收效甚微。
對中國的未來做出預測是件異常困難的事。我們隻知道那一天總會到來。
這個社會必須要有一些正直但不識時務的人站出來,走到說謊者麵前,以常識和良知作答:不,那是鹿,不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