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屋

有時間看看書,打打字挺好的。
個人資料
夏維東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五千年”第二部《西風烈:西周篇》(七十九)

(2017-03-21 18:33:41) 下一個

康王登基以來,工作進展一切順利。第六年,發生了一件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事件:周成王的外公、德高望重的薑子牙因病醫治無效,於齊國第一人民醫院去世。

康王的老婆王薑來自薑子牙家族,王薑其實不是她的名字,僅是代號,意為姓薑的王後。王薑這個女子不尋常,根據出土的一些西周青銅銘文,她作為康王的形象代言人出現在多種領域:巡視軍旅、封賞諸侯、主持宴會祭典、賞賜大臣的妻子……王薑行使的職能很像春官。

王薑是大周後妃們中的異數,她和商朝武丁大帝的兩位妃子婦阱和婦好有得一比。想當年,武王伐商,給帝辛的罪名之一是“聽信婦人”,不知道康王讓王薑出頭露麵時有沒有想到這點?康王肯定記得爺爺當年的檄文,隻不過他無需忌諱,當時的輿論盡在“周辦”之手,“天下不稱偏”也,王薑作為大周第一夫人怎麽著都合適,再說她又不是用公款去夏威夷度假。米歇爾還是不夠聰明,她和全家去夏威夷度假時,應該順便造訪夏威夷海軍艦隊,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質疑她浪費納稅人的錢公費旅遊了。

又過了三年,康王叔叔姬虞的封國由唐更名為晉——一個在春秋、戰國時代均呼風喚雨的諸侯國誕生了。當時姬虞已逝,繼任者是他兒子姬燮。首任晉侯姬燮是個典型的富二代,花錢大手大腳,把宮殿建得超豪華(“作宮而美”)引起“周辦”高度關注,反貪局把姬燮告到康王那裏,康王震怒,敕令晉侯立刻、馬上停止升級宮殿工程。

《竹書》說“王使人讓之”,不是讓晉侯把豪華宮殿讓給他住,康王才不願去山西喝醋呢,他情願在陝西吃羊肉泡饃。“讓之”的意思批評晉侯搞超標建築,勒令停工,康王本著節儉的方針政策,不願意撥款給晉侯搞腐敗。作為宗主,周天子收諸侯國保護費的同時,也要給小弟們打賞紅包。晉侯把紅包用完後,又打著基建的名義申請紅包,康王回電曰:額不會給你一分錢,就算你拿到貸款,也不許再建豪華宮殿,省下的錢去建希望小學,欽此!姬燮看著康王的電報就哭了:晉國的第一個爛尾工程誕生了。

康王雖然責備晉侯,但並沒有難為他,雖沒有撥款給他搞宮殿建設,仍然給他不少賞賜,那些賞賜足以讓姬燮把爛尾收尾,隻不過稍稍等等,待風頭過後再說。記得國內曾有不少超標的政府辦公樓被喝令停建,後來不都神奇地建好了嗎?因為一座爛尾的大樓擱置在那兒,損失更大。

康王對他的親眷相當夠意思,凡無謀反之意的姬姓諸侯皆得封賞,當時沒有任何一家姬姓諸侯犯傻謀反,所以他們都得到封賞。康王在這方麵做得很好,有錢一起賺,有福大家享,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

周康王可能受他父親影響,對他叔叔姬虞非常好,盡管因為違規建築受到警告處分,晉侯得到的封賞卻隻多不少——連小兒子姬公明都被封於賈。賈國起初在山西襄汾,後來不知道何故遷移至陝西蒲城,諷刺的是,賈國春秋被一個國家給滅了,滅它的正是晉國。更諷刺的是,晉國吞並多國,最終卻被一分為三,辛苦數世,卻為趙、魏、韓作嫁妝,晉國從此煙消雲散。

康王十二年,他從鎬京出發,巡視洛邑,然後抵達豐京召開了一次諸侯代表大會。那次大會上,出風頭的是地官大司徒畢公。根據成王的最高指示,畢公製定了洛邑郊區的居住規定,此即《尚書》裏的《畢命》。《周本紀》裏語焉不詳地說:“康王命作策畢公分居裏,成周郊,作《畢命》”,這句話裏的關鍵詞是“分居裏”,就是劃分小區的意思。劃分的標準是什麽?郊區的居民是什麽人?

根據《畢命》,被指定居住在郊區的是殷商遺民。商朝已經滅亡三十六年(“既曆三紀”,每紀為十二年),它的遺民仍然沒有資格進城,雖說洛邑本身是為殷民度身定做。洛邑分兩大塊,城裏和城郊,城是王城,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郊外的天地雖廣,但並不表示你可以大有作為——你沒有住處選擇權。朝廷將根據某一神秘的標準為你定成份,成份好的可以住在好區:比如離城近、田地好、學區房之類等等。那個標準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無法定量,不是看你家有多少田地、不看你家有多少錢、不看你家有多少人口……你家史貧農、富農或者地主它全不管,它在乎你的忠誠度——你對已經成立了三十六年的大周有多忠心?

不過《畢命》對忠誠度的劃分極其粗糙,沒有采用打分製,而是非黑即白,簡單地說就是好人住好區,壞人住壞區。“旌別淑慝(tè,惡),表厥宅裏,彰善癉(dàn,一種病,引申為憎惡)惡,樹之風聲。弗率訓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這二十八個字,看著挺生分,其實我們都耳熟能詳。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把善惡(淑慝)分別出來,給好人的宅子立上標記,給壞分子的宅子也立上標記,揚善懲惡,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對於不聽教導的壞分子,把他家的田界標識出來,以儆效尤”。

善惡的標準是什麽?絕不是你扶著老大娘過馬路或者給老弱病殘送溫暖那麽簡單,而是你是否效忠周朝。而你是否效忠,取決於你的監護人(裏長),他說你是好人你就是,甚至是你的鄰居——被鄰居、朋友甚至學生告發的事實在太多了,有個姓範的畫家在這方麵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分析《畢命》裏的“分居裏”,是因為它像病毒基因一樣滲入文化,我們的父輩、祖輩都曾經曆過那種狼狽不堪的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