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屋

有時間看看書,打打字挺好的。
個人資料
夏維東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五千年”第二部《西風烈:西周篇》(六十三)

(2017-01-29 18:11:26) 下一個

第十二章 成周洛邑

 

周公的政績相當多,其中最大者莫過於平三監之亂,挽狂瀾於既倒,否則嶄新的西周可能突然提前二百七十年直接過度到東周,比王莽的新朝更“新”。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周公的最大政績也許是個偽命題。設想一下:假如周公“踐祚”得不是那麽高調踩了三哥姬鮮的腳,那麽還會有“三監之亂”嗎?《管蔡世家》裏說周公大權獨攬(“周公旦專王室”),管叔看不下去,決定給這個井然有序的一言堂添點亂。

姬鮮亂得晚了點,其時姬旦已經在中央站穩了:西周最有權勢的兩個人都被周公搞定了,召公和薑太公一留一去,周公穩穩地成為周核心。“亂”成就了姬旦,毀了姬鮮。姬鮮走向斷頭台時,心裏一定在想:如果有來生,額一定早些“亂”,比黑澤明的《亂》還亂。

姬鮮走得並不孤單,帝辛的兒子祿父與他共赴黃泉。殷商遺民憐惜祿父,諡其為“武庚”,所以祿父叫做武庚祿父,這個名字有點東洋風,容易讓人產生誤會,以為他複姓武庚,其實他姓子。雖功敗垂成,祿父仍然可以無愧地麵對他的父王帝辛:俺戰故俺在,俺戰不了了就來陪您了。帝辛柔情似水地擁抱著兒子,說是非成敗轉頭空,生子當如子祿父。

幹掉管叔和祿父這倆個首犯之後,盡管該死的叛軍還沒死光,姬旦不再那麽緊張了,無首的群龍不過是體型龐大的蚯蚓而已,他開始玩起了賞與罰的遊戲。按說這個高大上遊戲的莊家應該是成王,可當時的成王隻是個榮譽銜,真正的王是周公。

周公恨死了三哥姬鮮,如何處置他的後人史書裏沒有記載,但肯定沒什麽好果子,最輕的都是流放。流放到遙遠的煙瘴之地,基本和死刑沒有本質區別,隻不過死得慢些罷了。蔡叔便是死於漫漫的流放途中,“蔡叔度既遷而死”(《管蔡世家》),這個“遷”不是喬遷之喜,而是流放之喪。蔡叔被流放時,待遇還不錯,配備車十輛,護衛七十人,可他還是死了。

管叔姬鮮的原有封地相當大,周公將其一分為二,分別封給自己的同母六弟姬封和祿父的大伯微子。這兩個封國後來實力雖一般,但都相當有名,前者是衛國,後者是宋國。

衛國起初叫康國,後來叫衛康國,最後定格成衛國。姬封想必和姬鮮的感情不錯,他以如此“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的方式,讓三哥的封國得以“可持續性地發展”,因為管叔的封地管國也曾叫衛國。

微子想必對周公感恩戴德,原本已經心灰意冷的他以為自己將以政協委員的身份混吃等死,沒想到作為侄子祿父的替補,一夜之間成了一方諸侯。

《宋微子世家》裏說:“(周公)乃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做《微子之名》以申之,國於宋。”,微子其實不是微子的名字,而是他的代號,他當初在殷商的封地叫微,故稱微子,他真正的名字叫啟。“微子開”就是微子啟,為的是避漢景帝劉啟的諱,大禹的兒子啟在漢代也被迫更名為開。中國的皇帝當得真是孤家寡人,連名字都壟斷。皇帝們這種莫名其妙的尊榮是儒家弟子們幫忙爭取來的,因為皇帝貴為天子,凡夫俗子怎能與天齊名?邏輯縝密,沒有商量的餘地,可是尼瑪誰告訴你皇帝真的是天子?!

當時周公為代理天子,“命”和“申”連個動詞說明了他的派頭有多大,而“被命”和“被申”的微子有多麽卑微。《微子之命》的內容我沒興趣知道,不外是周公訓誡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罷了。

微子不僅被老成的周公訓,也被嘴上毛還沒長全的成王訓,《古文尚書》載成王對微子的訓斥令,大意是“你要謹慎啊!……使我大周永遠不要厭惡你。好生去吧,不要違背額的命令!”周成王的口氣就像教訓孫子似的,微子當時應該年近花甲,可一個喪失尊嚴的人誰又會拿他當長者尊敬呢?

《宋微子世家》按說主角應該是微子,可事實上主角是箕子。箕子在原本屬於微子的“地盤”裏高談闊論,讓微子成為一個多餘的人。如果這是一篇高考作文,司馬遷的文章不及格,因為他犯了走題的大忌。可是誰又知道司馬遷是否故意走題呢?主次顛倒也是春秋筆法的台風之一。《竹書》更是直接無視微子,提都不提他被封於宋國的事。

幾家歡樂幾家愁,微子和姬封瓜分了管叔的地盤,“三監之亂”的從犯蔡叔地盤也被收繳了,但似乎沒有封出去,隻是暫時凍結,因為幾年後蔡叔的兒子姬胡因為和父親劃清界線(“胡乃改行(念xíng)”)獲得周公賞識,而重獲封於蔡。周朝當時可能有類似國土資源管理處的機構,托管一批無主的封國,待價而沽,否則無法解釋姬胡“複封於蔡”。如果某個幸運兒取姬鮮而代之,很快就被通知滾蛋,這個幸運兒也太倒黴了,周公怎麽跟人交代?除非他牛到不需要和任何人交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