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本紀》裏,帝辛抓姬昌並不僅僅因為其”一聲歎息”,崇侯虎也不是個簡單的人,他對形勢的判斷相當準確,如此分析姬昌的潛在威脅:”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帝辛雙規姬昌是為了給他一個警告,同時也是對崇侯虎諫言的回應。崇侯虎在《封神演義》裏是助紂為虐的大反派,他其實是個商朝的忠臣,姬昌後來為了報複其告密無所不用其極,那才叫卑鄙呢。
姬昌出獄後,盛況空前,《竹書》報道”二十九年,釋西伯。諸侯逆西伯,歸於程”,逆乃迎接之意,不是叛逆。姬昌按理應該回到歧周大本營,但奇怪的是他去了被征服的二線城市程邑。那肯定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帝辛命令他這樣做。
姬昌在程邑的所作所為充分體現了一個”以德服人”者的風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美德在姬昌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他向帝辛獻出洛水西麵的一塊土地,不是為了報答不殺之恩,而是以此為條件要求萬惡的紂王廢除炮烙之刑。紂王很開心地接受了土地,答應廢除慘無人道的炮烙,還賜給姬昌弓箭和尚方寶劍一般的斧鉞令他繼續統領西方諸侯。
帝辛不可能換一個人做西伯,誰也沒有那樣的資曆鎮住西部,除了姬昌。帝辛聰明地逼姬昌離開歧周,遷往被他占領的國度:程國,那裏明裏暗裏肯定有姬昌的宿敵,等待機會鬧複辟。對付姬昌,也許沒有比這更好的法子了,如果不殺他的話。
帝辛看到了效果,《竹書》雲:”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諸侯入貢。”,姬昌看上去還挺知恩圖報的,率領一幫陪他坐牢的兄弟一起來朝拜帝辛,那時帝辛應該很爽,心想:小樣,我還收拾不了你嘛?!一個過於自信的人常常會身不由己地落入自負的圈套,履癸當年對成湯完全就是帝辛對姬昌的翻版,兩大猛人隔著五百多年的時空犯者同樣的錯誤,曆史沒法不驚人的相似。
《殷本紀》裏關於帝辛簡介的最後一筆:用人不當。他用了兩個壞人,壞到上”封神榜”。一個費中,主領政務,此人擅長拍馬、貪財,和現在關在秦城監獄的人們有得一拚。據說他被薑子牙采取速凍法被捉於歧山,死後被封為”勾絞星”,費中在史冊中沒有其他資料,隻有八卦一下《封神演義》了。《封神演義》類的章回小說很為群眾喜聞樂見,它們讓中國小說陷入黑白二元論不能自拔,好的特好,壞的特壞,不能怪小說家們,這其實是聖人們對人性的定位,其實人性更多的是色差不那麽分明的灰色。
另一個壞人叫惡來,是帝辛的保鏢。惡來喜歡說別人的壞話,有不少諸侯和大臣因為惡來的詆毀而受到懲罰,因此諸侯紛紛和帝辛疏遠了。惡來最後在和周朝的戰爭中戰死,對於帝辛來說,他其實沒有用錯人,什麽樣的保鏢比惡來更好呢?惡來比費中命好多了,他的後人很爭氣,建立了秦。惡來和其父飛廉一直被他們顯赫的後人祭祀著,因此惡來父子永垂不朽,惡來是著名的秦始皇的三十五世祖。
按《殷本紀》帝辛有三惡:崇侯虎、費中和惡來,也有”三仁”:箕子、比幹和微子,稍後我們來看看他們究竟有多”仁”。(本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