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屋

有時間看看書,打打字挺好的。
個人資料
夏維東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之五十五

(2015-10-10 16:44:26) 下一個

日食在古代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左傳·昭公十七年》引《夏書》所載“辰不集於房”就是指日食,僅有的一個太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多可怕呀,所以中康暴怒,想必後羿也害怕,自己明明沒有射那個太陽,它怎麽就不見了呢?於是他們達成共識,派大將胤討伐羲和,胤出征前模仿啟,也搞了個出征演講詞,叫《胤征》,可惜沒有流傳下來,如果寫得像《甘誓》一樣,不傳也罷。一個天文官瀆職,直接把他抓起來雙規不就完了,用得著派兵討伐嗎?那時的天文官勢力極大,他(們)還是大巫,對星相具有最終的解釋權,進而影響國家方針政策,以羲和的地位,他的封地不會小,有封地就有軍隊。堯時代的四嶽據說就是羲和的四個兒子,可見羲和的權力有多大。

《夏本紀》裏中康就做了這麽一件事,《竹書》說中康第六年,他封了一個大臣昆吾為伯,這是個很重要的細節。明人楊慎 《封建》:“夷羿篡弑矣, 昆吾雄伯矣。”,說的就是他,但和《殷本紀》提到的和夏桀一起幹壞事、又一起被滅掉的昆吾不是同一個人,因為他不是穿越人。

我們將再也不會看到穿越人了,因為離文字的誕生已經越來越近,記載也越來越準確,但是穿幫人和事會越來越多,這是中國曆史的一大特點,以各種各樣的名義,服從各種各樣的需要。

夏末的昆吾是中康時代被封為雄伯的昆吾的後人,以昆吾為氏,成為一方諸侯,昆吾氏後來成為夏桀時期的超級豪強。他有多強?他在夏、商、周三朝都排得上號:“夏昆吾,商大彭、豕韋,周齊桓、晉文,謂之五霸”!

從昆吾氏的曆史來看,很明顯昆吾是支持夏朝的。中康並非毫無作為,他還是勉力在朝中安插了一個自己人,昆吾一脈是後來夏朝複辟的中堅力量之一。

中康這麽做想必讓後羿很不爽,不久中康就崩了。中康在位僅七年,我猜想他大概也是非正常死亡。

中康死後,《夏本紀》裏說他的兒子相繼位,《竹書》裏說相是中康的侄子(世子),我傾向於相信《竹書》,後羿應該沒那麽傻,讓一個與自己有殺父之仇的人成為天子。後羿並沒有對啟的後代們趕盡殺絕,他是看誰不順眼一個個地殺。相的運氣不錯,不像他的兩個伯伯那樣,早早就崩了。後羿如果想讓他正常地“非正常死亡”應該不是件很難的事,或者相有勾踐的本事,讓後羿放鬆警惕。相在商丘登上帝位,其實隻是個傀儡而已,但畢竟命還在。《竹書》上關於相在位其間發生的事,其實和相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真正主事的是後羿。

後羿留下相一條命,不清楚出於何種原因,但這個決定再次改寫了夏朝的曆史,而且對於他個人也意義非凡,雖然那時他永遠都不知道、也不在乎結局了。

《帝紀》裏的說法看起來合理:“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以來,夏政淩遲,為羿所逼,乃遷商丘。”,相在舊都斟尋和後羿處得不愉快才要搬到商丘,這也暗示了後羿無意殺死他,而且還準許他登上帝位。

公平地說,後羿算不上窮凶極惡,不像後世的那些篡位者恨不得滅盡九族、斬草除根。明代燕王朱棣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得江山,逼得朱允炆放火自焚,隨後殺盡侄子的家人、親信,因為沒有在灰燼中找到侄子的屍體,朱棣灑下天羅地網的尋人啟事,花了好幾年也沒找著,朱允炆遂成失蹤人口,據說他下南洋跑新加坡去了,反正到今天也沒找著,現在朱棣應該心裏很踏實了吧。

後羿覺得是時候從幕後策劃走到前台了,於是就把相辭退,自己正式成為有夏氏第六代國君有窮氏後羿,這話聽著有點繞口,我是故意這麽寫的,為什麽這麽寫你懂的。

後羿登上帝位後,他馬上成了另一款太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無論是後羿還是太康,都不能成為最愛打獵的帝王,沒有最愛,隻有更愛,他倆跟夏末的另一朵奇葩相比簡直弱爆了,那朵奇葩叫孔甲,後麵再細說。

後羿動不動就出去打獵,他和鳥獸的交流時間比跟純狐的交流更多。後羿跟愛妃都沒什麽交流,跟朝臣就更甭提了。他把朝政交在義子寒浞手中,那個年輕人聰明伶俐,對自己忠心耿耿,純狐在枕邊說寒浞應該被選為夏朝第一傑出青年,男女老少沒人不喜歡他的,一小撮不喜歡寒先生的完全是出於嫉妒,這一小撮人包括跟隨後羿多年的老臣武羅、伯困、熊髡(念昆,剃發的意思,也是一種刑罰)和龍圉(念羽),他們不能與時俱進,實在是遺憾。

寒浞也委屈地向他匯報,達爹,那幾位叔叔對您出去打獵好像很不高興,我很不理解他們為什麽不理解您打獵的偉大意義。您去打獵,不僅僅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天下人都見識夏朝國君舉世無雙的箭術,您不是在打獵,而是為國家打形象廣告啊!後羿被寒浞哄得心花怒放,打獵出勤率更高了,更加信任純狐和家仆們讚不絕口的義子。後羿想讓那四位老幹部跟他一起去“打廣告”,可他們接受不了新思想,後羿與他們漸行漸遠,遠到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在世上消失,後羿都無動於衷。

後羿有足夠的理由信任寒浞,他是寒浞的貴人,是他的再生父母。後羿想得一點都沒錯,他對寒浞的恩情確實比天高、比海深,不過他想不到的是寒浞的心有多高、心思又有多深。後世一提到梟雄,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曹操和司馬懿,這兩人加一塊兒都比不上這位後羿朝的“傑出青年”。寒浞在曆史中被儒者們“雪藏”了,後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曾經為帝,而且是夏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長達六十年!除了寒浞,中國帝王在位時間達到六十年的,即使算上五帝中的四帝一共隻有八位,分別是商朝的太戊,以及康熙和乾隆爺孫倆,還有一個就是寒浞。

寒浞來投奔後羿時完全是一條喪家之犬,他是被伯明氏部落首領驅逐出境,連他的父母都表示要跟他劃清界限,他完美地詮釋了惡棍是怎樣煉成的。這小子生就一副好身軀,力氣大,腦子靈,父母把這個兒子當爺爺寵著。史書沒有具體說他如何禍害鄉裏,但周圍的地球人都受不了他,他還造謠惑眾,一會說石油價錢漲一會說小米行情跌一會說要囤積蒜頭,人們把他住的那條街叫“花兒街”(歡迎考證)。上當受騙的人受不了,紛紛去找他父母理論,他父母就象征性地罵了他幾句,這小子幹脆把他父母捆起來!他的惡行從信訪辦傳到酋長耳朵裏,於是他便被遞解出境,終身剝奪伯明氏部落公民權。

寒浞惡名遠揚,大家都知道伯明氏出了個壞分子,用盲左文縐縐的話來說就是“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不知道為什麽後羿會收留他,誰反對都沒用。後來更收他為義子,接著授予他丞相之位,國家大事全放手交給他,最後把自己的命也交給他了。

後羿和太康神似,有相同的興趣愛好,他們的下場也相似,真是誌趣相投、誌同道合。他和太康本可以成為朋友,兩人互相交流打獵心得,說不定可以整一本暢銷書,比如《獵經》啥的,儒家六藝有“射”一科,有了《獵經》作為指南就能“射”得更準了。不過就算有這本書,聖人也會把它給刪了,因為是夷羿所著。

他們偏偏成了國仇家恨的死敵,而且誰都沒撈著好,何苦來哉?他們最不適合從事的職業便是帝王,可惜他們都幹了,都沒幹好,還把自己幹死了。他們臨死時一定深刻認識到,逐鹿荒原和逐鹿中原是兩回事,“逐鹿”專業不對口會出人命的,多麽痛的領悟!(本節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