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講究秩序和形式,這一點從其重禮教方麵充分體現出來。
從社會管理的角度看,重視秩序的係統,可行性強,穩定性好,容易被理解,接受和普及,因而在中華文化中始終處於正統的位置。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和所有時代都歡迎儒學的應用。尤其在社會需要變革,或者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力衝擊時,儒學的“禮教”都會受到嚴重的非議,批判甚至背離。
從個人的感受看,我相信儒學會永遠留在中華文化的血脈中,並一直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
說到它的缺陷,就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言,我也想膚淺說幾句。
講究形式和秩序,推行下來,最常見的不足就是“形式主義”。對“形式主義”我也是深惡痛絕的。然細想之後,我還是認為,有形式比沒形式好。反對形式主義,並不是反對形式本身,而是反對形式之下沒有實在內容的形式空虛。如果已有好的形式,如果能潛下心籍此來務實--充實美好形式下的內容,就可能做到名實相符。
舉個例子說,一個喜歡好名聲的人,他可能首先注重說好話以博得“好人”的名聲。如果他隻停留在說的份上,他不過是擁有形式上好人的虛名而已。但如果他能夠把言行統一起來,好人的言語也慢慢落實到好事的實踐中去的話,他就會成為內外如一的實在好人。
反過來講,如果一個人特別輕視形式,而隻強調內容,他很可能做了很多好事而不為人知,也可能因為他刻意擯棄形式而使得自己在做好事的時候容易遭人誤解。畢竟大多數人的認識方法都是由表及裏,這樣,這個真實的好人就很可能因為不屑於形式而使得自己受到他人不公正的對待。
由形式主義延伸的另一個缺陷,是勢利的兩麵派手法。由於人們隻認秩序中的位置,使得人們看位置的力量重過對位置上所處人的重視,因而也就導致人對高位的趨炎和對低位的輕視。這種忽略人本身的價值而隻看重他外在身份的價值觀,如果形成普遍的不求甚解的社會的行為模式,整個社會可能變得異常庸俗化:對金錢或是權勢這些標簽看得過於重要,而忽視人做為普通人所應有的身份,從而使社會對人的判斷缺乏人性的光彩。
打破勢利社會觀念的方法,也許不是引入所謂平等觀念就能有效的。外界引入的直接反對和衝擊的觀念,會首先與原有觀念發生矛盾,造成觀念混亂,在彼此衝突磨合之後,才逐漸形成某種雙方妥協的折中的新觀念。但那種新觀念未必就能符合人們最初的願望。
也許改變勢利社會觀,還是需要從儒學自身尋找說法和方法去平衡。人的位置,應該是可上可下的;與此同時,喚起同情心,應該可以改變人在勢利時對低位的輕蔑心。
儒學被用於社會實踐,曆經千年,難免不從某些方麵出現偏頗和形式上的失衡。人們如果能意識到並看到它應用中的不足,便可以從經典中去尋找重新規範和平衡觀念的理論和方法,來適應調整和變革的需要。
不管怎麽說,好的理論在運用中可能得到豐富和發展;但完全反向的,人為宗教化的情懷,如果用在儒學研究上,對儒學則是無益反而有害的。
2018.11.03
喜歡讀你的文章,學到了很多,讓人思考。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