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發展中,與老莊學說發生碰撞,產生出一些火花來。其中非常亮眼的一段就是心學。格物論就是心學的視物觀。
我不想引用和翻譯古文來解釋這格物的意思,感覺也沒那個必要。世上的事情很多是相通的。就拿攝影來說,取景和調焦就相當於格物的意思。試一試拿個相機或是手機,變化取景範圍和聚焦點,這樣來感受你利用鏡頭如何取舍關注的範圍和你的視覺中心所在。如果可以的話,試著不斷打破自己的固有觀念,拋棄腦海裏固有的構圖模式和比例關係,還可以試試不同的仰俯角度,這樣你能從攝影中玩味出自我選取的各種樂趣來。
那麽心之相關的部分呢?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邊緣化(marginalization)。這個概念是我們平時處理情緒和思維時有意或無意常使用的做法,也就是所謂“放下”。這個概念其實就是前麵所述攝影取景過程在情緒管理上的類比運用--壞情緒或者可能帶來壞情緒的思緒出現時,我們把它象取景那樣,有意識地挪出自己的“心鏡”範圍,(心)眼不見心(情)不煩也。
繼續亂煮。邊緣化是不是就能化解一切呢?它是不是應該用來化解一切呢?
答案自己去決定,我隻把道理講清。
一般來講,邊緣化隻是化解一時的情緒,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與己無幹,可有可無不重要的事情,邊緣化是有效也可取的。對於無法可解,數次被邊緣化又反複浮現心頭的事情,是繼續心理上采取邊緣化去淡化,還是把那樣的事情放在聚焦點上,給它充分的重視,不再逃避,試著解決那個問題,兩種選擇,完全由自己去自做主張。
再說聚焦(心理上的consciousness),心理上的有意識集中注意力,是人們做事情時最需要的基本能力。想做什麽事情,有意識並且能夠聚集自己的注意力才可能將想法開始實施。
然而聚焦還隻是利器的一個方麵,它的背麵是靈感。
靈感可能從心理聚焦時產生,但更多時候是從有意識外去產生的。換句話說,靈感未必是我們苦思冥想所產生的,它更取決於我們敏感程度所決定的感受能力。
說到感受能力,似乎有落入玄學的嫌疑。不過,可以訓練出來的東西還是不少。人五官的感受能力,先理解它們各自如何工作的,再進一步就能理解如何去增強它們的感受力。如果這樣還覺太抽象,那就想象藝術的空間,了解各門藝術專業如何通過特別使用一兩樣感覺能力去豐富想象空間的。從各種藝術表現,借助藝術家預設的想象景框,我們能實現訓練了解感知能力的第一步。如果願意自己嚐試,拋下養成的觀察模式,放任自己的感受能力去理解一切,那麽,人的靈感借助感受力的自由伸展,完全可以讓自己達到另一步與眾不同的感知和表現空間。
在感知能力中,我很想說說皮膚與直覺(第六感)的能力。當我們成人以後,皮膚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感覺器官,也是可以用來保證我們健康與安全的感覺工具。我甚至認為,直覺與皮膚的感知能力有某種關聯。再說句有點玄乎的話,如果你相信能量的流動,皮膚就是感覺這種能量傳遞的第一直接接收器。至於更深的探討,沒法再繼續說下去了,也不用再繼續多說了。各位對靈感有看法或經驗的讀者,自有分說。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