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過的節食有三種,一種是流食日,一種是蔬菜日,另一種就是把早晚餐調換一下的省晚餐或輕晚餐的做法。
我每天早上起來刷牙時都順便稱下體重。這個數字不僅提醒我昨天的飲食和運動是否合理,也告訴我身體含水量變化和體內廢物積重的趨勢。
如果體重漸增,而飲食與運動沒什麽太大不同,我會首先理解成水重因素。從外界因素看,水重與月亮的圓缺有關,也與氣候降雨和潮濕度有關。主觀方麵,飲食的鹹淡也能調整它,喜歡吃鹹,身體會自動儲水來稀釋鹽分。主觀的另一個因素是運動,越高強度的運動,肌肉產生的酸性物質越多,身體也會越有意儲水來衝洗運動產生的廢物。另外,我理解如果身體內有炎症,身體也可能儲水來衝洗免疫反應或者藥物作用後的廢物。
如果我判斷身體在儲水期,我可能采用流食日來減水。如果主動補水,身體會判斷水分足夠,它就會由儲水改為排水。
如果我判斷自己身體積累多了,需要增加固體排放,我會采用全蔬日或半疏日來增加通便的需要。
另一種有效的物理通便的方法,我試過有用的就是金剛坐(也叫跪坐)。人坐在自己的腳後跟上,十分鍾左右就有效了,飯後隨時都可以做。為了保證自己身體挺直,初學者可以坐下之後,將雙手交叉,舉過頭頂,感覺一下那時的身體位置,這樣來保證上身直立,仿佛頭頂有線向上牽引一樣。
第三種方法,調換早晚餐的做法,意思是把早餐當成正餐來吃,晚餐可有可無。這種做法看起來簡單,但卻牽涉到生活習慣的調整,並非想象中那麽容易。
剛開始時,人可能感覺早餐吃不下多少。那是因為頭一天的晚餐吃得多的緣故。人們長期把食量重點放在晚餐,導致人早餐養成不餓的習慣性知覺,沒有食欲的慣性。剛開始吃不下沒關係,把早餐弄得高營養,精致些好了。當人越來越適應重視早餐時,再去豐富早餐的品種和營養成分,使它越來越象正餐那樣。
隨著飲食向早餐傾斜,人到晚餐時不會那麽饑餓;又因為要早起準備早餐,人不得不晚上早點休息,這樣就減少了熬夜和因為熬夜而感覺饑餓的可能,從而實現生活習慣的調整。
習慣養成需要時間,至少給自己一個月時間吧! 當這個良好習慣養成時,你會發現,原來它才是維護健康體重最持久又有效的方法。
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