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一詞盤旋在我的腦海裏,已有些時日了。現在到了非吐不快的時候了。
首先,我想說,事無巨細,它們都有細節的存在。並不是小事情才有細節,大方向或是起頭處的細節尤其重要。還有,繁瑣不等於細節。人不必因為所謂英雄氣概,鄙視繁瑣而忽略細節。
再者,細節總是很重要,比我們想象的都要重要。俗語說的“隔行如隔山”,就是把那些相隔彼此的山巒,想象它們就是無數各自所有的細節堆積而成的巨大隔閡。細節的重要性,對於做事的人而言,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人眼中能不能夠看到所為事情的細節,可以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足夠沉靜,是否足夠專心做事的依據。而對於品質如何而言,細節更是鑒定的標準。細節哪怕就是對於思考中的,和時常從批評角度說話的人而言,也同等重要。
我不想費心去搜集很多資料來舉多例說明細節之偉大,隻想比較一下傳統零售與網絡銷售的一些細節,簡單說明細節在商業競爭中的重要性。
站在顧客的角度看,為何與顧客距離更近的傳統零售在市場競爭上就不如網絡銷售,而逐漸處於凋零狀態呢?
我至少看到,網絡銷售因為顧客退貨的減少而非常有效地降低了他們的營運成本。很多顧客因為不喜歡郵寄的麻煩,而選擇哪怕承擔浪費也不去退貨的結果。僅這一項我想象得到的經營細節,就使我看到網絡銷售比傳統零售所具有的一個特大優勢。其它細節諸如從網絡起家的銷售更具有網絡技術上的優勢,從而也顯示出傳統零售想要轉向網絡銷售技術上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競爭弱勢。如果再加上傳統零售轉變觀念方麵的壓力,它們在競爭中所處的艱難處境就可想而知了。
比較傳統零售和網絡銷售而言,從細節上可以看出,傳統零售在背負更多負擔而無法釋放的前提下,它們也處於網絡技術上的弱勢情形。如果傳統零售沒有足夠的決心,資金力量和環境扶持,已經無法再維持它們在整個商業環境中的原有地位。
不管網絡銷售如何傾覆傳統銷售的地位,或者不甚明朗麵孔的新零售又將如何成長起來,有一點我想到的大方向上的細節很想說明一下。流通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它應該起著平衡生產與消費的作用。不管它以什麽樣的麵孔去接近顧客,又占盡怎樣的成本趨低的優勢,它的終極目的應該是服務於人,是處在生產和消費兩端的人,而不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或更多的利益。以人為本,才不會去不斷擠壓生產端的空間,使生產端萎縮,或是無限製利用人類自身的弱點,去試圖拓展出仿佛無限的市場空間,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我看來,那些不以人為本的發展行為,一直都是圍繞著人以外的其它事物在走著彎路,並且產生出一些於人無益的浪費的堆積。
再回到批評的角度來說話。批評大多是站在自己的眼光說事的,正如我此刻此種仿佛居高而自傲的神情:往往都是說著別人的事,反映出的隻是個人眼中的鏡象而已。如果沒有用心去觀望被批評對象的處境和細節,沒有過程性了解過對方,那樣的批評就更加會帶有個人主觀的色彩。正因為一般批評通常缺乏細節而具有相當的主觀性,人們大可不必對批評大動肝火,更不值得去對批評抱有成見,甚至與之為敵。
某種意義上來說,批評是人類文化生活的一個方麵。人們可以據此為工具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保持高技術時代對良性社會的信心和關注。再者,用現代人的經濟眼光看,批評是文化產業自然存在的充填物。真真假假,批評有細節而充實而具有可信度,或是細節缺失而虛假飄浮,它們都是繽紛多彩的文化產業的人為產品而已。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群體而言,這些外在的文化產品其實並不具有決定性的力量。所以,批評或輿論何至於能使人沉溺其中,或是憤憤然想要毀之而後快呢。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