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2024 (85)
在芝加哥 CSO 參與歌唱家徐霞領銜的公益演唱會
8月30 日下午3 點,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廳(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CSO)迎來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公益音樂會——“關愛自閉症兒童 · 公益音樂會”。
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會,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份凝聚愛與希望的聚會。而音樂會的主要演員則是中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徐霞老師。
作為合唱團的一員,我有幸參與了音樂會開場的三個合唱節目,與眾多音樂人一起,用歌聲為公益獻上微薄的力量。
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是由徐霞老師領唱,中國一級指揮家王軍指揮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站在舞台上,當序曲的和聲在音樂廳回蕩,感受到燈光與觀眾注視的那一刻,心中湧起的不僅是開始的緊張,更是一種深深的責任感。歌聲裏有蒙古草原的遼闊,有母親河的溫柔,也有我們對生命的感恩與守護。這首歌由徐霞老師領唱,她的嗓音飽滿,空靈而堅定,帶領著合唱團唱出了對父母故鄉的厚重情感。
值得提出的是,徐霞老師是提前一周到達芝加哥的,當天我們幾個合唱團在一起排練,徐霞老師帶著時差來到了排練現場,沒有明星架子,聽了幾遍我們的合唱,小聲地唱了主旋律,指出了個別地方的節奏問題,就走了。因為她的節目很多,我們在沒有機會一起和練了。演出當時,吃驚地,她停唱了兩句最高音“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裏有一首歌”, 讓我們男高音有機會完全地顯示出來了,好在我們沒有混混而已,還是唱的有聲有色(當然還可唱的更好, 我們之前以為徐霞老師也會唱這兩句的, 我們沒有壓力)。
緊接著是黃河大合唱的兩首合唱:《黃水謠》和《保衛黃河》。站在舞台上,我們能清晰感受到這些旋律中流淌著民族記憶與時代力量。尤其是《保衛黃河》,在高瑛的鏗鏘有力的鋼琴, 王軍的精準指揮與我們用心的合唱交織中,歌聲仿佛化作了黃河的濤聲,澎湃奔湧,從舞台湧向觀眾席,不僅把聽眾的思緒帶到了80年前的那場全民的保家衛國的戰爭,而且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一種無法言喻的力量。
當我們退到舞台一側,作為觀眾繼續聆聽接下來的節目時,心緒已然平複下來,心境已完全不同:舞台燈光下的緊張與使命感,轉化為觀眾席中被藝術打動的共鳴, 我們被音樂本身深深打動,心情隨著旋律而震動。
徐霞老師獨唱的《小路》,《故鄉的目光》溫柔細膩,仿佛讓人置身童年的田野與村莊;而她帶來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往日時光》則在遼遠與懷舊的氛圍中,讓思緒隨著歌聲飄蕩。還有打動觀眾動容的,是包括自閉症孩子們在內的合唱團孩子們參與演唱的《讓世界充滿愛》,稚嫩的聲音中飽含真摯,提醒我們慈善音樂會的核心——愛與希望。
音樂會臨近尾聲,徐霞與胡斯豪的《我愛你,中國》與《明天會更好》將氣氛推向高潮。全場觀眾齊聲鼓掌,很多人眼裏閃爍著淚光。在那一刻,音樂廳仿佛不再是一座建築,而成為了心靈相通的殿堂。在結尾,全體演員齊唱《明天會更好》。歌聲中,每個人都化作愛的音符,匯聚成一股溫暖的力量。那一刻,音樂廳成了一個大家庭,所有人都在用心唱給未來聽, 唱給孩子們聽。
走出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廳,我倆與前來觀看節目的兒子和女兒一起用了晚餐, 他倆也挺高興的。能夠站在世界著名的CSO舞台上親自參與徐霞老師的音樂會,更能在台下用心聆聽,真切體會到音樂的力量:音樂跨越了國界、年齡與身份的界限,化作一種連接彼此的橋梁。更重要的是“關愛自閉症兒童”的意義不僅在於慈善捐助,更在於用藝術與真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支持。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下午。音樂的餘韻與公益的溫暖,將留存在記憶中,音樂不僅是聽覺的享受,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連接紐帶。
附節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