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2024 (85)
塞納河遊船上看巴黎的靈魂
四月初的巴黎還是初春,午後的陽光給人一種特別的輕柔感,塞納河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時而帶著金色的粼粼波光。我們來到埃菲爾鐵塔腳下,準備開啟一次期待已久的塞納河遊船往返之旅, 特別是在去年巴黎主辦了奧運會後,塞納河上,各國運動員們乘船到開幕式場館記憶猶新。沿著鐵塔邊的小道走向碼頭,眼前的塞納河在光影中緩緩流動,宛如一條穿城而過的藍綠金三色緞帶,維係著巴黎的生命線。剛從說英語的倫敦來到語言都聽不懂的法語國度,還是要適應一下。
隨著低沉的汽笛聲徐徐響起,遊船緩緩離開布東奈港(Port de la Bourdonnais),回頭望去,埃菲爾鐵塔高高矗立在藍天與河水交匯的盡頭,如同守護這座城市的鋼鐵巨人, 船上的美女導遊在不停地給我們講解河流兩岸的故事。
第一段:從夏約宮到亞曆山大三世橋
不久後,塞納河右岸的夏約宮(Palais de Chaillot)出現在視線中。巨大的弧形建築麵朝鐵塔張開,廣場上噴泉水柱飛舞,人群熙熙攘攘,一切都洋溢著巴黎式的熱鬧與閑適。順便說一下,這裏是拍埃菲爾鐵塔全景的好地方。
繼續前行,左岸出現了金色圓頂的榮軍院(Les Invalides)。拿破侖長眠於此,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昭示著一段輝煌的法蘭西帝國的往日時光。
幾分鍾後,我們駛近了塞納河上最華麗的橋梁之一:亞曆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船在橋下緩緩穿過,我舉起相機,捕捉那金色飛馬雕像和精致的橋身浮雕。巴黎的浪漫,不隻是存在於詩裏,也藏在每一座橋梁的細節之中。
亞曆山大三世橋是巴黎美好年代的象征,連接著大皇宮和小皇宮。不僅是巴黎最華麗的一座橋,也承載著法俄聯盟、藝術繁榮與帝國記憶的豐富故事,
第二段:協和廣場與盧浮宮的莊嚴
穿過亞曆山大三世橋後,河右岸(北邊)是巴黎最宏偉的廣場——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中央高聳的埃及方尖碑在陽光下靜靜矗立-協和廣場承載著“血腥”與“和解”並存的雙重意義的法國革命史。
協和橋
船繼續向東航行,很快來到了右岸的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從船上望去,盧浮宮綿延的石牆氣勢非凡,細細觀察還能看到牆麵雕刻著的精美浮雕。雖然這裏看不到著名的玻璃金字塔,但盧浮宮本身那種厚重的曆史感,早已令人心馳神往,明天一定要去裏麵參觀。
塞納河左右兩岸古老的建築與水麵粼粼的倒影交相輝映,每按下一次快門,都是巴黎留給我們的一個永恒瞬間。
前行至奧賽博物館:左岸的這座前火車站如今是美術博物館,巨大的鍾麵訴說著館內印象派及後印象派大師們傑作的故事。其建築風格在午後光影的映襯下格外迷人。
第三段:穿越橋梁,駛向巴黎聖母院
遊船漸漸接近新橋(Pont Neuf),這座名為“新橋”的老橋是巴黎最古老的石橋之一。站在船上仰望,可以看到橋洞之間透過來的光線,拱形的橋身與水麵倒影構成了天然的畫框,美得幾乎令人窒息。
緊接著,遊船來到西岱島(Île de la Cité)。島上,剛剛開放但還在修複中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依舊巍峨莊嚴。盡管大火後的塔樓仍在重建,但那精美的飛扶壁、宏偉的立麵,依然令人敬畏。陽光灑在石牆上,每一塊石磚仿佛都在低語,訴說著巴黎千年的故事。這一刻,我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聖母院與河岸柳樹、橋梁同框,寧靜而充滿力量。明天一早還要到裏麵去參觀並做彌撒。
同樣位於西岱島的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的中世紀塔樓訴說著它作為皇宮和監獄的過去,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後曾被囚禁於此。
旁邊的聖禮拜堂(Sainte-Chapelle)雖隱秘,其彩虹般的彩色玻璃窗卻是我計劃未來探訪的亮點。
回程:夕陽與燈光下的塞納河
在西岱島附近,遊船掉頭返航。夕陽已悄悄西沉,塞納河麵被染成溫暖的金色,河岸的建築逐漸披上了柔和的燈光。每當船隻穿過橋洞,遠處城市的燈火便如星星點點般閃爍,美得讓人不願眨眼。
返程中再次經過藝術橋(Pont des Arts)、皇家橋(Pont Royal),協和橋,亞曆山大三世橋以及那些熟悉又迷人的場景。巴黎在夜色中更加優雅,塞納河成了這座城市最溫柔的鏡子。
當遊船重新靠回埃菲爾鐵塔碼頭時,天已幾近完全黑了。埃菲爾鐵塔身披璀璨燈光,閃爍著仿佛銀河般的光芒。下船時,我忍不住回頭張望:在塞納河的懷抱中,我仿佛真正認識了這座永恒的巴黎。
這趟一小時多一點的塞納河遊船,我們看得都很開心,這不僅是一次暖身的觀光,更像是一場臨近巴黎靈魂的巡遊。遊輪在水麵上航行,我們欣賞著連綿的橋梁, 河麵與建築。金頂閃耀、教堂肅穆、落日與燈火交錯,仿佛每一個轉角,每一縷微光的巴黎都在低語:這就是巴黎;而我們則向巴黎宣示: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