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風城黑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秘魯行(1): 秘魯首都利馬匆匆兩日

(2023-05-07 15:15:37) 下一個

秘魯首都利馬匆匆兩日-秘魯行(1)

為了去一趟秘魯,等了兩年,被旅行社取消了兩次, 第一次是因為新冠大流行而取消,第二次是因為隻有幾人報名,人數不足而被取消,這次終於得以成行。去秘魯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看看久聞的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馬丘比丘,並領略一下南美印加文化。

 

1532年,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 . 皮紮羅(Francisco Pizarro)帶領170個士兵,27匹馬和一隻加能大炮就把這個統治僅百年的印加帝國給趕走了, 從此建立了說西班牙語的秘魯, 直到現在秘魯人還是說西班牙語。

 

後來,利馬於1535年建城,當然是由皮紮羅所建,利馬曾是西班牙“國王城 (City of Kings), 是南美洲最富有的,最重要的城市, 也是當地最美的殖民地城市。城市有很多精美的巴洛克風格,文藝複興時期的教堂,宮殿,別墅, 也有美洲大陸的一流大學。如上所述,1535 年左右,西班牙人開始在利馬定居。 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淪陷後,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建立了一座帶有中央廣場和教堂的新城市—利馬。 1542 年,秘魯總督轄區成立,但直到 1572 年總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 (Francisco de Toledo) 抵達後才得到正式承認。南美洲從1800 年代初開始為脫離西班牙王室而爭取獨立。 1821年7月,阿根廷將軍何塞·聖馬丁乘船進入首都,並於1821年7月28日宣布秘魯獨立。

 

1890 年代至 1920 年代是利馬城市重建和擴張的重要時期,從那時起人口繼續呈指數增長。 1990 年代是秘魯不穩定的時期。 藤森執政十年,直到 2000 年因賄賂醜聞被迫辭職。

 

利馬具有2000年的曆史,這座城市被宣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其曆史建築環繞著燦爛的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

 

而利馬則是通往秘魯的國際門戶,利馬也是計劃前往馬丘比丘旅行的旅客不可避免要去的一站。

 

現代利馬有一千一百萬人口, 約三分之一的秘魯人口居住在利馬。利馬是南美洲“吃貨之城 (Eating City in South America), 如Ceviche (酸橘汁醃魚)—是秘魯的標識性食物(peru’s signature dish)。此外這兒的日本菜,中國菜和秘魯本地的菜相結合而形成的菜,叫做Chifas。Pisco sour 也很有名。

 

利馬位於南半球,有兩個明顯的季節:夏季和冬季,其間有過渡期。在北半球的冬季(12 月至 3 月)這兒天氣溫暖、陽光充足,而在北半球的夏季(6 月至 9 月)這兒的天氣則更涼爽、但天空會更灰暗。

 

最佳參觀時間在 12 月至 4 月的夏季。 夏季的利馬陽光明媚,氣溫在 70 到 80 度之間(大約 21°C 到 30°C)。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渡月份是 5 月和 11 月,也是遊覽的好時機,因為天氣可能更加溫和,混合了涼爽多雲和溫暖晴朗的天氣。

 

利馬市位於秘魯的沙漠海岸, 西麵是太平洋,東麵是安第斯(Andes)山脈。 200 英尺高的沙質懸崖將太平洋沿岸與利馬市的最西端分隔開來, 形成一道懸崖之下有太平洋的美麗海岸風景線。

 

但在西班牙征服者到來之前,土著居民在利馬周邊地區已定居了數千年。 秘魯最早的人類居住區在現今利馬省沿著離利馬市不遠的 Río Chillón 河,哪兒考古學家發掘了大約公元前 7500 年的石器。

 

我們是一大早6:30am 落地秘魯首都利馬機場的,出關很簡單,隻要護照,也不問問題,當然也不問新冠任何事情,更不用出示疫苗卡或核酸結果,拿到行李後,旅遊團代表已經在機場外等候著了。從巴士到旅館要開上一個半小時(不堵車時45分鍾)。我們住在安全的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區,離海邊隻有兩個街區。行李寄存後,稍事休息,這一天是自由活動日,我們決定去巴蘭科區(Barranco),然後在兩天內匆匆忙忙地看了下麵幾個地方。

 

 

1)巴蘭科:乘出租車約15分鍾就到巴蘭科, 回程走到旅館,約35分鍾,可領略城市風情。利馬的巴蘭科 (Barranco) 也是上乘的地方,靠著太平洋的海濱社區,有著波西米亞風情,巴蘭科是秘魯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長期聚集地。 憑借其綠樹成蔭的街道、色彩繽紛的壁畫、優雅的殖民時期住宅和幾家畫廊,就讓巴蘭科成為利馬的必去之地。 

 

 

這兒還有一個著名的歎息橋( 西班牙語:Puente de los Suspiros; 英文: Bridge of Sighs) ,出租車就停在歎息橋旁的小路上,這是一座標誌性的木橋,歎息橋建於 1876 年,就位於這個充滿藝術氣息和波西米亞風情的利馬巴蘭科區。傳說,在過橋之前,深深地吸上一口氣,然後許一個願,屏住呼吸,帶著許下的願望走到橋的另一端,就能讓好夢成真。

 

 

因為如此,很多戀人來此許願,並且在附近指定地放上一把連心鎖。人們可能會在他們去過的地方放一把鎖有幾個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作為愛與承諾的象征。而且通常是由正在遊覽浪漫目的地的情侶做的, 他們會在柵欄或其他結構上掛上一把帶有他們姓名首字母或信息的鎖,然後扔掉鑰匙,象征著永恒不變的的愛和承諾。還有原因是,作為紀念特殊場合的一種方式。 人們還可以在他們去過的地方放一把鎖來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比如結婚紀念日、生日或畢業典禮, 這是紀念這一場合並創造持久記憶的一種方式。另外,作為表示感謝的一種方式。 有時,人們會在他們去過的地方放一把鎖,以表達對這段經曆的感激之情。 這可以在曆史遺址、自然奇觀或任何其他對該人有特殊意義的地方進行。最後,一定要原因嗎?作為留下他們印記的一種方式,有些人隻是喜歡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在他們去過的地方放一把鎖就是一種方式, 表明到此一遊!

 

 

歎息橋旁有咖啡館或餐廳, 然後沿著橋下小路(Bajada de Baños)下坡步行,經過另一座沿懸崖而建的木橋,就到達了太平洋海灘邊, 有許多人衝浪,劃船,或置身於海水裏尋求浪漫,或在沙灘上曬曬太陽。

 

 

 

 

當然,少不了藝術性

 

 

巴蘭克區中心, 教堂,公園。

 

 

2)薩拉薩公園 (Salazar Park)及拉克瑪(Larcomar)購物中心及落日美景

 

從旅館出來向海邊走2分鍾就到了薩拉薩公園及公園裏麵的拉克瑪(Larcomar)購物中心。 這兒綠草蔥蔥,花壇錦簇,海浪聲一陣陣地傳來,懸崖下麵就是沿海公路,公路西麵就是太平洋及海灘,白天風和日麗,晚上燈火通明,這兒看落日是不錯的地方。

 

 

 

 

 

Larcomar 購物中心的"Rest Popular" 餐館食物還不錯,View也不錯。

 

 

 

Salazar 於 1913 年出生在利馬, 1920年入英秘學校。 1931 年,他以高分畢業,進入工程學院學習。第二年,他以學員身份在秘魯空軍學習,於 1935 年完成軍事學業,獲得少尉軍銜,被任命為學員飛行教官。1936年晉升為飛行軍官。不料,1937 年 9 月 14 日上午在慶祝豪爾赫查韋斯紀念碑落成典禮的航展彩排期間,他駕駛的飛機出了故障開始冒煙。此時,Salazar 命令他的副駕駛,一位姓法哈多 (Fajardo )的機械技術員,跳傘到安全的地方。 法哈多最初提出抗議不願獨自逃命,但服從了命令。Salazar 然後駕駛飛機離開市區以避開密集人群,最後飛機墜毀在米拉弗洛雷斯海濱區的這一塊田野上,薩拉薩遇難。這個地方就被專門用作紀念他的公園,並於 1953 年在那裏豎立了這一座紀念他的紀念碑。

 

 

3)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的 Parque del Amor(利馬愛情公園)

 

如果利馬的曆史中心代表了這座城市的過去,那麽米拉弗洛雷斯則代表了它充滿活力的現在和不斷發展的未來。

 

在利馬風景秀麗的沿海地帶的所有公園中,愛情公園可以說是最著名的。其海岸景觀、花壇、彩色馬賽克和一對擁抱的巨人,無疑便顯出最浪漫的情懷。從雷蒙迪公園(滑翔傘熱點)向南步行不遠,或從 Larcomar 購物中心沿著海岸向北約半英裏

 

利馬愛情公園於 1993 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落成,旨在慶祝各種形式的愛情。公園的中央雕塑埃爾貝索( El Beso,吻)最清楚地體現了這一主題。El Beso 由秘魯藝術家 Victor Delfín 所作,展示了一對男女戀人相互擁抱熱吻。

 

 

公園部分受到巴塞羅那桂爾公園的建築風格啟發,桂爾公園由高迪設計,於1926 年向公眾開放。不過利馬的愛情公園則要小得多,也樸素得得多,沿著起伏的牆壁和長凳上都是彩色馬賽克,所以經常被比作巴塞羅那的高迪馬賽克。

 

 

在利馬的愛情公園馬賽克中有各種秘魯詩人的詩句。這些浪漫的摘錄包括:

 

  • “Amor es solo un pájaro que deambula”(愛隻是一隻徘徊的鳥)- Rocío Romina Bances

 

  • “Mi sueño es una isla perdida”(我的夢想是一座失落的島嶼)——阿爾貝托·維加

 

  • “También amándonos conoceremos el dolor”(同樣愛讓我們知道痛苦)- Abelardo Sánchez León

 

  • “Canta amor mío, desnúdate bajo la lluvia”(歌唱我的愛,在雨中脫下衣服)- Rodolfo Hinostroza

 

  • “Amor gran laberinto”(愛,偉大的迷宮)——塞巴斯蒂安·薩拉查·邦迪

 

  • “Tu estas por encima del infinito mar”(你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奧古斯托·塔馬約·巴爾加斯

 

從愛情公園及其懸崖頂位置可以欣賞到懸崖試的海岸線和太平洋的全景,上麵的摘錄的最後一句特別合適此處。

 

在公園內,常常會看到新人、新婚夫婦和結婚多年的情侶來此享受著浪漫的氣氛,新婚夫婦經常前往公園,在埃爾貝索麵前親吻以紀念他們的婚姻。

 

在情人節那天會看到大批熱戀中的情侶,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在此有接吻比賽。

 

 

4)肯尼迪公園(Parque Kennedy,又稱貓公園 )

是米拉弗洛雷斯的的中央公園,是米拉弗洛雷斯的文化中心。肯尼迪公園,官方說是為了紀念約翰·肯尼迪總統和進步聯盟(Alliance for Progress)在上世紀中葉為秘魯發揮的作用。也有說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弟弟魯羅伯特肯尼迪參議員於1968年訪問了秘魯,卻於當年6月6日被刺殺的, 公園為了紀念他弟弟而命名。

肯尼迪公園占地約 5.5 英畝或 240,000 平方英尺。公園內有一座天主教堂—Virgen Milagrosa 教堂,建於 1939 年。公園內還有米拉弗洛雷斯當地政府總部市政宮。Chabuca Granda 圓形劇場和一些較小的廣場,可以找到從手工藝品,工匠,街頭食品攤販,現場表演。

五顏六色的花壇環繞著公園,高大的樹蔭為公園增添了美麗。肯尼迪公園還成了幾十隻友善的貓貓的天然庇護所。貓在綠地四處遊蕩,或無憂無慮地睡覺,遊客可以領養一隻。

5) Huaca Pucllana Site Museum (Museo de Sitio Huaca Pucllana)

Huaca Pucllana 是一座土坯和粘土金字塔,位於利馬市中心的米拉弗洛雷斯區,由七個交錯的平台建造而成。它是利馬文化發展的重要禮儀和行政中心,利馬文化是公元 200 年至 700 年間在秘魯中央海岸發展起來的社會。為了讓精英神職人員(他們在政治上統治該地區的幾個山穀)表現他們完全的宗教權力和控製該地區所有自然水資源(鹹水和淡水)的使用的能力,所以建造了這座華卡大金字塔 。

6)聖伊西德羅San Isidro

金融區、高檔住宅區以及一係列令人驚歎的酒吧和餐廳,聖伊西德羅展現了利馬最精致優雅的一麵。

 

7) 利馬曆史中心遊

除了阿雷基帕和庫斯科(Arequipa and Cusco),曆史悠久的利馬中心是秘魯殖民時期建築和城市規劃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利馬於 1535 年正式成立,迅速發展成為美洲最富有的城市。今天,曆史核心區隻是這座龐大城市的一小部分,但仍然是追溯秘魯最大城市發展曆程的最佳地點。參觀曆史中心的亮點是華麗的殖民時期教堂、政府宮殿、博物館、曆史悠久的房屋和風景秀麗的武器廣場 (Plaza De Armas)。

參觀帶有精美雕刻陽台的大主教宮殿,富麗堂皇的政府宮殿。

大主教堂

總統官邸 (Presidential Palace),正好碰上了門衛換崗。

16世紀的利馬大教堂,其第一個石頭由皮薩羅(Pizarro)鋪設。教堂前是皮紮羅(Pizzaro0 的雕像。

 

利馬曆史街區一條綠樹成蔭的安靜街道上展示殖民建築的黃色建築

 

裏馬克河(Rímac River)

裏馬克河是流經秘魯首都利馬的著名河流。這條河對這座城市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和生態意義。裏馬克河發源於利馬以東的安第斯高地,向西流經該市,然後流入太平洋。這條河綿延約 160 公裏(99 英裏),是秘魯最長的河流之一。它是西班牙征服者到來之前居住在該地區的古代土著文明的天然水源。這條河還促進了交通和貿易,為城市的早期發展做出了貢獻。裏馬克河穿過不同的景觀地貌,包括安第斯山麓、市區,最後到達沿海地區,各處景色各有千秋,但汙染仍然是一個問題。裏馬克河與利馬的幾個標誌性地標和橋梁有關。Puente de Piedra(石橋)建於殖民時期,是該市最古老的橋梁之一。上麵提到的位於波希米亞風格的巴蘭科區的歎息橋 (Puente de los Suspiros) 。

聖多明各博物館(Santa Domingo Museum or Convent)

位於利馬市中心的聖多明各博物館建於 1535 年,是秘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聖多明各以其庭院和馬賽克而聞名,但遊客不會擁擠,肯定不會讓人失望。

從前門進入,就會找到聖所(The sanctuary)

聖多明各加修道院以其粉紅色的鍾樓而聞名, 是一個容易看到的地標。

第一個庭院也以牆壁上的馬賽克而聞名。

這個庭院上方的木製陽台,非常典型的利馬風格。

第三個庭院展出了tapada limeña麵紗,或“saya y manto”,在該市的大部分曆史中,它成為利馬女性的象征。

Santo Rosa de Lima是利馬或整個美洲的守護神,一位女聖人,埋葬在聖多明各的地下。一個房間是專門給她的。

教堂內有兩幅有趣的畫作和一座獻給聖馬丁德波雷斯的祭壇,聖馬丁德波雷斯是一位多米尼加教團的非裔秘魯人,因對病人和垂死者進行奇跡般的治療而被封為聖人。約翰·馬西亞斯 (John Macias)是出生於西班牙的道明會修士,後來移民到秘魯,他是聖多明各的第三位聖人。

老郵局(Old postal offic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