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風城黑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緬懷吳孟超老校友

(2021-05-22 12:02:07) 下一個

2021年5月22日中國時間中午13時02分,就在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前五分鍾,在中國有“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之稱的吳孟超 院士(中科院)也仙逝了,享年99歲。

國內人愛列頭銜,吳孟超的頭銜已夠多的了, 但我不習慣那些虛的東西,覺得用老校友,老前輩或吳老來他會更加親切,距離更近。

很多人還不知道如今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是如何與上海的同濟大學有聯係的,尤其是在醫學界之外的人們真的會搞蒙了。這麽說吧, 百又十年的同濟大學在上海誕生,醫學院為主,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從開始就經曆風風雨雨,抗戰是從上海到昆明, 李莊等都不說了,49年後終於能回到上海, 穩定幾年後,上麵指示同濟大學醫學院1952年要搬到武漢。 那時同濟大學醫學院真是洋派十足,學術力量更是了得,國家一級教授都有兩位數。到武漢後定位在漢口航空路13號,改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從此上海同濟大學就沒了醫學院(幾十年後又成立了,但傑出人才50年代都到了武漢, 包括附屬的同濟醫院)。其中包括裘法祖老校長(因人才濟濟,當時裘老隻能稱是著名校友之一)。後來中南同濟醫學院一度改名為武漢醫學院,八十年代初又改為同濟醫科大學,後來合並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所以,談起醫學界的同濟,就是武漢的了, 它始於上海,定於武漢。這樣,1952年前上海的同濟大學醫學院與1952年後的武漢的同濟醫學院畢業生是嚴格上的校友。其實對剛成立不久的現在的同濟大學醫學院我認為也應該歸為校友(天下同濟一家哈)。

言歸正傳吧,吳孟超--吳老就是嚴格上的老校友,老前輩了。他是正宗同濟附中畢業(當時在昆明郊區),1943年考上同濟大學醫學院 (與後來成為妻子的吳佩煜雙雙被同濟大學醫學院錄取), 1949年畢業的。隻是畢業後沒有留校(身高1米62,個子太矮為由拒絕了他),而是去了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工作。

作為老校友,我們廣義上都以裘法祖老校長引以為豪。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醫學院就有聆聽了以裘法祖為代表的老一輩同濟人的講課,裘老的江浙普通話不是太好懂, 但他的課氣場很足,年輕時寧願聽不懂,也偏愛聽裘老的課(也喜歡追星), 他講了一些外科總論,一些普外章節,每每提到肝髒時,他總是免不了要提到二軍大的吳孟超, 說他的肝髒手術是如何的好。當時是醫學生, 並不知道吳孟超也是同濟的校友, 更不知道吳孟超是裘老的學生及他們之間如此親密的關係。後來聽說裘老都把同濟主編的外科教材主編權都給了吳老(任人唯親, 任人唯賢?不得而知)。

後來才知道他們兩人的亦師亦友的關係。裘老在德國就擔任了外科主任,從德國歸上海後後受聘於母校同濟大學醫學院擔任外科教授。裘老從頭到腳都能開刀,提出把大外科分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奠定了今天外科專科概念(那時中國的外科僅限於做闌尾炎等一些小手術)。裘老那時名揚上海十裏洋場,坐擁洋房,洋車還有洋夫人。自然二十出頭的吳孟超醫學生的心中偶就是外科泰鬥裘法祖了。

裘老曾有曰:“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這影響了吳孟超的一生。

吳老說過, “一天,裘教授對我說,我國是個肝病大國,但肝膽外科比較薄弱,你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正是聽了裘教授的話,我才決定向肝膽外科進軍,一直幹到今天”, 從此便奠定了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老輝煌成就的基石。

下麵是裘老與吳老的部分合影。

 

 

 

在央視采訪吳老時, 他說:

 

2008年6月14日,94歲的裘法祖院士因病離世。時年87歲的吳孟超院士從上海飛來武漢, 吳老冒著大雨趕到武漢參加裘法祖的葬禮。

2019年4月8日,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總會有幸編輯出版了一本《同濟敘事——同濟醫學院導師、校友及校園生活回憶錄》一書,該書收錄了各個曆史時期在同濟醫學院就讀,如今分布在海內外的校友們撰寫的55篇回憶文章,既有對同濟醫學院112年悠久曆史的挖掘和回顧,也有對先賢恩師的追憶和緬懷,還有對校園生活的難忘記憶。此書不僅記錄了同濟醫學院112年來不平凡發展曆程的鮮活的曆史,同時也是中國醫學事業曆經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一個多世紀以來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巨大發展的一個縮影。

該書年齡最長的作者,就是當年已97歲高齡的吳孟超院士。他寫的是《追憶我的老師裘法祖教授》一文,文中吳老寫道 “裘教授對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筆者有幸與吳老校友在同一書中寫了另一篇《追憶我的老師趙修竹教授》。吳老為“同濟敘事”一書題了詞:“同濟精神,世代傳承”。

               

 

吳老從醫70多年,自主創新30多項的重大醫學成果,創建中國肝髒外科論基礎,主刀完成中國第一台中肝葉切除術,至今完成一萬六千多台重大肝髒手,肝癌患者術後最長存活已達45年。如今全國肝膽外科的專家和醫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學生。吳老在96歲高齡時,仍堅持每周都至少安排三台手術。他曾說,“即使有一天,倒在手術室裏,也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在他一次生日上,宋祖英也來為他獻唱了。

 

吳老一路走好, 我們又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同濟校友!

 

附上在網上列出的他的經曆:

 

青年時期的吳孟超

 

1922年8月31日,吳孟超生於福建省閩清縣,馬來西亞歸僑,5歲時他跟隨母親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在馬來西亞,幼年吳孟超一邊幫父親割橡膠一邊讀書。 

1940年,回國參加抗日活動,由於去不成延安,隻能留昆明求學,決心以“讀書救國”。同年入昆明郊區的同濟大學附屬中學求學。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日軍便攻占香港,當時滯留在港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以及聯大教授陳寅恪等都無法及時撤離,原因是孔祥熙等達官貴人壟斷了中航公司的飛機,專門運他們的私人財物家具,孔家甚至把洋狗也用飛機運到重慶。重慶《大公報》揭露此事,引起西南聯大師生極大憤慨。

1942年1月7日,西南聯大學生發起討孔遊行,西南聯大串聯到了同濟附中,身為班長的吳孟超即刻領著同學們上了街。

1943年,與日後的妻子吳佩煜雙雙被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錄取 [2]  [11]  ,成為醫學前期學生(當時同濟大學醫學分為醫前期和後期,前期學習主要打基礎,考試合格後方可進入後期學習臨床及各項具體醫技)。

1946年初,醫前期考試通過,到宜賓(當時醫學院設在宜賓)進入醫後期學習。

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獲學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即後來的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當上外科軍醫。有緣再拜師裘法祖教授,學裘師的醫術與醫道。 

1958年,翻譯並出版了中國第一本肝髒外科方麵的專著-《肝髒外科入門》,同年組成了以吳孟超為首的旨在攻克肝髒外科為目標的“三人研究小組”。 

1959年2月,吳孟超買來了乒乓球剪碎了放入丙酮,等待著它的溶解。第二天,瓶中的乒乓球果然溶為液狀。他們從乒乓球廠買來了賽璐珞,在裏麵加入紅藍白黃幾種不同顏色,分別從肝動脈、肝靜脈、門靜脈和膽管注入,使得肝髒內部縱橫交錯的粗細血管全部充滿。等待凝固後,再用鹽酸腐蝕肝表麵組織,最後用刻刀一點點鏤空,剔除幹淨。肝髒血管構架清楚地呈現出來,由粗到細,枝杈般向外延伸開來,因為各個“枝杈”有不同顏色,像珊瑚,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第一具結構完整的人體肝髒血管模型終於灌注出來。

1959年底,共製作肝髒標本108個、肝髒固定標本60個。通過製作標本,吳孟超對肝髒內部構造以及血管走向了如指掌,爛熟於心,這為他日後施行肝髒手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0年6月,吳孟超在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上正式提出:“以中國人肝髒大小數據及其規律,正常人的肝髒解剖按內部血管走向可分為五葉六段,在外科臨床上則分為五葉四段最為實用。

1960年,主刀為一位中年女患者成功切除了肝癌,成了二軍醫大第一附屬醫院的第一例成功肝髒手術。同年發明了“常溫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 

1961年,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髒手術後生化代謝規律”,並據此提出了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思路與新策略。 

1963年,突破了“中肝葉”手術的禁區,令世人震驚。 

1964年,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鑒於吳孟超的一係列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創新與成就,拍攝了《向肝髒外科進軍》的彩色紀錄片。 

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吳孟超戴上了“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由於他是歸國華僑,也因此有“裏通外國”的嫌疑。 

1969年,隨第二軍醫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自學中醫,當上了“一根銀針一把草”的赤腳醫生。 

1974年,借軍隊醫學院整頓的好時機,向醫院黨委申請成立獨立的肝膽外科獲批,實現了他肝膽事業上的第一次飛躍。 

1975年,神奇地一刀切除了迄今為止國內外最大的已被切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瘤體重18千克。同年7月,第二軍醫大學奉命遷回了上海,第二年,吳孟超率先在上海進行了18萬人次的肝癌普查,開展肝癌早期診治的課題研究。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吳孟超的《肝外科新成果——正常人肝髒解剖的研究》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起吳孟超帶頭招收研究生,數十年來培養了不少學有專長的高端人才。這期間他還相繼提出了肝癌外科治療的一係列策略:對巨大肝癌的“二期切除”;對肝硬化肝癌的局部根治性切除;對肝癌複發再手術…… 

1979年9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第28屆國際外科學術會議上,吳孟超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團員出席,以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期間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181例,總手術成功率91.2%的經曆,震驚了國際醫學界。會上,吳孟超被增選為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作為國際醫學界對中國的肝髒外科學的肯定。

1983年,為四個月大的女嬰,成功切下了重達600克的肝母細胞瘤,瘤子的體積竟比嬰兒的腦袋還大!緊接著開展的一係列小兒肝髒外科研究與臨床實踐,讓中國肝膽外科的聲譽更令人矚目。 

吳孟超一雙手曾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至1986年底已進行肝葉切除術1019例,成功率97%,切除總數和成功率均居國際領先地位。 

1993年,肝膽外科獲準發展成長海醫院的“院中院”,共200張床位,實現了他人生事業上的第二次飛躍。

1996年,慷慨解囊,以個人曆年來積蓄的數十萬元和社會各界表彰獎勵的400多萬元為基礎,設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 

2006年,聯合了湯釗猷顧健人聞玉梅鄭樹森楊勝利王紅陽等六位院士,向國務院提交了“集成式開展肝癌研究”的報告。 

 2010年7月2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的第17606號小行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河北省興隆縣的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發現的,發現時間為1995年9月28日。

2011年5月3日,國家科技部舉行小行星命名儀式,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行星運行軌道銅牌,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2012年2月,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16年11月25日,任李莊同濟醫院終身名譽院長。 

 2018年7月,吳孟超參加節目《朗讀者》,96歲的他每周3台手術。 

2019年1月14日,吳孟超院士退休 

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據央視網,吳孟超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zillos 回複 悄悄話 "1959年2月,吳孟超買來了乒乓球剪碎了放入丙酮..."60年代看過一個科教/紀錄片專門講了這段事情。我們也用乒乓球加辛納水做膠水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應該不會錯吧,您再核查一下。我對他有點熟的。小提示:查百度。
portfolio 回複 悄悄話 估計你的記憶有誤——倪葆春是二級教授,雖然他曾經當過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的院長。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很好的史料,老裘發奮圖強,終成正果。

老裘當年隻評上二級教授,令人扼腕。而同時期,上海外科醫師評上一級教授的不下十個,沈克非,黃家駟,倪葆春,傅培彬, 等等,當然也都是一時之選。
czhz 回複 悄悄話 洛城強爺 發表評論於 2021-05-22 20:14:39 樓下的清潔工,不懂不要亂噴,連起碼的道德都沒有了!。
---------------------------------------------------------------------
怎麽著,看不起清潔工啊,比你這種人雲亦雲的強多了。另外,你倒說說我怎麽不道德了,你給我指出來年表裏哪一項能算真正的學術貢獻。
洛城強爺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清潔工,不懂不要亂噴,連起碼的道德都沒有了!。
czhz 回複 悄悄話 把那張時間表從頭到尾看了兩遍,沒看到一項真正的學術貢獻。醫生做手術,好比清潔工掃地,天經地義,有什麽好吹的。
Jiajia28 回複 悄悄話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追的星
+1000
打魚船 回複 悄悄話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追的星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一路走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