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風城黑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年輕的北歐國冰島行(之一)

(2018-04-21 05:34:57) 下一個

年輕的北歐國冰島行(之一)

 

到一個異國,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了解該國曆史,地理,文化及風土人情,乃不枉行萬裏路,在身心放鬆的同時,也能學到一些東西,開拓視野,於是行前做了一些功課。

 

冰島是一個年輕的小島國(全球島國之中居第十六位),她位於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在北極圈附近,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島國土麵積不大,為10.3萬平方公裏,人口更少,隻有約為33萬人,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少的國家之一。在北約成員國中,冰島人口最少並且是唯一沒有常備軍隊的國家,僅有海岸警備隊。

 

 

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 ):

 

冰島的首都是雷克雅未克,也是冰島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三分之二。

 

從芝加哥出發,直飛冰島,大約5.5小時,先在O’Hare 候機休息。

 

登上冰島航空,冰島航空公司目前隻飛北美洲及歐洲。

 

 

飛機上打幾個盹後,便於淩晨到達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 的Reflavik國際機場。冰島語的詞總是長長的,且咬口。後綴中vik指的是海灣(bay) 的意思。

 

入關太隨便了,連一個入關表都不填,蓋個戳就進去了。可能是國家太小、太偏、太冷了的原因,誰來都歡迎吧?

 

 

 

乘預定的巴士到達酒店後,因太早到達而不能入住,就先寄存行李。然後準備去首都城裏轉轉。酒店廳裏有些藝術性的東西,便攝下來:

 

 

坐公交巴士去城裏,這是巴士等候處。高峰時段每15分鍾一趟,平時每30分鍾一趟。

 

雷克雅未克(冰島語:Reykjavík,冰島語音標: [?rei?kja?vi?k] 意的冒煙的港灣,smoky bay)位於法赫薩灣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北歐島國冰島的首都,亦是冰島最大的城市。

 

 

 

法赫薩灣觀景台:

 

 

雷克雅未克地理上非常接近北極圈,其緯度64°08'N,是全世界最北的首都。是全世界(北歐)市容最幹淨無煙城、全靠地熱能的首都。在2012年,雷克雅未克人口大概為120,000人(大雷克雅未克區人口則超過200,000人),是全冰島的文化、經濟和政務活動中心。全冰島人口33萬人,約三分之二居住在首都或附近。

 

雷克雅未克曾被丹麥及挪威管治過,亦在其管治期間發展了本地的經濟及產業,故此,於冰島獨立成主權國家時,該城便被立為首都。現時,冰島議會大廳、政府大樓、國家博物館等設施都設立於雷克雅未克。

 

市政府大樓

 

冰島議會大廳

 

The Culture House:

 

 

Höfði building (Hofdi House): 

 

是前法國領事館,名叫霍爾迪 (Hofdi) ,是1986年雷克雅未克首腦會議的所在地, 雷克雅未克首腦會議是1986年10月11日至12日在雷克雅維克 霍夫迪舉行的美國前總統裏根與前蘇聯戈爾巴喬夫總書記之間的高峰會議 。 會談在最後時刻瓦解,但是取得的進展最終導致了美國蘇聯之間的1987年中程核力量條約 , 標製著冷戰結束的開始。

 

 

 

雷克雅未克自公元870年起就成為居民點。根據曆史記載,該地第一批常住居民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由於地熱能源豐富,溫泉眾多,因此城市上空經常彌漫著如霧的水汽,當地人以為水汽是煙,所以便將此地命名為雷克雅未克,冰島語意指“冒煙之海灣”。

 

2011年成為雷克雅未克新地標的哈帕音樂廳和會議中心

 

 

1752年,丹麥國王決定於該地發展工業以推動經濟。此後,製棉、捕魚、農業及造船業都逐漸發展起來。1798年,當地議會開始運作。1801年,成為主教駐地。

 

二次大戰初期,英美兩國多次向身為中立國的丹麥要求在雷克雅未克建立基地以應付歐洲戰事的需要,但都被拒。直至1940年4月丹麥被納粹德國占領後,冰島同丹麥的聯係被切斷,冰島宣布行使外交權和軍事防禦權。5月10日英國出兵占領了冰島,四艘戰艦到達了雷克雅未克並於當地的碼頭停泊,數小時後,由於當地居民並不抗拒同盟國,故此雷克雅未克於二戰後期便成為了英、美兩國的其中一個駐紮點。1941年7月8日,冰島與美國簽訂《戰時防務條約》,美軍代替英軍進駐冰島。1944年6月17日,冰島自丹麥獨立,雷克雅未克成為首都。這天即冰島獨立日(國慶節)。

 

 

Hallgrímskirkja 冰島最大的教堂,是主要景點之一。位於雷克雅未克市中心。 教堂是路德教會和國家紀念碑,以冰島最著名的宗教詩人Hallgrímur Pétursson命名。

 

 

Hallgrímskirkja 教堂矗立在Skólavörðustígur街的頂端,塔頂是觀景台, 花10刀可上去。 從這座74米高的建築觀景塔上可看到整個城市和周邊地區,景色非常棒。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360度將首都一覽無餘,色彩鮮豔的房屋盡收眼底。

 

 

 

頂上四麵大鍾

 

建築工作始於1945年,由一家二人花了41年的時間來建造教堂。 Hallgrímskirkja的設計源於州建築師GuðjónSamúelson,他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冰島自然景觀中的玄武岩熔岩柱。

 

Hallgrímskirkja是雷克雅未克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可以在整個城市中看到。 

 

Hallgrímskirkja教堂內部:

 

 

 

 

在教堂前站立的雕像是雷夫.埃裏克森,他是一位探險家,據說他是第一個在北美登陸的歐洲人。 這是1930年美國贈送給冰島的禮物,以紀念冰島議會誕辰1000周年。

 

 

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冰島曆史上唯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其故居後來成為博物館。

 

哈爾多爾·基爾揚·拉克斯內斯(Halldór Kiljan Laxness,本名哈爾多爾·格維茲永鬆(Halldór Guðjónsson),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島小說家,195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03年4月23日出生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父親是一個築路工領班,在拉克斯內斯三歲時,攜家遷居雷克雅未克的鄉下,開辦了拉克斯內斯農場。拉克斯內斯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並以此農場作為他的筆名。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文學才華,七歲時就會寫詩,編故事。他隻在拉丁學校和一家雷克雅未克中學受過幾年的正規教育,十六歲時輟學離校自學,並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十七歲時,拉克斯內斯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大自然之子》。

 

主要作品有《獨立的人民》(也有譯作《獨立的人們》)、《漁家女》(也有譯作《沙爾卡·瓦爾卡》)、《原子站》、《快樂的流浪人》、《小小的故事》、《唱歌的魚》、《春返樂園》,以及所謂的“三部曲-從而奠定了他在北歐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三部曲為(由《冰島的警鍾》、《歡樂的少女》、《哥本哈根之光》構成)等作品。劇作方麵,有《燈罩遊戲》;而回憶錄方麵,著有《詩人的時光》。此外,作家還翻譯海明威、泰戈爾的作品。

 

 

 

 

冰島獨立運動領袖 Jon Sigurdsson 雕像:

 

 

城市裏其它市井生活:

 

 

機場免稅店裏的貴州茅台:

 

 

中國大使館

 

 

去冰島另一目標是希望能看到北極光 (Northern light)。看極光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為天空要夠黑, 二是天空無雲。導遊說,看極光就象釣魚一樣,有可能釣到大魚, 有可能釣到小魚, 也有可能什麽也釣不到。 用iPhone8 以上的手機都能拍到極光。

 

下午在酒店訂了北極光tour, 隻有一個旅遊公司去,因天上雲層很厚,其他公司都取消了, 旅遊公司今年上半年看極光最後一天是4/15日,若不幸看不到,旅遊票一兩年內仍有效。晚上9:30點去郊外山上, 花了4小時等極光,淩晨二點才回酒店,結果在失望中休息。

 

第二天半夜在酒店裏不死心, 每幾分鍾要從窗外向北方向望幾眼, 老天有眼,讓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諺語成為真理,11:15pm 時, 看到了極光, 雖不是大麵積的那種, 卻也慰籍了這渴望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巴黎細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詳盡的文字和圖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