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科學家們發現了與男同性戀相關的基因
剛剛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與同性戀相關的一些基因,這是有史以來對性取向遺傳基礎所做的最大的研究。這進一步證明了性取向至少部分是由生物決定的。
而且這項研究是編者所在的醫療係統裏做出的。
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知道,性取向在男性中是部分可遺傳的,這得益於對直男及同性戀的家庭的研究。
1993年,人們發現男性X染色體上一個區域的遺傳變異與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有關。
1995年在第8號染色體上發現了一個與性傾向有關的區域。
以上1993年及1995年的兩項研究結果都在2014年對同性戀和異性戀兄弟的研究中得到證實。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提到這條染色體上的任何特定基因,即研究仍然停留在大的染色體上。
位於美國芝加哥北郊的北岸-大學醫療係統(NorthShore University HealthSystem)研究人員近日首次研究了1077名男同性戀者的完整基因組 - 即人的整個DNA代碼,並將其與相似數量(1231例)的異性戀男性的基因數據進行了比較(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他們發現男同性戀和直男的DNA在基因SLITRK5和SLITRK6周圍的順序結構是不同的。這兩基因位於13號染色體上。
SLITRK6是腦發育的重要基因,在包括下丘腦的大腦區域特別地活躍。
下丘腦是產生控製性欲的激素的關鍵部位,而以前的研究表明,同性戀者下丘腦體積比一般人要大34%(這是神經科學家西蒙·勒維(Simon LeVay)於1991年發現的,他說很高興這些基因發現似乎與他以前的發現一致)。
除了SLITRK5和SLITRK6不同外,他們也發現了與甲狀腺相關的TSHR基因的差異,甲狀腺是另一個被認為與性取向有關腺體。該基因在14號染色體上。
該基因主要在甲狀腺和腦中有活性。被稱為TSHR,它編碼甲狀腺刺激素受體蛋白,該基因在控製甲狀腺功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TSHR似乎涉及性取向的事實與甲狀腺功能似乎與性有關的證據相吻合。例如,TSHR功能在Grave's病中不正常,這樣導致甲狀腺過度活躍,加速新陳代謝並導致體重減輕。 Grave's病在男同性戀者中比直男性更為常見,一些研究表明,男同性戀者往往更瘦 - 這可能是甲狀腺超載的結果。
該研究的參與者根據自我報告的性認同和性感受被評定其性取向。
男性參與者被要求通過血液或唾液樣本提供DNA,然後進行基因分型和分析。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艾倫·桑德斯(Alan Sanders)博士說:“因為性行為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對於個人和社會而言,了解人類性取向的發展和表達是非常重要的。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尋找男性性取向的遺傳基礎,從而最終增加我們對性傾向生物學機製的認識。
“我們所取得的成就是邁出了用全基因組研究性征的第一步,我們希望隨後進行的更大規模的研究將進一步闡明其遺傳作用。”
那麽是否所有的人都有這些“同性戀”基因變種嗎?
回答是否定的。桑德斯說,因為許多其他因素起著作用,包括環境,經曆等。他說,這可能涉及多個基因, 有基因的男性增加了成為同性戀的機率,但不是所有者均會成為同性戀。
因為很多基因和其他因素似乎都可能在性取向中起作用,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麽有些人是雙性戀。
那麽女同性戀呢?有沒有“女同性戀基因”?
目前人們對女同性戀的生物認識較男同者滯後。
桑德斯說,有研究表明女性中存在同性戀的遺傳因素,但是更多的研究還是在男同性戀中進行的。
雖然以前的研究已經指出了同性戀的一些遺傳傾向,但這項研究是首次針對個體的整個基因組,也是對性行為遺傳基礎進行的最全麵的評估。
我們為什麽要關心同性戀的遺傳?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哈默(Dean Hamer)表示,最新的研究結果為尋找同性戀和異性戀性取向的基因提供了前景。1993年,他領導了X染色體定位的研究。這些研究讓人們認識到性取向不是“生活方式的隨意選擇”,而是有著潛在的生物遺傳物質基礎。進一步講,這些研究真正的意義在於,它使我們更加了解人類最迷人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性取向的起源。
回答是否定的。桑德斯說,因為許多其他因素起著作用,包括環境,經曆等。他說,這可能涉及多個基因, 有基因的男性增加了成為同性戀的機率,但不是所有者均會成為同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