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敏楠:過年吃餃子, 從中國吃到美國

(2024-02-12 22:20:54) 下一個

過年吃餃子, 從中國吃到美國

?作者:敏楠

今天是大年三十, 我依舊上班, 環顧四周, 目光所及之處看不到一個中國人, 甚至看不到一個亞洲人的麵孔。

這樣的春節過了20多個了。

盡管上班工作的地方沒有過年的氣氛, 但回家還是自己要過節的,而包餃子就成了過年必做的食物。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風俗, 餃子形如元寶, 吃了元寶, 寓意將來財力豐厚, 人丁興旺, 所以新年新氣象,吃餃子不可或缺。

20多年前來美國後過的第一個春節是在一群素未謀麵的中國人的家裏過的。那時先生帶著我們全家跟隨他的老板到了一個新的城市, 新的大學。 現在想不起來那些來美國已經很長時間的中國人是怎麽知道我們來到這個學校的, 隻記得先生接到一個email, 有一個姓李的中國人邀請我們全家到他家過年。

那是一個帶著溫度的email, 讓剛到美國不久的我們倍感溫暖和幸福。

記憶中李先生身材瘦削, 戴一副近視眼鏡, 說話很慢, 溫文爾雅, 夫人單字叫紅, 姓什麽忘了, 非常漂亮熱情, 他們兩口子都在學校實驗室工作。

相繼而來的還有兩家, 都是非常熱情, 暖心, 帶了許多飯菜和點心過來。

這樣的party後來知道叫potluck,  類似自助餐一般。

印象最深的是李先生說晚上大家一起包餃子, 韭菜和菠菜餡大肉餃子, 因為是冬季韭菜很貴, 所以摻一些菠菜, 不會影響韭菜餃子的味道。

記得餃子味道非常好, 從來沒有吃過的感覺, 因為韭菜裏摻了菠菜, 緩和了韭菜的偏辛辣的味覺刺激,從而讓肉的香味更加彌漫。

這種菠菜韭菜餃子後來我一直很喜歡,不管韭菜便宜還是貴, 我都刻意的加一些菠菜進去。

每次吃到不同味道的餃子都會想到母親做的餃子。母親包的餃子, 是不同的風味。父母親都是南方人, 支援大西北時來到北方工作, 這一來就沒有再回到南方。

大半輩子生活在北方的父母一直保持著南方人的生活習慣, 不接受麵食,偶爾吃一次麵條也是一定要炒3到4個菜, 麵條不加調料, 就著菜吃, 儼然把麵條當做米飯一般。

但是父母親喜歡吃餃子, 而且隻吃韭菜餃子。這是父母親唯一接受的北方食品。

母親包餃子的餡也是固定的,兩斤韭菜加兩斤豬肉餡, 韭菜洗好後用布裹好, 放進甩幹機甩幹,燒熱油澆在韭菜餡裏, 滿屋飄香。

母親做飯不喜歡加各種佐料, 母親的廚房用的最多的是糖和醬油。父母親因為都是部隊轉業, 好像有什麽特殊照顧,記憶中就是在使用糧票糖票那個年代,家裏的白砂糖好像也一直沒有斷過。

母親做的餃子應該就是熱油,鹽或者有一些糖調拌,不加任何其他調料,但味道特別鮮美,直到今天,先生一直念叨的都是母親做的餃子是他一輩子吃過的最好的餃子。

記憶中父親是從來不做家務的,唯一幫助母親的就是包餃子,父親包的餃子皮薄餡大,皮上褶皺很少,兩手相掐,捏合而成。父親看不上任何一個人包的餃子,除了我先生,因為先生包的餃子和父親包的餃子好像一個師傅教的,都是膀大腰圓,一個頂三的樣子。

除了父母親的大餃子,就是在一個同學家吃過的一種小餃子,隻有大拇指指甲蓋大小,很少很少的餡,幾近沒有。餃子湯用紅紅的辣油和醋調製,湯上飄一些蔥花, 感覺吃餃子是次,喝餃子湯為主。據說這種餃子是我們所在的那個地方的農戶人家吃的,我後來一直試著包那種小餃子,但是根本做不到指甲蓋大小。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心裏就一直記掛著。

在美國還吃過一種餃子,也是別具風味。據說是北京餃子, 我無從考證。

掐指算來已經是快20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在實驗室大樓過道悄然飄過一個帶著的鄉音的普通話的聲音,回頭望去看到一老者正在和另一個中國人說話,那個老者閔老師是我老鄉,18歲離家在北京生活了半輩子直到出國近30餘年,依舊鄉音不改。

閔老師北京農業大學畢業,術業有專功,閔老師種的蔬菜沒有一個中國人趕超得了。他種的蔥高過一人,他種的絲瓜比我胳膊還粗還長,他種的韭菜韭白比賣的還白還長。

閔老師認定了我這個小老鄉,不時的給我帶各種他種的菜蔬,還經常讓我去他家做客吃飯。

閔老師的夫人也是大學教授,行事當機果斷,說話輕柔慢語,性格時而和風細雨,時而暴風驟雨, 閔老師對太太總是謙恭有禮,笑臉相陪。

閔太太做餃子又是另外一種方式,她說她包的是北京式的餃子,先把豬肉餡和白菜攪拌,然後將韭菜鋪在豬肉白菜餡的上麵, 不要攪拌,包餃子時才將韭菜往白菜餡裏拌, 然後包進餃子皮裏。

這種包餃子方法我從來沒有嚐試過,有難度將每一個餃子的韭菜都分得均勻,但閔夫人包得個個如花似玉,豐滿有型,味道也是極為鮮美誘人。

在美國我還有過一個非常有趣的經曆。那一年科室來了一個中國人進修,因為為期半年,所以沒有買車,他也就經常搭我的車上班,而通過他我也認識了其他幾個中國人。

這幾個中國學者幾乎都是獨自來美,太太在國內,因而吃飯上也是五花八門,各種絕活。

不要小看男人,男人做飯非常有一套。我跟著他們學會了做香辣蝦,水煮肉片等等大菜,他們做的洋蔥牛肉餃子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吃過的牛肉餃子。

美國牛肉餡太多太便宜,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用它包餃子,但是這些男人想到了, 他們說洋蔥祛腥,和牛肉是一等一的絕配。

理論上我相信,但是我吃了一個就沒有再吃第二個,牛肉的腥味依舊,還很幹。

吃餃子,從中國吃到美國。

今年的冬季不是很冷,二月份,地裏的韭菜已經冒出紅紅的芽頭,也許三月份就能吃到自己種的韭菜包的餃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