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36)
機場邂逅
1984年,我在中建南也門經理部工作。第一次出美差,副經理帶隊,我們一行3人去歐洲采購工程設備。
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候機的時候,那是我第一次去歐洲,我滿懷好奇地轉來轉去。這時一個漂亮的華人女孩過來同我講話。她講的方言我不懂。我問她:“你會講普通話嗎?”。她立刻用普通話同我講話。原來剛才她問我,能不能托我照顧她的母親回台北,因為老太太不會講英語。那時的台灣國語與現在的台灣音有很大不同,雖然輕聲細語,但是沒有現在那麽“嗲”。聽過鄧麗君講國語吧,甜美,好聽。她衣著整潔淡雅,清新甜美,就像民國淑女。我一下就變得彬彬有禮了:“對不起,不飛台北,我要飛法蘭克福。你是台灣人?
那時海峽兩岸斷絕來往。她是我第一次看到講普通話的“外國人”。聽口音,她也發現我來自大陸。那時,我還是一個帥小夥,西裝革履,“一表人材”。我們一下就興奮地聊了起來。
在大學的圖書館裏,我讀過一些三毛的作品,“稻草人手記”,“哭泣的駱駝”……我特別喜歡三毛的文筆,自然流暢,像清澈的小溪,款款而來。我也是鄧麗君的粉絲,特別喜歡她的歌。還有校園歌曲,浪漫的田園氣息……
我又問她,聽說現在台灣經濟起飛了。她說是,台灣蓋了許多“光明樓”……
她想了解大陸,我想了解台灣。在我們聊的起勁的時候。我們那位副經理突然走了過來。他的警惕性很高,時刻繃緊階級鬥爭那根弦。他很不禮貌地打斷我們的聊天。她被嚇了一跳,忽然意識到“共黨幹部”來了。我們迅速結束聊天,她轉身離開了。
出差回到南也門經理部,我向幾個同齡人講述我的邂逅。“她可漂亮了,講普通話……”。後來回到北京,我也對朋友們多次說起過這個邂逅。在那個年代,它類似於“奇遇記”,引起朋友們小小的驚訝。
再後來,來到美國,我交了許多台灣朋友。感覺台灣人素質高,待人友善,溫文爾雅,舉止得體。為什麽我對台灣人的印象一直很好?也許它就是源於37年前的那次機場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