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絕世傑作《最後的晚餐》存於米蘭的市中心一個規模較小的教堂裏,那裏成了全世界遊客最重要的觀光景點。
為什麽是米蘭,不是文藝複興的發源地佛羅倫薩?因為達芬奇在30歲到48歲 (1482-1499) 這12 年生命盛年就在米蘭,正是他創作的高峰期,這一時期被稱作他生平的米蘭時期。
達芬奇是人類五百年一遇的全才加天才,既是天下第一的畫家,又是科學家、工程師、數學家,他在解剖學、飛行理論、流體力學等方麵都極有造詣,還被稱為古生物學、植物學和建築學之父, 這還沒完,人家所涉領域居然還包括雕塑、音樂、文學、地質、天文和製圖學。 50歲時設計的跨越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橋梁,因當時的曆史條件所限直到2006年才被土耳其政府決定興建。
這種人在英文中有一個專門的用詞叫Renaissance man (文藝複興人)。能被稱作文藝複興人的古往今來全世界沒幾個,與達芬奇同時代的米開朗基羅可以算是一個,此人也是個斜杠人物,雕塑/ 繪畫/建築/詩歌,都是一等一的。雖然名稱裏有文藝複興一詞,但這種人指的並不一定是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比如富蘭克林也是,身兼作家、出版家、政治家、科學家、發明家和戰士於一身。我想你一定好奇這樣的天才長什麽樣,幸虧達芬奇有自畫像,來一睹他的芳容吧:
達芬奇有自畫像
那《最後的晚餐》為啥不存在最牛逼的米蘭大教堂裏呢?因為那裏牛逼看點太多,會不能聚焦。你不覺得這樣曠世的極品就應該單獨供起來嗎?
其實,曆史有許多機遇和偶然。當年這個教堂附設的修道院住著許多修道師每天讀經抄經。吃飯的大餐廳有一麵空著的大牆,修道院院長覺得空著也是空著,不如找人在牆壁上畫一張壁畫,內容要與吃飯和聖經故事有關。很自然,就應該是最後的晚餐 (last Supper)了。結果院長請來了達芬奇,成就了這幅世界上了知名度最高的繪畫之一,也是達芬奇一生最重要的偉大作品。
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在這裏把晚餐的英文用了大寫,因為這個聖經裏的晚餐在英文裏是特指的。大家對這個史上最著名的晚餐應該是耳熟能祥了 (怎麽沒有大畫家畫一下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宴會-鴻門宴呢?)。兩句話介紹就是:耶酥在被釘十字架之前和他的十二個門徒吃了最後一餐,當中有出賣他的猶大。此人用30塊銀幣把耶穌出賣給了羅馬士兵,跟祭司長約好的暗號就是: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穌。
因為這個家喻戶曉的十三人晚餐發生在星期五,西方社會一直視十三和星期五為不吉利,甚至建築物裏不設十三樓。如果十三號正好是星期五,那就是黑色星期五。
天主教的儀式彌撒就來自於此,信眾會被分一小塊麵包和一小杯紅葡萄酒,象征著耶穌的肉體和血。儀式紀念主從天上來到人間,釘在十字架上,犧牲了肉體和血為人類贖罪。記得少時有同伴好奇,觀看了小城裏的宗教儀式後稱那小杯紅酒為小紅水。
曆史上許多畫家以這一曆史事件為主題,比如喬托畫的猶大之吻。即使畫這頓晚餐的,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人畫了耶穌把麵餅遞到猶大的麵前,使眾人的注意力都轉向了猶大。不得不說,這兩個"抓拍"的瞬間都非常關鍵,正是人物心理變化最戲劇化的瞬間。
喬托的《猶大之吻》
達芬奇是如何表現的呢?他的這幅畫作如何在這個已被許多畫家用過的題材上stand out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本蝦要親自去瞻仰這個每人一生都應該去一次的藝術殿堂了。
所去的地方叫聖瑪利亞感恩教堂,也叫聖母感恩修道院,意大利文是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delle是"的"的意思)。
到這裏看畫需要提前兩個月預約,我沒有預約,隻好去硬碰運氣。排隊要排四五個小時才能夠進去,一般單人加入,機會還是有的,總有人取消預約的。可惜我晚了一步,在我前麵的那個國人得到一張下午五點的票,我的票在晚上八點,不能有任何通觸。為了不浪費時間,本人隻好先回一小時外的酒店做作業 (online course的作業兩天後到期,但次日回美的飛行會占去一天)。
晚飯後再次"赴宴",出了地鐵站不知所向,問了幾個當地人,由於語言不通,皆雞同鴨講。雖然可以用穀歌地圖的,但手機快沒電了,要省著點拍畫呢。
終於逮住一位書生模樣的男士,就上前拿著地圖說教堂名,對方和同行的幾位姑娘皆麵露難色。當我說出last Supper,幾位馬上高興地說和我是同類。
原來他們不是當地人,而是開車四個多小時自奧地利來赴"最後的晚餐"的。於是一起步行到達。他們沒票也沒預約,不知是否能臨時買到票,祝他們好運。
Check in 後本蝦終於隨一小群人登堂入室了,大概隻有二十人。先是完全與外界隔絕的大廳,所有門窗都被鋁合金或玻璃罩住。然後要經過三道門,下一道門和前一道門不能同時打開,有點象藥物生產部門的嚴格管理。
這真是一級保護啊!這也是必須的,這樣一幅曆經半個千年的作品,金貴著呐。它在曆史上因為各種條件限製一直沒有得到最理想的保存,還經曆了多次戰火的磨難,拿破侖的大炮轟擊、二戰時教堂被炸,不一而足。
1943年轟炸後
多虧意大利人把這麵牆前後上下用好幾層沙袋完全遮住,壁畫才幸存了下來。1975年前後,被戰火炸得幾乎粉碎的壁畫開始修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集全球各領域的專家,比如壁畫修複者、色彩學學者、化學家等協同攻關,把修複工作作為人類跨越2000年千禧年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現在本蝦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隨著人流進入莊嚴肅穆的主堂內。堂內恒溫、恒濕、全封閉。放眼望去,哈利路亞!那麵在防紫外線燈照射下的牆上正是那幅價值連城的壁畫!
此畫約10公尺×5公尺,和周圍的堂內環境融合一體,用一種透視 (perspective) 的立體視角構成一種鏡框的效果,被認為是運用數學比例最好的作品。整個構圖兩邊和上下的比例都是對稱的空間,顯出一種穩定性。達芬奇並沒有給耶穌罩上光圈,但觀眾可以一眼就知道正中央的那個人一定是耶穌,因為這個位置剛好是所有隱藏的透視線集中指向的焦點 (focus),這個中心焦點集中在或者說是消失在耶穌明亮的額頭上。
作品運用了高超的明暗技法,用陰影消除了背景中應該會有的所有的細節, 使得所有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從場景中隱去了,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整體。
此時眾人膜拜拍照不止 (不許用閃光燈),輕聲嘖嘖稱歎。隻20分鍾,就被館員勸離了。十歐元的票價,單位時間的價格當為米蘭乃至世界之最。
在逗留期間,本蝦仔細欣賞了名畫的角角落落,還看了堂內另外三麵牆上的東西。其中正對著達芬奇傑作的南牆上有一幅大型濕壁畫《耶穌受難》(The Crucifixion),作者是多納多·孟托法諾 (Giovanni Donato da Montorfano),尺寸與《最後的晚餐》相當。
多納多·孟托法諾的《耶穌受難》
旁邊也有對此畫的一個介紹,知道此畫的創作為時三年。畫作者並不有名,該畫擺在這裏又幸又不幸。幸的是能與達芬奇的偉大作品共室,分得眾人的一瞥,應該是別的畫家求之不得的殊榮;不幸的是,它簡直就是用來襯托達芬奇的奪目光彩的。它的創作略早於《最後的晚餐》,大概修道院院長填了南牆後才請到高人填北牆的。
《最後的晚餐》也有一個介紹的牌子掛在側牆上。從該介紹得知,達芬奇創作此畫用了四年時光,算得上精益求精。他這次用了一種實驗性的創新技術,這種"幹法"技術使得達芬奇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沉思和隨意改動,但也使畫作特別脆弱易損。
達芬奇就是這麽任性,總是研究新方法,喜歡創新,這就會帶來風險。風險最小的是油畫或者是蛋彩畫,就是常見的在畫布上作的畫,用料是雞蛋顏料或者油。而一般的壁畫是濕壁畫 (fresco),用水和顏料來調和,必須在牆壁濕的時候作畫,但不好改動。而這幅壁畫,達芬奇獨辟蹊徑采用幹法,做了一些實驗性的顏料配方,然而這個配方並不完善,它的不穩定性會使畫作隨時間而剝落褪色。他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的筆記裏記錄了這一缺憾,他同時代的藝術史家瓦斯安利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達芬奇就是達芬奇,他大牌到可以把這個最大的難題留給五百年來的一代代人,好象在問:你們要不要看?要的話,自己想辦法吧!
剛才分析了這幅畫的構圖,現在來看看畫中人物的處理。達芬奇這幅畫之所以在同題材的畫中鶴立雞群,就是因為他不同於其他畫家的處理,而是不合理地將耶穌和十二個門徒一字排開 (你見過大家聚餐時會這樣嗎?)。其他人的畫作按照生活常理,安排十三個人圍坐在桌子四周,甚至將叛徒猶大安排在餐桌的對麵使其便於辨認。那些畫其中有好幾幅都存於佛羅倫薩 (不愧是文藝複興發源地),比如聖阿波羅尼亞修道院餐廳、聖馬可修道院、聖薩爾維修道院等。讀者諸君想體驗一下"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滋味,不妨去那幾處探訪下。
攝於堂內牆上
那達芬奇這種違反生活常理的處理有什麽好處?他其實是采用了舞台化的角度,便於展示每人的表情,正是藝術高於生活的高明之處。他單挑 (single out) 了耶穌對門徒們說出"你們當中有人出賣了我"的一刹那,把這一最具戲劇性的瞬間 (the most dramatic moment) 象照相機一樣定格下來,於是每個人的表情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騷動、震驚、憤怒、哀傷、激動、緊張、驚恐、痛苦、沮喪、猜疑、焦慮、否定、逃避、剖白。有人指天發誓,有人雙手攤開,有人手指指胸,有人轉頭私語且兩指指向耶穌。總之,每人神態、手勢、眼神和行為都不一樣,被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你甚至可以從個性和性格辨認出來他們的角色,靠臉上的五官和手的動作進行解讀,實在了不起。
這幅畫裏的十三人從左到右的排序是:巴多羅買 (Bartholomew)、小雅各 (亞勒腓之子 / James, son of Alphaeus)、安德烈 (Andrew)、叛徒猶大 (Judas Iscariot)、西門彼得 (伯多祿 / Simon Peter)、約翰 (若望、John)、耶穌 (Jesus)、多馬 (多默 / Thomas)、大雅各 (西庇太之子 / James, son of Zebedee)、腓力 (Philip)、馬太 (瑪竇 /Matthew)、達太 (聖猶大 /Jude Thaddeus)、奮銳黨的西門 (熱誠者西滿 / Simon the Zealot)。
整個畫作構圖非常特殊嚴謹,以耶穌為中心,將十二門徒分成左右各六的對稱形式,而且又細分成四組,左右各兩組,每三個門徒構成一組。下圖是掛在堂內側牆的一張圖,很特別。
攝於堂內牆上
這幅名作的諸多細節引發了西方藝術家、學者各種各樣的研究,都快單獨成為一門學問了,有點象中國的紅學。歌德認為理解這幅畫的核心在於追問全部情節,它是人們激動和喜愛的動機。比如,有一位意大利音樂家居然發現,根據達芬奇從右往左的書寫習慣,每個人物的手和麵包的位置恰好就構成了安魂曲的旋律!還有一些驚人發現在此不一一贅述。
如果你熟悉《聖經》,
耶酥右邊那個食指指天的人是多默,人稱“多疑的多默”。他的態度總是“非見不信”,對耶穌複活一事也因複活當日恰巧不在而不信,“除非親眼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八天後,耶穌突現,讓多默伸出指頭到他的釘孔。
這個標誌性動作被拉斐爾在他創作的名畫《雅典學院》(School of Athens) 裏用到了。此畫的草圖在本蝦前文中曾提到,存於米蘭城外的博羅梅奧學院,正圖存於羅馬梵蒂岡博物館。畫的正中心是古希臘時期兩位泰鬥級人物柏拉圖 (Plato) 和亞裏士多德 (Aristotle),他們帶領著一眾哲學家,一時群星燦爛。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拉斐爾為了表達對前輩達芬奇的極高敬意,不但采用了達芬奇的形象作為柏拉圖的原型,而且設計的食指向天的動作就來自於《最後的晚餐》中的多默。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
耶穌的右手邊第一位是他的最重要的門徒約翰,他身體微傾,顯出難以置信的表情。聖經中的約翰福音將他寫得既善且美,畫中的形象也有點女性味道,《達芬奇密碼》的作者認為約翰是基督的秘密結發妻子。
接下來右邊有一個人頭自後麵伸過來,是一位有胡子的持刀長者。此人就是彼得,曾是漁夫,跟隨耶穌後,被耶穌委以掌管天國鑰匙的重任。上篇蝦文曾提到,彼得死前要求倒釘十字架,他覺得正釘是屬於耶穌的姿勢,自己不配。因為掌管天國鑰匙這一教會在人世間最重要的角色,他被認為是第一任教皇,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就是紀念彼得的。
彼得的下麵那個身體後傾的人是猶大,達芬奇把他放在一個正常的用餐位置上和眾人混在一起不加區分,其實是非常高超的藝術手段。真正的高手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來區分猶大這個叛徒和其他門徒的,他怎麽屑於象其他畫家那樣將猶大分坐一處或單獨入畫,還把他畫得很不顯眼或背對著人呢?那樣太不自信了,二流畫家是不知道怎麽處理猶大的表情和動作姿態的,他的目光應該是邪惡的嗎?偽裝的嗎?應該正襟危坐嗎?
心中有鬼的猶大在耶穌說出那句話的瞬間所做的本能反應最真實微妙,我們來看看達芬奇是怎樣表現的。此時猶大的表情有一點驚訝和不安,這倒不是裝的,因為耶穌明察秋毫、料事如神 (本來就是神嘛) 的預知能力還是嚇到了他。猶大是個城府心機很深的人,他的臉在陰影下略顯平靜 (故作鎮定),可是他的手還是暴露了他,也是唯一泄密的地方,這就是達芬奇的不凡之處,他故意不在臉上作文章。你仔細看猶大的手,右手抓著錢袋 (就是30塊銀幣的髒錢嗎?),靠在桌子上,身體後仰 (這是全場唯一的體位,不這樣穩不住呀)。他的左手微微張開,手肘還碰倒了鹽瓶。
順便八卦一下猶大的臉。當年達芬奇創作此畫用了四年時間,據說修道院院長失去耐心,頻頻催促,抱怨他拖延時間。而達芬奇正苦苦尋思一張陰險毒辣的臉作猶大的原型,就靈機一動,把院長的頭作為模型了。太好笑了。
這幅畫還有一個高超之處,就是耶穌的表情。在這生死關頭、性命攸關之時,耶穌的眼睛沒有看任何人,頭微低,心如止水,為什麽這樣處理?因為他用不著試探、抱怨、質問或者是期期艾艾,如果那樣就不是耶穌了。他有的是勇毅、寬恕和去意已堅。他攤開雙手在桌上,頭部和雙手形成一個正三角形,這是穩定、不動搖、永恒的造型,這種造型成為美學上的一個典範,阿門!
至此,本此米蘭的一日行,見識了歐洲文藝複興的三傑之二,還缺拉斐爾。將來疫情過後應還會有機會來意,一定要到離米蘭不遠的文藝複興起源地佛羅倫撒,以完成這個bucket list。
2020.5.2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