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米蘭三絕(之一)】

(2020-04-29 00:43:28) 下一個

皮皮蝦:【米蘭三絕(之一)】

米蘭,意大利的二哥和經濟命門(也是歐洲四大經樞之一),其在該國的地位似於中國的上海,又是世界時尚藝術的G點,國際曆史文化老炮兒。這次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被疫情嚴重肆虐,米蘭正是那疙瘩的首府。

我的一位朋友年初就企圖暑假率孩巡視該地,現已放棄此謀。非但如此,他還戚戚然對孩子說,也許以後也不會有機會去了。

這並非危言聳聽。試想,這個地區死了這麽多人,難免對華人不友好。過了些年可能你忘了疫情的慘禍,攜家帶口地去那裏玩。而那裏有些人是死者的親朋好友,他們可不會忘。雖說多數人是理性的,但總有少數極端分子,看到你東亞人的麵孔,不知道會做出什麽來。特別是在較偏僻的鄉村,你以為回歸田園、品味南歐風情,卻不料人生地不熟,正是非常不利的險境。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想起來就可怕,但願意大利快點好起來吧。

說起米蘭,真是值得好好一遊的,如果真去不了,殊為可惜。本人以前曾路過一天,匆忙打卡了三地,剛好算是米蘭三絕,就分三期分享一下。

米蘭這個城市雖然不是文藝複興的中心 (文藝複興的中心是在三個半小時之外的佛羅倫薩,徐誌摩譯的地名翡冷翠發音更近且意境更美),可是米蘭擁有文藝複興三牛人中的兩牛的作品,一是米開朗基羅最後的聖殤,另一是達芬奇的最後晚餐。第三個牛人拉斐爾的代表作《雅典學院》的草圖也珍藏在米蘭城外號稱歐洲一霸的博羅梅奧學院,算是齊活了。

我的一位跑友,曾去米蘭跑馬拉鬆,回來和我聊起米蘭,提到曾去某地參觀,內有世界級水平的藝術傑作,可惜世人不識貨,到此一遊的人很少。據說,看門大叔對每個來訪者都感激涕零,恨不得端茶倒水熱情招待。我問他是何地,答曰他也忘了名字,總之米蘭到處都是國寶級藝術大作。

我走訪的三絕正是前兩位國際特級大師的傑作和馳名中外的米蘭大教堂。先說米開朗基羅的傑作,這還是我意外發現的。

人間四月天,春行之中,路遇古堡一座,遠望峨峨然。近之有牌名曰米蘭斯福薩堡也 (The Sforza Castle of Milan)。進得堡內,草茵地闊。更有塔典樓雅,環偎四周,不在話下。

諸樓牽室套門,千回百轉,內有博物館多座,主題各異,龐複繁雜,腳不走疼是孫子。但見夷童井然魚貫,歎西洋育人之奢精鮮活。

有一樂器博物館甚趣,好樂之人定喜之。古往今來諸種奇形怪狀之樂器悉為其囊入。館中尚缺吾華出土之荊楚編鍾,若無真貨何不置一山寨全之?忽遇下圖之物,疑為胡笳乎?

轉身欣見達芬奇博物館,隻惜此季不開。正欲離去,卻有米開朗基羅補憾於道,其專館之名攝入餘光,乃折而施施然踱進。

堂內光敞,卻奇隻此一座雕塑,且線條粗糲不精,然setting又很突出,疑似鎮城之寶,乃不甘心地問館員是否還有哪裏我沒走到,對方聳肩,一副這還不夠分量、不過癮嗎的表情。哈哈哈。

其實該怨本蝦不識貨,隻知米氏驚世之雕塑《大衛》、《聖殤》和西斯廷天頂的《創世紀》壁畫,哪裏曉得這件雕塑是米氏生命中的最後作品,自有其獨特地位。此作亦稱聖殤,不過為區別起見,叫最後的聖殤,或隆旦尼尼聖殤 (Rondanini Pietà)。

聖殤的意大利文是Pietà,源自拉丁文, 原意是pity或compassion的意思,大寫的Pieta 不是指一般人的悲痛,而是專指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卸下聖體後,他的母親聖母瑪利亞懷抱著他遍體鱗傷的屍體時那種痛哭哀慟的心情和絕望悲痛的感覺。

實際上,米開朗基羅終其一生,共創作了四件聖殤雕塑,分別在23歲、78歲、81歲和89歲,每件作品特點各異,也被起了不同的名字,值得一並說說。

最有名的當然是23歲時的這件,也是他的成名作,存於頂頂大名的聖彼得 (St. Peter's) 大教堂。這件作品極其華美,美到令人心驚。

但不合常理的是,聖母瑪利亞這麽年輕,完全像一個少女,似乎還停留在十八歲聖靈受孕的年紀,衣服的褶印精美繁複,她俯瞰著躺在他懷中的年輕成年男子耶穌的完全沒有血汙的完美身體。冰冷的大理石被轉化成柔軟的血肉,死亡被永遠定格成美麗的花朵,簡直是青春與唯美的結合。

聖母衣帶上刻有米開朗基羅的姓名,是他所有雕塑中唯一一件有簽名的作品,原因是他聽說竟然有人認為這是他的競爭對手雕刻的,於是特意標明。

這麽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居然還沒被看護好,在1972年的某天被一位匈牙利瘋子用鑿子和鐵槌給砸了,這人邊喊“我是耶穌基督!” 邊將聖母左臂砸裂、眼鼻重傷。

事後,現場被緊急封閉,仔細搜尋後找回了50多塊大理石碎塊,由一個團隊用了三年時間修複。此後作品就被放置在一大片防彈玻璃後麵了。

到了78歲,米開朗基羅做了第二件聖殤,俗稱佛羅倫薩Bandini Pietà,存於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對麵,被單獨放在一個樓梯的上麵,很容易錯過。這次米氏自認為來日無多,意圖將作品作為置於自己棺木上的墓石碑。

此時的米開朗基羅垂垂老矣,因為痛風腳都沒法行動,手關節腫脹,吃飯時湯匙都拿不穩。經曆了五十年的蒼桑,病痛愛恨、生離死別的悠悠歲月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對死亡的深刻理解,顯然自己半世紀以前的作品沒有表現出死亡的真正意義,他要象那些著名的音樂家一樣為自己作一曲挽歌、或叫彌撒曲、安魂曲。

這一次,他的作品選取的是卸下聖體 (Deposition) 的瞬間。雕像磨光的表麵與粗糙的紋理交替,聖母的臉幾乎沒有輪廓,基督的頭部似有光芒,人類痛苦的痕跡逐漸消失,唯有天堂的祝福恒久。

雕塑正麵的耶穌,整個頭掉在肩膀上,盡管有旁邊兩人攙扶仍撐不起來,整個屍體下墜, 腳呈Z字形。

攙扶者一個是聖母瑪利亞,用臉貼近愛子的頭。另外一個是抹大拉的瑪麗 (Mary Magdalene),這人在聖經中完成了從妓女到聖徒的形象大反轉,需要重點講一下。耶穌定十字架的時候瑪麗在現場,目睹了耶穌的屍體從十字架上卸下來及後來的埋葬。三天後耶穌複活,她又是唯一見證人,也是她第一個向門徒報訊耶穌複活的人。在2003年風靡世界的丹·布朗 (Dan Brown) 的小說《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中,瑪麗實際上是耶穌基督在人世間的伴侶。該書於2006年被拍成同名電影,由好萊塢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主演。

大家可能會問,塑像後麵那個高高在上的男人是誰?這個角色曆來一直被討論考證不能定論,許多人認為其實是米開朗琪羅自己。此人的臉在俯瞰,流露出非常複雜的心情:不忍、悲憫、無助、莫可奈何,值得回味。

三年後,米開朗基羅81歲時又創造了第三尊聖殤雕塑,這次人稱Palestri 聖殤,現存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巧的是,它和自己的巔峰作大衛像在同一個博物館,26歲的作品和81歲的作品交相輝映,對比中顯示出青春的昂揚和暮年的睿熟。

這次選取的是"入墓" (Entombment) 的一刻。與上一次的作品相比,隻留下了聖母瑪麗亞和抹大拉的瑪麗,上麵俯瞰的那個角色沒有了,顯示出對死亡有了豁達的領悟。耶穌身體彎曲不能站立,後麵的聖母臉部表情痛苦茫然,看上去淚眼模糊。她用一隻手從腋下托著他,仔細看可以發現她的食指同時明顯指向上方,似乎在呼喚愛子向上立起來,這是一個母親不相信兒子去世並將被埋葬的現實所懷有的心理。米開朗基羅摒棄精雕細鑿的技巧,有意將聖母的臉刻得很粗糙、輪廓不清,使觀眾感到混沌模糊,造成滿眼淚水的效果,因此對內心傷痛到無以名之感同身受。

米開朗基羅也沒想到此後他又活了八年。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他以89歲的高齡迸發出偉大的光亮,創作了第四座聖殤,史稱最後的聖殤,又稱隆旦尼尼聖殤 (Rondanini Pietà),就是開頭提到的藏在米蘭斯福薩古堡的這件,古堡的宣傳小冊子第一個介紹的就是米氏的這件作品。

當時他的朋友瓦斯阿力在傳記裏麵說到在米開朗基羅去世前一天還看到他拿著斧頭在打這件作品。顯然這個作品沒有完成,耶穌的身體其實被修改過,你會看到耶穌的身體左邊有一個手留在那個地方,是前一件作品做的往下垂的一個手,他把它打掉了,可是暫時沒有拿掉。

這次的作品又少了一人,隻剩下耶穌和聖母瑪麗亞母子兩人。聖母在耶穌的後方用大腿的力量托住耶穌的大腿跟臀部,但同時另一個力量因為作品壓縮成細長型的造型而有了一種往上的感覺,好像耶穌背著聖母要飛起來的情勢,這就是米氏要表達的釋放解脫、通往天國的升華意義。此刻聖母與基督不可分離,相互支撐,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觀眾也因此在世界和上帝麵前祈禱和歎息。

張誌雄的書《走,意大利看畫去》中曾對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有過精到的點評,他認為米開朗基羅可能受達芬奇的影響,喜歡探索"暗示與明示、完成於未完成之間的界限。雕刻家下鑿的痕跡許多地方清晰可辨,仿佛他以自己的工藝為榮,不願將之抹去"。

有人曾經問米開朗基羅雕塑與繪畫的區別,米開朗基羅答道: "我認為,優良的繪畫應該能呈現出近似浮雕的效果,差勁的雕塑則是因為呈現出繪畫的效果。"為此,米開朗基羅運用"未完成"的表現力來避免繪畫光滑的表麵和幻覺技巧。米開朗基羅很是追求這種"未完成狀態"。

美學大師蔣勳也對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有許多獨特的分享,他曾遊學於巴黎,浸淫西方藝術多年,他的藝術論養分豐富,值得好好吸收。

我想,如果以後有機會去歐洲深度遊,應該事先做好功課,切不可象這次一樣有眼不識泰山,或者象我的那位跑友那樣歸來不知何物。

2020.4.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