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和英文媒體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文章很多,各種各樣的觀點不一而足。 這裏我想編譯一篇美國人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原文出自巴倫期刊五月十七日的封麵文章(Keep Calm, by Reshma Kapadia )和兩篇讀者來信。
原文分析了下麵大家比較關心的 五個議題。
第一,貿易戰對美國股市的影響
美國股市現在仍然處於曆史高位,因為大家期待中美貿易協議隻是推遲兩個月達成(大家期待中國領導和川普會在六月底的20國會議上達成協議)。中美都有達成協議的需求。川普需要競選連任,中國需要慶祝建國70 周年。
中美兩國現在的關係,就像兩個孩子在海邊玩沙子,發生了推推碰碰,互吐唾液的衝突,但是遠沒有到你死我活那麽嚴重。
如果中美貿易戰確實升級,譬如川普確實把關稅收到所有中國出口的物品上,那麽美國股市可能下跌20% 到 30%。
美國的反製辦法是美聯儲的寬鬆財經政策。美聯儲可以降低利率,和放慢銷售它手中的債券。
從投資的角度,大家可以增加投資中的債券投資比例來減少風險。
第二,貿易戰會減慢全球經濟增長
貿易戰肯定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打擊大家投資信心,減少消費,但是數字更說明問題。
美國的國民總產值是21萬億美元。所有中國對美貿易額隻有 5000 億美元,隻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4%,影響有限。就是對中國來說,對美國出國也隻占中國GDP 的4%。中國已經開始發展跟其它國家的貿易,也在增加國內消費。現在中國國內消費的增長,占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75%。
金融危機以前的15年,世界貿易增長速度是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兩倍。金融危機以後,國際貿易增長速度低於世界經濟增長速度。
以洗衣機為例,川普引入關稅以後,一個中等洗衣機價格從749美元增加了12%。 美國公司不是增加產量來占有市場份額,而是提價,結果是用戶買單。
最近沃爾瑪因為美國關稅而物品提價,所以最後稅費轉到美國客戶頭上。
第三,中國經濟會受貿易戰的影響
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道,最近兩個星期,53億美元離開中國,因為大家擔心貿易戰會打破中國穩定經濟的努力。
去年秋天川普威脅關稅的時候,也是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以來增長速度最慢的時候。最近,中國的經濟穩定多了,這是中國的一係列經濟刺激政策的結果,包括減稅,增加基礎建設投資,和放鬆貸款標準。
受關稅直接衝擊的行業如玩具,鞋子等損失會比較嚴重。
如果貿易戰全部展開,中國的股市可能會跌到2015-2016年的低點。
中國的進一步財經刺激政策會讓人擔心中國的債務負擔問題。
第四,中國利用人民幣貶值來反擊
中國可以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減少關稅帶來的痛苦,增加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但是,中國如果這樣做,中美關係會進一步惡化。美國以前一直指責中國操縱匯率。人民幣貶值會影響美國出口競爭力,減少美國出口公司的盈利。
2015年人民幣突然貶值,導致美國股市下跌,也導致 7000億美元逃離中國。那種混亂大家仍然心有餘悸。那次教訓以後,中國采取步驟防止資本外逃。
人民幣貶值會傷害其它發展中國家,譬如中國台灣,韓國和泰國等。
拉丁美洲等農業國家會得利,因為中國要分散中國的糧食和其它大宗商品的來源。墨西哥和其它東南亞國家會得利,因為許多公司會把生產基地搬離中國。
第五,中國拋售美國政府債券
中國拋售美國政府債券被成為核彈,因為中國持有 1.1 萬億的美國政府債券。
雖然中國政府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是所有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的外國中最多的,但是相對於美國的22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影響不會很大。
如果中國賣了美國政府債券,那麽把錢存在哪裏?現在德國和日本債券的利率都是負的。賣美元資產本身就會造成人民幣匯率升值,而這不是中國願意看到的。
下麵是兩封讀者來信。
第一封讀者來信來自美國密歇根州(B.J.KHALIFAH):
● 亞洲人考慮長遠,美國人急功近利。亞洲人明白美國人想趕快達成協議,所以跟美國磨功夫。
● 中國不像看著的那麽強大,但也不弱。需要麵對現實,認真應付。
●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他們會明白我們的意圖。
● 什麽事情都可以討價還價,沒有例外。達成的協議,在簽字前仍然會改變。
● 他們的信用係統跟我們不一樣。簽了協議以後,他們也會拖著不執行。對他們來說,欺騙是正常的,沒有規則可言。
● 中國明白川普要在2020年競選連任,也明白美國有反川普勢力,所以中國會采取拖的戰略。
中國已經跟美國打了30年貿易戰,川普是第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中國難以應付。中國麵臨的損失更大 (這個生鏽帶的家夥,對中國充滿偏見,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他也代表一定的美國民意)。
第二封讀者來信來自美國的加州(Eric Swergold):
讓我們麵對事實。麵對中國,我們美國人充滿偏見。不到5%的 美國人,包括很多我們關心的政客和新聞記者,從來沒有去過中國。
中國可能在知識產權方麵曾經照抄了美國的東西,但是中國在許多關鍵行業已經超過了美國,譬如人工智能,高速列車和其它重要工業領域。
關稅或許可以把一些工業帶回美國,但這將是極少數情況。大部分情況是,工廠會搬到成本更低的國家,譬如越南,印度等國家。美國公司將要跟它們競爭。
當我們忙著增加關稅的時候,中國在忙著他們的科研工作,發展中國的國防和航天行業。
當我們拋開政治和愛國偏見以後,訪問中國,正視現實,我們會發現世界跟我們在媒體裏和報紙上看到的不一樣。我們仍然可以在許多行業走在中國的前麵,但是這需要合理的計劃和努力的付出才可以達到,而不是通過帶著政治意圖和情緒化的貿易戰 (美國還有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