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中央大學畢業紀念冊(2)】

(2017-05-21 20:57:04) 下一個

上次粗略講到中央大學的曆史沿革,提到醫學院外遷成為現四醫大,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其實中央大學有兩部分醫學院,除外遷西安的這部分外,還有最初就建立於吳淞的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醫學院——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這所醫學院就是上海醫學院的前身,現在成了複旦大學醫學院啦!不得不用南京話感歎一下:怪怪哩的咚,搞得不得了了!

昨天(5月20號),江蘇九所大學同時慶祝115周年校慶,因為九校同源,都來自於1902年成立的國立中央大學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被稱作是百年九鼎。下麵這幅圖就是九所高校的校徽和鼎,它們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和江南大學。

當今大多數網友對五二〇最熟悉的解讀就是"吾愛你",把這天作為特別的一天用來表達愛意。其實這一天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紀念日。正如北大把五四作為校慶日一樣,南京大學等江蘇九校也把五二〇作為校慶日。

正是在這本紀念冊的同一年(1947年)5月20日發生了著名的“五二〇慘案”。以中央大學為主體的約5000餘名學生發動了反內戰、反饑餓運動,聲討內戰政策和由此導致的經濟危機,遭到警察阻攔和毆打。為了紀念慘案中犧牲的學生,銘記在此次運動中所展現出來的中央大學學子心憂天下的偉大情操,這一天就被定為了校慶日。

次年(1948年),正值鼎盛時期的中央大學在普林斯頓大學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力壓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雄踞亞洲第一,排名世界第九!可惜1952年院係調整,中央大學被拆分為19塊,名噪一時的超級大學從此解體。九十年代李登輝曾叫囂要把中國大卸成七塊,與這19塊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到底哪19塊呢?請看下麵的清單,你會嚇一跳的,其中很多作為單獨的大學都是很響當當的。

南京市內:
1 文學院,理學院--南京大學
2 工學院部分院係--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
3 工學院水利係--河海大學
4 工學院化工係--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
5 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
6 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
7 農學院林學係--南京林業大學
8 氣象工程係--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外遷:
9 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
10 工學院航空係--華東航空學院--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
11 醫學院--第五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西安)
12 工學院食品工程係--無錫輕工業學院--江南大學(無錫)
13 工學院農業機械係--江蘇工學院--江蘇理工大學--江蘇大學(鎮江)
14 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
15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16 影音部--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
17 中央大學醫學院--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複旦大學醫學院
18 工學院電子工程係有線電部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
19 國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

這麽說來,本蝦碰巧向您展示的1947年中央大學畢業紀念冊正當其鼎盛時期,第二年它就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安在了世界第九把交椅上了。想想牛津、劍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已經占去了六所(那時斯坦福才剛露頭角),中央大學是和這些牛校在一個檔次的啊!

讓我們拂去曆史的灰塵,繼續翻看這本充滿光榮和驕傲的紀念冊吧。

今天這期要分享的圖片不多,其中展示了九個重要人物的照片,每人都配得上大段的敘述。這九個人物分別是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師範學院的院長和教務長、訓導長。



文學院院長範存忠
筆名雪橋,泰鬥級的人物,英語語言文學家。中央大學前身東南大學外國語文係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碩士,哈佛大學英國語言文學係博士。除掌握英語、法語外,尚習德語、拉丁語、古法語、古德語、哥德語等。受過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完整係統的訓練,是20世紀我國外國語言文學界少數幾個擁有西方著名大學博士學位者之一。

1931年回國,至1987年辭世,一直執教於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在長達近60年的學術生涯中,致力於英國文學、比較文學的研究。曾講授寫作、小說、散文、詩歌、文學史、語言史、英國史、翻譯和專題研究等課程。

在任文學院院長前,曾任中央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係係主任,後來又擔任過南京大學副校長等職。在1956年高教部實行的教授級別遴選中,他是中國英語文學界唯一一位一級教授。他逝世後出版的《中國文化在啟蒙時期的英國》(1991年)被已故南京大學名譽校長匡亞明教授評價為“研究中英兩國文化交流的不朽之作”。

法學院院長何聯奎
1921年入讀北大,1928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後赴英國倫敦從事民族學、社會學研究。1931年回北平大學任教,1933年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1935年起曆任國民黨軍隊各級幹部(主任秘書、行營參議、政治部委員等)和國民參政員。1946年任中央大學法學院院長,後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國大代表等。

1949年去台灣,先後任 “行政院副秘書長” ,故宮中央博物院副院長等職。深受兩蔣的器重,特別與小蔣關係更甚,被視為心腹,是小蔣時代的禦用筆杆之一。

教務長周鴻經
數學家,教育家。1922年免試直升國立東南大學算學係(即數學係),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廈門大學、國立南京中學和清華大學。1934年夏入倫敦大學,1937年夏獲授特優星號之理科碩士學位;雖然導師建議留校補修學分,一年可獲博士學位,但他報國心切,旋即回國。

1937年秋受聘為中央大學數學係教授,並曾兼任數學係係主任,1941年任學校訓導長。1945年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1948年春辭司長職專任中央大學教授,旋兼任中央大學教務長,1948年8月任中央大學校長。1949年6月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49年到台,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台灣大學教授。1956年秋,應美國國務院邀請前往康乃爾大學講學。1957年倫敦大學預備授予科學博士學位(想彌補他那少學一年而未竟的博士?) ,未及準備便因病在紐約逝世,享年僅55歲。

理學院院長歐陽翥(音zhù)
這位是個神人,居然又是生物學家,神經解剖學家,又是古典詩人,還是書法家,被稱為少有的“橫跨人文藝術與科學兩個領域的大師級人物“。科學方麵,他曾致力於生物學、人類學、神經學、解剖學、心理學等領域,曾任中國科學社、中國民族學會等多種學會的理事,同時是國際人類學會、國際神經學會會員。藝術方麵,他曾是享譽江南的書法家。在國學領域,他有不少研究成果。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古典詩作,各類詩草文稿達57卷之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不知又有多少作品問世?

歐陽翥1919年考入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初讀國文,繼學教育學,後又轉攻心理學及動物學等學科,1924年獲生物學理學士。1929年赴歐留學,先在法國巴黎大學研究神經解剖學,後入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動物學、神經解剖學和人類學,1933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34年秋回國,任中央大學生物學係教授。抗戰時隨校遷渝,其間妻卒,後未再娶;1938年起長期擔任係主任,並曾擔任理學院代理院長、師範學院博物係係主任;1949年中央大學更名南京大學,仍任生物係教授兼係主任。1954年春患眼疾等症,並因和新政治社會不合,痛心學問後繼無人,投井自殺,時年56歲。

歐陽翥有件聞名於世的壯舉發生在1934年回國前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學大會上。當時近代西方殖民國家人種論認為中國人大腦不如西方白種人,學者為此發生學術爭論,成為近現代科學史上的著名公案。那次會上,英國殖民主義學者Shellshear Joseph Lexden作了《中國人腦與澳大利亞人腦的比較》的論文講演,宣稱“中國人腦有猴溝,曲如彎月,與猩猩相近,進化不如白人高等”。

歐陽翥是這一公案中力駁此種論調的中國學者。他在會前已經在英、法、德、荷等國搜集了證據。在會上,他根據搜集的材料力駁Shellshear的觀點。在科學的證據麵前,許多與會的專家認為黃種人腦比白種人腦低等的觀點站不住腳。這位來自中國的神經解剖學家自此聞名於世。

回國後的1936年,歐陽翥在德國發表了《人腦之種族問題》一文,從外形大小、重量到內部結構、顯微解剖等諸多方麵,論證了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大腦並無顯著差異,雄辯地駁斥了西方種族主義學者詆毀黃種人腦結構和功能不如白種人的謬論,從而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人的歧視心理。

工學院院長陳章
著名電子學家、教育家,中國電機電子高教事業的開拓者, 被尊為電壇一代宗師。

1921年交通大學電機係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24年赴美留學;1925年在普渡大學電機係獲碩士學位,同時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任學生工程師。1926年回國後,曆任工程師、黃埔軍校和南京軍事交通技術學校教官、浙江大學電機係副教授、交通大學物理係副教授。1932年應聘為中央大學電機係教授,1935年任係主任。在三四十年代,曾兼任中大圖書館館長並兩度擔任工學院院長。四十年代初,受教育部之聘兼任交通大學重慶分校教務長。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南京大學電機係主任、南京工學院電信係主任、無線電係主任。1978年後改任無線電係名譽係主任。

陳章畢生從事教育工作近70年,主講過電工基礎、無線電工程、無線電基礎、半導體基礎等多門課程。他早在1932年,就編著了國內第一本《無線電工程》教材。四十年代,又將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係主任特曼教授編著的《無線電工程》先後4個版本逐版及時譯出出版,成為當時我國大學中普遍采用的教材。

陳章主持中大電機係後,廣延名師,增建實驗室,至抗戰期間,該係即以師資雄厚、設備齊全而稱甲國內。他又及早注意到通信和雷達等電子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四十年代就有意識地將電機係建設的重點由電力轉向電信,在國內首先開設"電子學"等新課,添置相應的設備儀器,還籌集外匯引進了一套電子管生產設備,準備電真空學科的建設。五十年代初創建的無線電係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中僅有的兩個點之一(另一在清華大學),後來在麵臨組建成都電子工程學院的官方計劃壓力下,經力爭為本校保留了無線電係。1958年後,全國工科院校都先後設置了無線電電子學方麵的專業,南工無線電係在教學上一直處於示範地位,這與陳章的積極致力於教學改革有關。

陳章的努力使南工在改革開放後開花結果。八十年代南工的地位由於韋鈺再次引人注目。韋玨在德國獲得了博士,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子學女博士,後來她官至南工校長,國家教委副主任、婦聯副主席等,榮獲首批工程院院士稱號。以中國官場的規則來說,無知少女(無黨派、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婦女)的四項條件,身為壯族女性的韋鈺至少符合了三項(不知道她是不是黨員),不升官也難。坊間有傳言,南大南工合並呼聲最高時正是她當政之時,以南大作為龍頭老大會對韋鈺的安排有難度。不過南工在江蘇學子心中的地位不亞於南大,有些年甚至南工在江蘇的高考分數線高過了南大。


訓導長沙學浚
地理學家,主要專注於政治地理、曆史地理、區域地理,被譽為中國政治地理之理論先驅。

1930年中央大學教育學係畢業(副修地理學)。1932年旅歐留學,先後就讀德國萊比錫大學和柏林大學,修讀地理學,專攻地圖學,1936年初獲博士學位。1936年8月歸國,先在中山大學地理係任教,後擔任江蘇省地政局副局長,並在中央大學授課。1937年抗戰爆發,他先後在大西南任教於三所名校的史地係:位於北碚的複旦大學(兼係主任)、位於遵義的浙江大學,和位於重慶的中央大學。抗戰勝利後,隨中大複員南京,先後專任中央大學地理係教授,兼任中大訓導長。

1949年後,於台灣師範大學任地理學係教授兼係主任、教務長、文學院院長。其間曾任香港聯合書院史地學係和新加坡南洋大學地理學係客座教授,並曾兼任台灣大學地理學係、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教授。

雖然身在海外,沙學浚不忘民族利益,多次為國家提供專業支持。上世紀70年代,中印發生邊界交涉時,沙學浚已定居美國,但仍以專家身份向外交部提供地圖及外交談判策略,使談判收到良好效果。

還有一段師徒保釣的佳話值得一書。沙學浚與恩師竺可楨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他們在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上書著文,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六十年代,勘測研究報告稱在琉球群島附近及黃海和渤海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日本立即采取行動企圖將釣魚島攫為已有。沙學浚很快著寫《釣魚台屬中國不屬琉球之史地根據》一文,根據大量曆史文獻,指出“六百年前釣魚台被中國人發現命名,當然是中國領土”,“日人發現釣魚台說被中國史實、日本文獻否定”,分析了“釣魚台被中國人不被琉球人發現之原因”,並曾數度親臨釣魚島實地考察並繪製了《釣魚台列嶼圖》,對釣魚台列島各島嶼做進一步的地質研究,為祖國領土邊界問題積累了佐證資料。該文的主要觀點、引用史料、論證方法為之後40年多部研究釣魚島曆史的著作所引用、效仿。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沙學浚發現了1893年慈禧太後頒發的將釣魚島、黃尾嶼和赤嶼三島賞與郵傳部尚書盛宣懷的詔諭,征得盛家同意將該詔諭影印公布。以後又寫成一係列論文,並匯印成《釣魚台屬中國之曆史、地理與法律根據論叢》。盛家後裔感於沙學浚的強烈愛國心和有力的學術論證,將詔書原件贈與沙學浚,沙學浚又將之複製,與專著一並寄給大陸有關方麵。

農學院院長羅清生
獸醫學家,農業教育家,我國現代獸醫教育和家畜傳染病學奠基人之一。1937年羅清生編寫的《家畜傳染病學》,先後多次再版,不斷充實更新內容,成為我國獸醫學科中水平較高的一部教科書。1964年他是我國首先用電子顯微鏡發現鴨瘟病毒和培育出鴨瘟弱毒苗的人,並在豬氣喘病等疫病的研究中取得較大進展。

羅清生於1911年考取“庚子賠款”留學基金,到清華學堂留美預科班學習, 1919年畢業,隨即赴美留學。1923年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獸醫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受聘於中央大學前身東南大學,曆任中央大學畜牧獸醫係教授、係主任、農學院院長、教務長;兼任金陵大學農科教授等職。  
1952年院係調整,南京大學農學院和金陵大學農學院合並成立南京農學院,羅清生任教授,先後兼任教務長、副院長。1974年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羅清生,發現有心絞痛症狀,經組織決定回家中休養。養病期間,隻要精神稍好,就拿起筆來埋頭寫作。發病時也不肯住院治療, 後經過再三勸說,他才勉強答應。就在住院次日,冠心病突然發作,經搶救無效離世。

醫學院院長蔡翹
生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生理科學奠基人之一,在囯共兩黨執政時期均是首批院士之一。二十年代首先發現視覺與眼球運動功能的中樞部位——頂蓋前核 (後稱蔡氏區, Tsai’s area) 。編著中國第一本大學生理學教科書。他在中國多所著名醫學院校擔任學術領導及教學、科研工作,在神經解剖、神經傳導生理、糖代謝和血液生理等領域有許多重大發現,並為中國的航天航空航海生理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1919年秋,蔡翹受 “五四” 運動的影響,胸懷 “科學救國” 的誌向,帶著家裏給的不多的錢,坐船到美國留學。他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學習心理學,用2年時間學完大學課程。1921年冬進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一學期後轉入芝加哥大學生理係當研究生。在美求學期間蔡翹靠勤工儉學維持生活和學習,並與多名中國同學如吳有訓(本紀念冊之校長)、周培源、潘菽、楊武之(楊振寧之父)等合租宿舍。有一段時間甚至與潘菽同睡一床,合蓋一床被子。這個潘菽不是別人,正是建國後南京大學首任校長,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心理學家,潘漢年的堂弟、潘梓年之弟,五四運動領導者之一,為火燒趙家樓後被捕的32名學生之一。1925年,蔡翹獲博士學位,因學業成績優秀獲芝加哥大學金鑰匙獎,並被推薦為美國解剖學會會員。

蔡翹1925年回國後,就聘於複旦大學,創建生物學科,執教生物學和生理學。1927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在吳淞創立,蔡翹受聘創建生理學科,任生理學教授,兼講授比較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三年後,蔡翹赴英德進修,先在倫敦大學著名生理學家埃文思(C.Lovatt Evans)教授的實驗室從事糖代謝的研究,繼而在劍橋大學著名神經生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阿德裏安(Edgar Douglas Adrian)教授的實驗室從事神經傳導生理研究,最後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和其他大學的著名生理學實驗室進行短期進修。1932年春回國,繼續在上海吳淞的中央大學醫學院任教。1932年,他應聘到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Henry Lester Institute)任副研究員。1937年1月,他提前與雷士德研究所解約,到條件較差的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任生理學教授兼科主任,再次創建生理科。抗戰爆發後,隨中央大學醫學院西遷成都。

1948年,他代理中央大學醫學院院長(當時校長就是他的老熟人吳有訓)。中共建政後,蔡翹任醫學院院長(他的床友潘菽當了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1952年,南京大學醫學院改編為第五軍醫大學,蔡翹任校長。1954年,他調入軍事醫學科學院,任副院長。

師範學院院長徐養秋
中國著名現代教育家、曆史學家。著有《漢代教育史》,此書經十年努力,內容豐富,史料詳盡。

徐養秋有個有趣的經曆,那就是他又是舊時代的秀才,又是新時代喝過洋墨水的人。1904 年他在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成為秀才, 1914 年獲金陵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17 年夏赴美國深造,開始就學於伊利諾大學研究院,獲史學碩士學位。1918-1920年在芝加哥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教育學,又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徐養秋 1920年回國後,受聘擔任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東南大學教授兼教育科主任,講授教育史課程。1922年前後,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 " 曉莊" 二字乃徐養秋所取。作為中國二十年代教育改革的活動家,徐養秋經手培養的大批教育骨幹,後來很多都成了教育界著名專家和教授。

1928年徐養秋受聘為金陵大學教授,並擔任金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同時他還擔任了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專門委員,從事中國外交史的研究。1937年抗戰爆發,繼續擔任所長。不久,應聘赴重慶南溫泉政治大學外交係任教授,講授 " 條約論" 、 " 中國外交史 " 等課程。1946年抗戰勝利後返回南京,再任中央大學教授兼教育係主任。 1947年晉升為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院長,講授 " 教育史 " 課程。中共建政後,他辭去院長職,專任南京師範學院教育係教授,擔任 " 世界教育史 " 等課程。



了解了這些人物的生平後,我們也感受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央大學篳路藍縷的曆程和頑強跳動的脈搏。這些人物在當年正值韶華之年,都擁有一顆拳拳的報國心和孜孜的事業心。這正是這所大學的魂之所在。

下期我們會按係別開始,領略那些年那些人的風采。

2017.5.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