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本蝦去斯坦福李嘉誠知識研究中心(Li Ka Shing Center for Learning and Knowledge)參加本蝦朋友張慈導演的紀錄片《矽穀中國人》第一集首日秀。
九十年代的伯樂沃土
如果說八十年代是個人計算機時代,那麽九十年代就是互聯網開啟的時代。這個時代群雄並起,令人眼花繚亂。本蝦隻能在大潮中擇取幾朵浪花以反映壯闊的波瀾。
本蝦又要再提一下喬伊(Bill Joy)了,他就是前麵講到的升陽四個27歲的創始人之一。想必你們全記住了那個堪比曹植七步詩的天才Vinod,他的七頁商業計劃書一劍封喉,擊中了風投的芳心。其實那四個創始人個個身懷絕技,本蝦不講並不意味著其他那幾個哥們沒什麽非凡。現在就講講這個喬伊,讓你知道知道厲害。
喬伊據說是有史以來最天才的程序設計師之一,被稱作是“互聯網時代的愛迪生”。他還在UC伯克利讀研的時候,就寫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TCP/IP協議的UNIX版本。別管這玩意兒是什麽,反正你記住此前UC伯克利請了一家公司花了半年多時間弄了一個,卻在測試時錯誤百出。喬伊就自己寫了一個,簡潔、高效把所有人嚇尿了!有人問起喬伊是怎麽寫出來的,他說他是花了三個星期邊讀協議邊寫出來的,還說沒什麽了不起的。
牛人就是用來讓人崇拜的。風投四大天王之一杜爾夠牛吧?連他都要拜倒在喬伊的石榴褲下。每年秋天,杜爾都要和喬伊討論下一個五到十年內,科學、通訊、社會、電腦和商業會有哪些巨變。討論內容看似空泛,但足以幫助杜爾做好迎接各種變化和機會的心理準備。1991年,喬伊跟杜爾說:“有一天你會投資一個二十歲的孩子來寫一個改變世界的程序。”
當時他們不知道這個程序就是瀏覽器,他們認為會是某種遊戲軟件。但當22歲的馬克·安德森(Marc Andeerssen)出現在杜爾眼前時,他能立刻說服KP其他合夥人同意對此進行投資。
安德森1993年自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計算機係畢業。這所學校除了計算機係全美頂尖外,有機化學在五十年代曾執全美牛耳,當時的係主任是Roger Adams。後來大牛人Woodward與Roger不合,離開UIUC去了哈佛,把哈佛的化學係提高到了全美頭號地位,他自己也在1965年獲得了諾貝爾獎。現在的UIUC由於研究生院裏有許多中印留學生,被戲稱作印中大學(UIUC縮寫中的 I 和C分別諧指India和China)。
回到安德森,他是Mosaic瀏覽器的發明人,美國媒體把他稱作創造未來的孩子。1994年初,對於技術、團隊和市場機會非常敏銳的創業家克拉克的一位好友建議他和安德森聊聊。兩人的會晤讓克拉克驚為天人,於是請求安德森將他設計Mosaic瀏覽器的UIUC團隊拉出來創建公司。
這個克拉克此前是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的老板,身價三千萬,由於厭倦了沒有激情的生活,想再創業幹出一番轟動的事業,於是一封電子郵件發給了安德森,把個毛頭小子兼科技神童驚得不要不要的,就象當年肖克利一個電話打給諾爾斯召他入夥一樣,諾爾斯事後回憶說,覺得就是上帝打來的電話。
此後克拉克親自飛抵UIUC並對編程人員進行麵試,隨後他聘用了全部五名程序員,並許以八萬年薪加1%的股權。跟我混吧,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隨後杜爾也麵談了安德森,對克拉克/安德森組合印象深刻。於是網景(Netscape)公司正式成立,KP投資五百萬美元,取得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克拉克自己投資四百萬。公司地址就在當年仙童半導體充滿傳奇的總部舊址,新的"仙童"浴火重生了!
接下來杜爾以閃電般的速度為網景聘請了世界級的管理人員,包括被稱作能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的銷售員羅倫米勒。不到兩個月,安德森就帶領他的工作組開發成功瀏覽器新版本,銷售勢如破竹,一下就占據了80%以上的份額。
1995年8月9日,網景公司創紀錄地隻用了16個月就上市了(微軟成立七年後才上市),它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網絡公司(概念股啊)。股價從每股28美元飆升至74.75美元,改寫了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記錄(是蘋果電腦公司上市當天市價的兩倍,也是杜爾和KP一年前評估價值的92倍),引發了隨後長達年五多的互聯網熱。
這一年感恩節兩周後,網景的股價到達了空前的140美元。克拉克的財產到了16億美元,安德森也從一個窮學生變成擁有1.74億美元的新貴。而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創建微軟二十年後才邁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網景更重要的意義被認為是以技術的巨大力量從根本上重塑了美國社會,推動了從工業經濟時代向信息時代的過渡。這是信息時代開始的標誌!
網景已經搶到了瀏覽器市場的頭把交椅,把其他軟件公司包括不可一世的微軟公司遠遠地拋在後麵。但是,微軟不是吃素的。1997年,微軟推出了瀏覽器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它利用視窗操作係統免費捆綁銷售,這一招很毒,幾個回合下來,網景敗下陣來,讓出了大部分瀏覽器市場,1998年市場占有率從87%降至40%。
正當微軟大獲全勝時,美國司法部根據反拖拉斯原則起訴微軟,認為它違背了1994年的判決,強迫計算機廠商將探索者與視窗操作係統捆綁銷售,判決其為壟斷行為,明令其停止。可惜為時已晚,網景己在這場撕逼大戰中元氣大傷。
數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啊!好端端的金童變成這樣了。這尖頭倒是抓眼球啊,尖頭饅gentleman.
最狗血的是,當時法官向微軟出示了許多關鍵的細節證據令蓋茨非常驚訝——因為作為CEO的他自己都不了解這些詳情。他斷定公司內部出了“叛徒”。
這就牽涉到微軟的另一家仇家了,粉墨登場吧!經過周密盤查,微軟從公司一位清潔女工那裏發現了線索,該女工承認被甲骨文(Oracle)公司雇傭,做了他們的商業間諜,每天從微軟的垃圾中尋找對微軟不利的證據,然後交給甲骨文。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大數據庫軟件公司,創始人和CEO是矽穀花花公子拉裏·艾利森(Larry Ellison)。從20世紀90年代起,艾利森成了IT領域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領袖之一,同時也成為緊隨蓋茨之後的美國巨富。艾利森是少數幾個沒有讓蓋茨占到便宜的人。就連蘋果公司的喬布斯也一度被蓋茨搞得很慘。
微軟的發跡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習慣於主動進攻的微軟以毫不留情的手段打敗了多家軟件公司,在軟件行業裏名聲極壞。其中四家公司對微軟最反感,它們是網景(Netscape)、甲骨文(Oracle)、IBM和升陽公司(SUN Micro Inc),還有其他反對微軟的人(Everybody Else)。蓋茨以其首寫字母縮寫合並,蔑稱他們為“NOISE(噪音)”。四家公司中,以微軟與甲骨文公司的衝突最突出。
垃圾門事件發生後,微軟迅速向外界公布了此事,輿論嘩然。一貫在媒體麵前保持風度的蓋茨聲嘶力竭地大罵“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公司,它們竟然對我們做出了如此卑鄙下流的勾當!”
但艾利森對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說,雖然此事上不了台麵,但它並不違法,我們的目的是要揭露微軟的違法行為。艾利森曾這樣說過:“我站在全人類這一邊,所以不是我個人與蓋茨開戰,我是代表全人類向蓋茨開戰。”
現在就來說說這個艾利森和他的公司甲骨文吧。最近這幾天是畢業季,各名校紛紛請大牛做演講嘉賓,艾利森也被南加大(USC)請去做畢業演講。他的演講視頻被朋友圈廣為傳播,其中有些句子被特別拿出來引用:
當人們都說你瘋了的時候,你可能是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創新之際。
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在有生之年做些重要的事兒。
有個招兵的電視廣告說"這不是份工作,而是一次冒險之旅"。這正是我這些年在矽穀打拚的感受。
在不斷改變的世界裏,有一個不變的目標,那就是挑戰現狀。
你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去發現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而不是自己應該是怎樣的人。
其實艾利森最有名的演講是多年前在耶魯的畢業演講。那次演講非常邪門,一經發表,立馬傳遍全球。他在演講中侮辱耶魯當年畢業的一千名高才生是失敗者(loser),沒有燦爛明天。他狂妄地聲稱,全球首富蓋茨和他這個全球第二富有的人,都是大學退學生,而這些畢業生們不是。因此,他們永遠別想成為世界首富。
順便提一下,盡管艾利森先後在三個大學就讀(UIUC,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但他始終沒有從大學畢業。本蝦認為該演講絕對誤人子弟,否則大家是不是都學台灣首富王永慶隻要小學畢業就好了?有人說該演講是他人杜撰的,但因符合艾利森的個性,很多人相信演講是真的。
艾利森還有一件很二的事發生在2011年的奧巴馬總統出席的酒會上。當著奧巴馬的麵,艾利森說會上除了喬布斯之外,沒人是無法替代的。這當然包括了奧巴馬了。這也就是在美國,要是在天朝,哼!
狂妄的艾利森曾對記者說過成吉思汗的一句話:“我需要的不僅僅是成功,還要所有其他人都失敗。”
本蝦昨天和女兒一起看艾利森的演講視頻時,女兒的一句話把我逗樂了。她說其它公司你都會知道它們的產品,最搞不清甲骨文這家公司是幹什麽的了。
的確,沒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甲骨文公司的產品,但和互聯網的硬件一樣,甲骨文產品是現今這個網絡世界的骨骼。和微軟不同,甲骨文公司產品不是為微機而寫的,但每一筆網上交易、每一次網上銀行的交接、每一次接入互聯網、甚至每一次手機的接通,都有甲骨文公司的數據庫在為其工作。隨著互聯網和電腦的廣泛應用,甲骨文公司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盡管女兒多次經過甲骨文漂亮的玻璃建築,有一次暑假還跑去上了兩天免費的中學生計算機培訓,她仍然沒明白甲骨文的價值。那次培訓,甲骨文請來了德州十四歲的電腦天才作為講員之一,把差不多同齡的聽眾嚇得一愣一愣地。順便說一下這幾座漂亮大樓前的噴水池,它是循環用水,而且可飲用。據說設計時考慮到如果發生地震等災難,困在樓裏的人可以飲用此水維生相當天數。
這些高科技風雲人物的傳奇故事總是伴有一個超級技術天才。蓋茨有保羅·艾倫(Paul Allen);喬布斯有沃茲尼克;這個艾利森就有麥納和歐茨。
當年蓋茨抓住了天賜良機,同意為IBM的PC機在極短時間內開發出操作係統。藝高膽大,底氣何來?就是因為有他的中學同學電腦天才艾倫撐腰。事後證明,IBM犯了一個大錯,自己不去開發,眼睜睜地讓微軟坐大,自己被甩在身後了。
當年喬布斯遇到沃茲這個技術狂也是天意,沃茲每天在惠普上班,下班後總跑到喬布斯打工的地方癡迷地幫他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當喬布斯開公司時,沃茲還不想放棄惠普的鐵飯碗。是喬布斯大把的眼淚以及他動員的全部親友才促成沃茲下了決心。
沃茲的天才在磁盤驅動器的設計上盡顯無遺。他用的元件比市場上其他驅動器用的元件少得多。一位當時有名的計算機設計人員看到磁盤驅動器後說:“我吃驚地差點掉了褲子。”他說,“設計太精妙了,我實在想不到烏茲能設計出這樣完美的產品。”
麥納和歐茨也是一樣。他們是艾利森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是艾利森早年在一家小公司認識的。後來艾利森跳槽精密儀器公司(Precision Instrument Company,簡稱PIC),這次他跳槽讓他撞上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商業機會。PIC需要用軟件改進它的數據掃描儀,該儀器能將數據上傳進大型主機。軟件開發費用的預算一開始就高達200萬美元,PIC根本負擔不起。艾利森知道他和他的兩個技術天才隻需要預算的幾分之一就能搞定,於是以40萬美元的競標價格拿下這個項目。為此甲骨文的前身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Inc.)成立了,艾利森出資1200美元擁有60%的股份,麥納與歐茨各出資400美元,每人擁有20%的股份。
更幸運的是,艾利森用於開發商用關係數據庫軟件係統所依據的那篇裏程碑式的R係統論文,原作者泰德·科德(Edgar Frank “Ted”Codd)所在的IBM公司居然沒有開發計劃,非常令人費解。
艾利森曾將IBM選擇微軟的MS-DOS作為IBM—PC機的操作係統比為“企業經營曆史上的一個價值超過千億美元的錯誤。”現在看來,IBM發表R係統論文而不進行開發,又是一大錯誤。當然,這件事上艾利森的敏銳和果敢也是蓋了帽的。
對於一家幾乎沒有啟動資金的公司來說,成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甲骨文公司開始時不得不搞輪班製,因為他們連大辦公室的租金都付不起。但是,艾利森成功了!
艾利森是一個為了成功不計成本,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他居然染指一百多年曆史的美洲杯(America’s Cup)帆船賽,並且自己親自作為船員參加了2010年的比賽。以前此項賽事冠軍曾經都是美國人。1995年到2007年,美國不僅沒有獲得過冠軍,甚至連決賽也沒有進去。多年來,世界上許多億萬富翁讚助自己的船隊,將賽事演變成了支票本厚度的競爭,比拚哪個船隊有錢造出科技含量最高的帆船。艾利森加入並投資了舊金山的金門帆船俱樂部(Golden Gate Yacht Club)。通過巨大的投入獲得技術上的絕對優勢,還挖到了世界帆船賽最優秀的船長出任船長,毫無懸念地為美國奪回美洲杯。
九十年代還發生了一係列重大事件。比如,1993年,靠486,英特爾超過了日本的NEC,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從1985年放棄儲存器起,英特爾花了八年時間再次站在了半導體工業的頂端。自此,它和微軟作為一軟一硬的代表把巨人IBM甩在身後,就象兩個配合默契的橋牌手,突顯了美國企業的文化特色。而當年日本汽車業圍毆美國汽車業,不惜全體降價至成本價,試圖擠垮美國市場,則象極了圍棋的戰術。中國企業的戰略還處於麻將的作戰風格,各自為政,防著下家,盯著對家,一心想占上家的便宜,完全沒有雙贏的概念。
九十年代另一件大事是,喬布斯回歸蘋果。此後,在喬布斯天才創意率領下,蘋果不斷推出讓果粉驚喜的產品,iPod, iPad,iPhone。每當新產品出售,專賣店門口在頭天夜裏就出現了搶購的長龍,這在商品豐富的美國是極罕見的。
2007年iPhone上市。喬布斯來到了伯樂沃土大學路上的蘋果連鎖店。人們圍上來和他打招呼,就像是在購買《聖經》時,能和摩西打招呼一樣。
2010年1月27日,iPad在舊金山發布,引起了人們的狂熱。發布會使喬布斯以往的所有的發布會都失去了光彩。《華爾街日報》說:“這是一個寫著十誡的平板,讓信徒們如癡如醉。”喬布斯在發布會上說:“這款產品的理念是讓科技與人文交匯,創意與實用融合。”
喬布斯這樣口才一流、演說極有渲染力的人當然也免不了被請去作大學畢業演講嘉賓。2005年他為斯坦福做的演講成了大學畢業演講中的經典,相信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會在幾十年內流傳。
九十年代中期,又有兩個斯坦福的博士生退學創業了,這次終於出現了華裔。他們就是大衛·費羅(David Filo)和華裔楊致遠(Jerry Yang)。他們創建了一個名為"傑瑞的網絡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的網站,用於信息搜索,後來更名為雅虎(Yahoo!)。網站大受歡迎,達到上百萬點擊量,以至於他們意識到商機無限,時不我待,必須棄學了。
他們首先向時任斯坦福計算機係主任的軒尼詩(John L. Hennessy)展示了互聯網站點目錄數據庫,並帶他參觀了他們在校園拖車裏的辦公室。軒尼詩看後,意識到網絡將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於是,給予他們大力支持。
這個軒尼詩後來在1998年又支持另外兩位斯坦福學生穀歌創始人拉裏·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開發他們的搜索軟件。這時軒尼詩己升任工學院院長。由於斯坦福擁有穀歌搜索技術的發展專利,2005年,斯坦福以該技術換取了穀歌授權股票,獲利3.36億美元。穀歌的故事留待下一個十年那篇再談。
軒尼詩在1999年再次榮升成為斯坦福教務長。2000年10月就任斯坦福大學的第10任校長。
九十年代末,軒尼詩和斯坦福電機係華人女教授孟懷縈共同創立了Atheros通信公司(又一華人!)。軒尼詩說服了風險基金會投資,並任公司的董事長。公司在2004年上市。2011年,高通(Qualcom)以37億美元收購Atheros通信公司。
軒尼詩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重新定義了CPU構架,他和UC伯克利著名的計算機教授彼特森(David Patterson)合寫的兩本處理器設計教科書至今仍是該領域的經典,美國各大學計算機原理和計算機係統結構兩門課都用這兩本書。
小城故事多,花開寫不敗。處在大時代,浪花自此來。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多得想常待。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