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女兒和兒子都去了斯坦福參加不同的活動。女兒是參加美國癌症協會辦的"為生命接力"(Relay for Life)活動,兒子參加的是一年一度的電腦編程競賽(Proco)。
傍晚去斯坦福田徑場接女兒時,本蝦深深被場內的氣氛所感染。那是一個青春飛揚的所在,到處都是熱情自由的人們。本蝦想起斯坦福的校訓“讓自由之風勁吹”,這句看似簡單的校訓真做到是不容易的!
斯坦福大學的第八任校長唐納德·肯尼迪曾經說:“大學就要允許具有非同尋常創造性的人享有非同尋常創造性的生活”。
這所學校被看作是矽穀的引擎,被認為是矽穀之所以是矽穀的另一大原因。本蝦前文已提到矽穀的兩個成因:離婚女人和蒲公英效應所造成的背叛文化,公平住房法和新移民法造成的大量人才湧入和多元文化踫撞。現在講到第三個原因:名校的養育,斯坦福、還有加大伯克利分校和前文提到的加大舊金山分校(UCSF)作為人才的搖籃,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比如,截止至2015年共有60位諾獎得主在斯坦福大學工作或學習過,在21世紀獲得諾獎人數位居世界第一。另有20位斯坦福校友或教授獲得圖靈獎(計算機最高獎),7位斯坦福教授獲得過菲爾茲獎(數學最高獎),均名列世界前茅。
再比如,斯坦福大學有20多門單獨開設的創業相關課程,涵蓋了創辦一個企業的方方麵麵。許多學生都會至少選擇一門與創業相關的課程。斯坦福還提供了公益性質孵化器StartX,迄今為止有超過1000家公司,超過2400位斯坦福學生通過StartX獲得融資,平均金額150萬美金。
怪不然這所學校不斷有學生退學創業,怪不然矽穀有那麽多從這裏出來的草創企業成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怪不然東部來的教授驚歎這裏的學生腦筋(mindset)與東部名校的學生想得很不一樣!
斯坦福的奶水也同樣養育了矽穀的中學生,從math circle, science circle 到剛才提到的Proco(麵向高中生的大學水平的編程活動),從夏季項目(比如SIMR)到實習崗位,等等,不一而足。本蝦最近就聽說有一印度裔創業者的高中生兒子,發展出一種非常棒的電腦項目獲得風險投資人的青睞,將獲得大筆投資。由於其父的創業正在一個融資的關鍵時刻,這兒子的好消息會對其父的公司有不利的影響,父親居然苦勸兒子推遲宣布這個消息!這是隻有矽穀才會發生的怪事!
一方麵創業出名已經越來越年輕化了(經驗已經不很重要,才華才是麵包和鹽),另一方麵風險投資的良好環境在矽穀也是象水一樣普遍又不可或缺。
由此,我們又看到了矽穀成功的第四要素:成熟完善、敢投資新興產業的風險投資。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都站著一個偉大的投資方,他們就象伯樂一樣發現造就一個個人才。這一點在八十年代矽穀起飛階段就已明顯顯示出來。本文將通過幾個典型公司的發展以及他們背後的投資人推手展示一下八十年代伯樂沃土的時代風貌.
八十年代的伯樂沃土
八十年代是個人電腦的時代,PC工業裏的新公司一年內的收益可以從零升到美金千億。八十年代,風險投資也進入成熟的良性運作期。
從1972年第一家風險資本在斯坦福邊上的沙丘路(Sand Hill)落戶,風險資本就極大促進了矽穀的成長。1980年蘋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風險資本來到矽穀。沙丘路在矽穀成為風險資本的代名詞。
這條沙丘路綿延數裏,一半屬於伯樂沃土(主要是斯坦福醫院和醫生住址),另一半屬於門羅公園市(有斯坦福離子加速器中心和眾多風投公司)。該街因密布著共掌管2600億美元的上百家風險投資公司,而被一些人稱作“美國西海岸的華爾街”。該地區的風險投資占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風險投資業有四大天王之說,他們成為沙丘路上的超級明星,被幾乎所有評論者所公認。他們是:早年投資於英特爾的亞瑟·洛克、投資於思科、蘋果和甲骨文的唐·瓦倫坦(Don Valentine)、升陽公司的偉大推手約翰·杜爾(John Doerr),和發現雅虎、Paypal和穀歌的邁克爾·莫瑞茨(Michael Moritz)。
第一位亞瑟·洛克成就的英特爾公司已在六十年代篇裏介紹過,最後一位邁克爾·莫瑞茨成就的公司在九十年代才出發,本篇就講講中間兩位天王在八十年代成就的思科和升陽。另有一位被稱作矽穀教練的大牛比爾·坎培爾(Bill Campbell)以及他為之付出心血的蘋果公司在八十年代的早期發展,也將在本篇重點敘述。
矽穀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擇址矽穀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在八十年代以下三個公司和他們的投資人的故事就象愛情故事一樣互相成就了對方的偉大。
思科和瓦倫坦
說到思科公司(Cisco),就不能不說瓦倫坦。說到瓦倫坦,就不能不說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紅杉於1972年在美國矽穀成立。在成立之後的30多年之中,紅杉作為第一家機構投資人投資了如蘋果(Apple), 穀歌(Google), 思科(Cisco), 甲骨文(Oracle), 雅虎(Yahoo), 領英(Linkedin)等眾多創新型的領導潮流的公司。它投資超過500家公司,其中130多家成功上市,另有100多個項目借助兼並收購成功退出。
在瓦倫坦創立紅杉之前,他曾在仙童半導體(又一顆蒲公英種子)和國家半導體兩家公司擔任銷售方麵的要職,被認為善於解讀市場變化,並知道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瓦倫坦不止有這本事,他還善相人之術。六十年代他還在仙童任銷售經理時,就招聘了一批日後矽穀的風雲人物。如AMD創始人桑德斯(就是那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當電影名星卻偏要玩高科技的主)、Maxim創始人傑克·吉佛德和蘋果公司首任CEO邁克·馬庫拉。
瓦倫坦最難能可貴的是持續自我更新,他總是拒絕成功帶來的束縛,極為不易。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很說明問題。1967年瓦倫坦離開仙童前往國家半導體公司時,仙童的核心成員諾爾斯曾表示不解:“現在去辦一家半導體公司太晚了。你為什麽不留在這裏,我們已經做得夠好了,還能做得更好。”對此,瓦倫坦的回答是:“我的命運就是繼續前進。”到了1969年,諾爾斯前去創辦英特爾時,瓦倫坦特意調侃對方:“兩年前你跟我說太晚了,為什麽你現在又去辦一家半導體公司?”
瓦倫坦的慧眼識珠在思科公司的案例上再次體現出來。
思科公司的兩個創始人是畢業於斯坦福後又在那裏工作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係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Sandy Lerner)。這對情侶,妻子是個極富攻擊性、精明且意誌強大的女科學家,而先生性格開朗、喜歡放手管理,且有些理論主義。
夫婦二人設計了一種聯網設備,用於斯坦福校園網絡,將校園內不兼容的電腦網絡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這就是現在的路由器的雛形。這個聯網設備被認為是互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誌。
1984年12月,兩人自創公司。當時他們想將公司叫作Francisco(金山),但法律不允許以城市作為產品品牌的名稱,所以幹脆用後五個字母叫Cisco,同時將舊金山的代表性建築金門大橋作為公司的徽標,後經過不斷的演化,抽象後為今天的標誌。
公司的發展使思科急需風險投資的注入。他們談過的74家風險投資公司沒有一家願意給他們投資,認為他們根本沒戲。這時,瓦倫丁投資240萬元,紅杉資金擁有了思科30%的股份並且有了人事的管理權。瓦倫坦還扶上馬送一程,為思科物色資深的執行總裁。1990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思科成功上市。因為情人節的英文也叫瓦倫坦,讓瓦倫坦本人津津樂道。思科的股價在今天已經有千百倍的回報,瓦倫坦當然是最大的贏家。
升陽和杜爾:
升陽(Sun Microsystems)創建於1982年,1986年在那斯達克上市。SUN公司的名字是由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縮寫而來。主要產品是工作站、服務器和UNIX作業係統。1992年升陽推出了市場上第一台多處理器工作站SPARCstation 10,並於次年進入財富500強。2009年,被甲骨文公司以每股9.50美元、總計74億美金收購。
升陽的發跡無疑和風險投資家約翰·杜爾(John Doerr)有很大關係。杜爾是KPCB的合夥人(就是那個不走黨規路的八叛客之一開的公司),他是美國最有影響力、最具創意、最不拘傳統、最具傳奇色彩的的風險資本投資家之一。他曾在短短10年內創造了高達1,0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迄今為止,他已向250家美國技術公司投資超過13億美元,創造了19.2萬多個就業機會。
加入風險投資界前,杜爾曾創立了一家CAD軟件公司Silicon Compilers ,並擔任CEO,還共同創立了全球第一家寬帶運營公司@Home。此前杜爾在1974年加入了早期的英特爾公司,當時的工作涉及產品開發、市場與銷售。
1980年,當杜爾還在英特爾時,斯坦福教授Forest Baskett訪問英特爾並介紹了由斯坦福大學網絡項目升陽。該項目旨在開發出大眾價格的施樂“Alto”工作台,當時施樂的這款產品炙手可熱令人豔羨。杜爾加入KPCB之後,繼續跟蹤升陽項目的進展。
當時升陽的四位創始人Vinod Khosla、Scott McNealy、Andy Bechtolsheim(領軍人)以及Bill Joy都是27歲的年輕人,這幫初生牛犢的人對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完全沒有概念,對自己將要克服的困難也毫無所知。“如果我們知道了所有的風險,我們可能就不會去打破當時電腦科技研發的傳統思維。”杜爾回憶說。
然而升陽的創始人之一的Vinod僅用七頁內容的商業計劃書就打動了杜爾。這份商業計劃書,其文本堪稱典範:“最為簡單直接的商業計劃書永遠是最好的。”
升陽采用並推廣“開放式係統”:標準化的網絡構架、商品化的微處理器外加伯克利的UNIX操作係統。與此相比,波士頓的阿波羅電腦公司擁有著經驗豐富而備受尊敬的管理團隊以及更加成熟的設備。但在創業不久之後,升陽的四名創始人就擊敗了對手阿波羅,並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杜爾說:"這四位合夥人始終都保持著友誼,而Vinod Khosla是我遇到的最具商業才華的合作夥伴之一。”
一個對技術不斷鑽研的人,一個有才華有活力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宿,他永遠在嚐試,在探索,在追尋下一個新概念。杜爾造就追隨,但他不可複製。
早期的蘋果和坎培爾
蘋果成立初期,“蘋果“機的生意清淡。1976年7月,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零售商保羅·特雷爾(Paul Jay Terrell)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演示完電腦後,決定訂購50台整機,這是做成的第一筆生意。
之後“蘋果“公司開始了小批量生產。這時前文提到的瓦倫坦來了,他看到亂糟糟的車庫,沒有覺得有大的發展前途,但還是幫助引薦了馬庫拉(Mike Markkula)。
這個馬庫拉38歲,是位電氣工程師,擅長推銷工作,當時已擁有百萬股票,有意解甲歸田。1976年10月,他前來拜訪喬布斯和沃茲的車庫工場,發現了閃光之處,於是主動幫助他們製定一份商業計劃,並給他們貸款69萬美元,有了這筆資金,“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接著又從國家半導體公司引入了Michael Scott實行鐵腕管理。
馬庫拉作為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對蘋果早期的發展至關重要。天使投資人指的是以個人身份進行早期風險投資的人。因為風險太高,所以暱稱他們叫天使。他們是金主亦是導師,以企業知識傳承、資金投資的角度,拉拔新一代創業家,並將新創公司順利銜接到風險投資(又叫創投)。類似的天使投資的例子都可以在其他矽穀崛起的新創公司中發現。
天才創業者實際非常罕見。瓦倫坦曾表示,自己一生隻見過兩個擁有超人洞見的創業者,一個是英特爾的諾爾斯,另一個就是蘋果的喬布斯。即使如此,1976年喬布斯找到瓦倫坦時,年僅22歲,隻讀過半年大學,愛打赤腳,其經曆和身份都很難以說服投資者。所以瓦倫坦當時看走了眼。當然他後來醒過神來還是加入了投資。
但是,另一位蘋果公司的重要投資人比爾·坎培爾(Bill Campbell)值得大書特書。這位上個月故去的“教練”和蘋果的關係是最緊密的。他去世時引起矽穀科技界的大人物的紛紛懷念,他們幾乎都是他的“學生”,包括穀歌創始人拉裏·佩奇、臉書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和推特創始人傑克·多西等等。坎貝爾也被外界公認為跟喬布斯關係最好的風險投資人。
這位享年75歲的“教練”因癌症辭世的消息讓整個矽穀都蒙上了一層悲傷的顏色。媒體的標題是"今天,整個矽穀為你流淚"。
矽穀頂級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創始人 Ben Horowitz 在Twitter上用一首美國七十年代的民謠《你有一個好朋友》(You’ve Got A Friend)來悼念這位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教練和導師。Horowitz說,“今天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我再也不能打通比爾·坎培爾的電話了,我非常想他。”
這首美國民謠歌手James Taylor唱的歌曲有這樣的句子:
Winter, spring, summer or all
All you’ve got to do is call
And I’ll be there, ye, ye, ye
You’re got a friend
(不論春夏秋冬
你隻需要呼喚我
我就會出現
因為你有個好朋友)
這歌詞簡直就是風險投資人對創業者的真實寫照啊!
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Twitter賬號上表示:“比爾·坎培爾在最初沒幾個人相信蘋果的時候選擇相信蘋果。我們將永遠懷念他的智慧、友誼、幽默以及他對生命的熱愛。”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排名第一。
坎貝爾是KPCB的合夥人,他在蘋果的日子裏,最經典的時刻就是把著名的介紹Mac電腦的廣告片《1984》放到了第18屆超級碗轉播中播放,而這部廣告片的播出為蘋果定下了打破其常規的品牌基調。
由於喬布斯經營理念與當時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同,加上IBM公司推出個人電腦,搶占大片市場,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離開蘋果公司。
從蘋果辭職之後,1986年喬布斯花1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個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之後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公司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喬布斯也因此成為迪斯尼最大個人股東。
當然眾所周知,喬布斯在1997年又回到了蘋果,坎培爾也是最早被喬布斯任命為主管的人。而直到2014年,坎貝爾才卸任蘋果董事職務。這讓他成為蘋果史上任期最長的董事之一。這些都是後來發生的事,本篇不再贅述。
蘋果公司為悼念坎貝爾公開發文表示:坎培爾曾經是蘋果創始人、員工的教練、導師。幾十年他從我們的行政、顧問,甚至最後成為我們的董事會成員。我們非常想念他。
以上的故事展現出矽穀創業人和他們的投資夥伴獨特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形成有賴於矽穀特殊的大環境。
自80年代後,世界各國有不少科技較發達地區,為了更快地促進地方經濟,都試圖建立起自己的矽穀,如美國波士頓的"第二矽穀"、“日本矽穀”、“韓國矽穀”等。中國也不例外,有北京中關村矽穀、上海浦東矽穀(位於浦東張江)和廣東深圳矽穀, 杭州也有一個“天堂矽穀”。但成就矽穀的多方麵條件很難同時具備,即使美國的其它地區也做不到。美國有一個著名科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矽穀是不能複製的,矽穀隻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