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出醜了,犯了一個愚蠢錯誤。一向自負的本蝦居然把匈牙利和捷克的首都搞顛倒了!這實在是不應該的,當年高中時本蝦可以準確說出一百多國家的首都的。
現在更正一下。矽穀之狼葛洛夫來自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布拉格是捷克首都,布拉格之春發生在1968年,後被蘇聯鐵蹄鎮壓。匈牙利在1956年發生了類似事件,也被蘇聯鎮壓。有趣的是,兩件相隔僅12年的事情雖然性質一樣,但我天朝對匈牙利的鎮壓行動是力挺的,對捷克的鎮壓行動卻聲討遣責"蘇修叛徒集團"侵犯它國主權,根本原因就在於1956年我們還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員,1968年時已與蘇聯分道揚鑣。近年的解密史料說明匈牙利事件發生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下不了狠心,是我天朝派總理去幫助拍板的。名演員陳佩斯的名字就來自布達佩斯(布達和佩斯是首都的兩個鎮),他出生時他的父親陳強(演黃世仁和南霸天的)正在訪問匈牙利。
記得本蝦高一時曾為吾國立場之不能自洽一致請求政治老師兼班主任答疑,搞得他不能自圓其說,無法給出有說服力的解釋。隻好無奈地悄悄以私下口氣說:國家之間其實有時候也象小孩子鬥氣一樣。
另一件質疑事件發生在本蝦初中時。當時剛改革開放,看了日本電視劇,發現人家的資本主義生活不象我們宣傳的那樣水深火熱,於是求教於當時正在教社會發展簡史的政治老師(不是上麵那個)。記得這位胖胖的女老師中氣十足、語音渾厚,非常理直氣壯地用"相對論"解釋說,他們貧富差距大。一般人雖生活好,但相對於大資本家,仍然受盡了剝削。本蝦心想,我寧可被剝削一下也比過窮日子強。
政治老師永遠是姓品的,三張嘴可以說不同的話。至今想來,本蝦在中國那樣的教育環境下還保有批判性思維,很難得吧?哈哈,咱硬把自己文章犯錯做成了自我標榜的局。一笑。寫到這裏,會不會有人認為我犯錯是故意的?如果那樣想的話,也挺好的。
扯遠了,不能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回歸正題,談談七十年代的雙城情況。
七十年代的伯樂沃土
七十年代,矽穀的名字終於叫起來了。這起源於一個專門報道半導體工業的周刊《微電子新聞》。該刊編輯唐·霍夫勒(Don Hoefler)在係列文章《美國矽穀》(Silicon Valley USA)裏第一次用矽穀一詞,特指舊金山灣南端沿101高速公路,從門羅公園市(Menlo Park)、伯樂沃土(Palo Alto),經山景城(Mountain View)、陽光穀(Sunnyvale)到矽穀的中心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再經坎貝爾(Campbell)拐到聖何塞(San Jose)這條狹長地帶。
其實真正的命名人是離子設備公司的經理拉夫爾·瓦斯特,是他建議霍夫勒把“矽穀”作為文章題目的。霍夫勒也說不敢擔當這份命名人的榮譽。
下麵這張照片就是1971年1月11日的係列文章的第一篇,它被作為文物保存在計算機曆史博物館裏。
這個博物館在山景城101高速公路邊上,每星期三到星期天開放,還有導遊和演示。展品有各個時期的計算機產品和相關實物及資料,非常值得帶孩子去學習。地址如下: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1401 N Shoreline Blvd.
Mountain View, CA 94043
早期矽穀這片地區是果園和葡萄園,盛產李、杏、大蒜和蘑菇,如今開始大批量出產微處理機、電腦及下一代高科技產品。因為廣泛存在於沙石之中的矽是製造計算機芯片的主要元素,所以稱作矽穀,非常名至實歸。矽穀也因此真的成為點石為金的神奇之地!
幾年前本蝦隨兩子去印尼參加數學競賽,隨隊的一位媽媽很有主意,她為大家選了一個很漂亮的芯片藝術品作為集體禮物送給了組委會,大家都覺得以此作為矽穀的代表物非常恰當。
上次說到八叛客(The Traitorous Eight)中的兩人諾爾斯和摩爾加上矽穀之狼葛洛夫組成的三駕馬車開創了最偉大的公司英特爾。其實,八叛客的故事還沒說透。現在讓本蝦再把這個反革命叛徒集團抖出來批倒批臭,並踏上一隻腳,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先看看"八叛逆”的照片吧,個個天縱聰明,年齡都在30歲以下,風華正茂,學有所成,正處在創造能力的巔峰。他們之中,有獲得過雙博士學位者,有來自大公司的工程師,有著名大學的研究員和教授,全都自東部來到矽穀投奔次年獲諾獎的大牛肖克利麾下,是當年美國西部從來沒有過的英才大集合。這張照片被認為與惠普的車庫照片屬於同一級別,具有同樣的曆史價值。
當年肖克利因為離婚,隻身一人來到斯坦福。他母親家住山景城,正是在伯樂沃土南邊的鄰市。因為肖的明星效應引來八叛客,這八人後來棄師出走,在六十年代組成的仙童公司坐落在本市查爾斯頓路上(距我家不遠啊,能沾點仙氣嗎?)。公司由於發明了集成電路和在晶體管中用矽取代原材料鍺而名聲大震。1967年,公司的營業額更是達到了2億美元。這在當時完全是天文數字。一時之間,仙童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富有創造性和創新精神的企業,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紛遝而至。
但是好景不長,母公司紐約仙童攝影器材公司的一係列作法(沒收股權,插手事務,甚至從母公司調人替代靈魂人物諾爾斯)使得長有反骨的叛客們再生叛心。最早從仙童出走的並非諾爾斯和摩爾,而是Kleiner, Hoerni和Roberts,他們成立了阿內爾科公司(據說Hoerni後來創辦的新公司達12家之多)。隨後格拉斯也帶著幾個人創辦西格奈蒂克斯半導體公司。這些忍無可忍的背信棄義者一個接著一個相繼離開,自此仙童元氣大傷,終於在1979年被一家法國公司並購,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意想不到的是,曾經湧進仙童公司的大批精英們,不斷湧出來自行創業,使得仙童這個“矽穀的人才搖籃”,就象中國的黃浦軍校一樣,在七十年代成就了矽穀,並在此之後繼續發揮著神奇的作用。
喬布斯曾說過: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這些飄散的蒲公英種子裏除了以上提到的外,還有以下這些響當當的名字:桑德斯(Jerry Sanders)創立的超微(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斯波克(Spork)的全國半導體公司(NSC, National Semi Conductor,全球第六大),蘋果、皮克斯和Palantir。
順便八卦一下,這個桑德斯長得很英俊,曾經想當電影名星,星夢破滅後才投入矽穀高科技行業。美國夢真可以有A夢B夢的不同方案的。
1975年,兩個Steve:25歲的史迪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 和20歲的史迪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的一個電腦發燒友俱樂部相識。後來喬布斯提議開公司,沃茲態度保留。最終喬布斯用"就算賠錢,至少我們這輩子擁有過一家公司"說服了他。1976年,兩人以一輛大眾公共汽車和兩台HP計算器為財產,在一個車庫裏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兩人各有所長,喬布斯交際廣(有點奇怪啊)、會經營,沃茲尼克精通技術(他居然送給親友很多股票)。這家公司的產品現在怎麽牛不用我廢話了。
八叛客之一的Kleiner走了另一條路,他夥同Perkins, Caufield和Byers成立了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KPCB(四人名字的首個字母),為300多家公司輸入資金,這些公司雇員總數16萬人,股票價值1300億,生產總值600億,占矽穀總產值四分之一強。他們率先擬就了一套完整的風險投資經營模式,為整個行業樹立了示範。這家投資公司後來又加了合夥人,達到十人合夥,但名字就再未改變。
八叛逆出走之後,支持的創業公司數量達到2000家,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的矽穀公司超過130家,而且大部分都在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了。
整個七十年代是微型機的時代,半導體製造商的發展突飛猛進。矽穀每隔兩周就產生一家新公司,並且75%以上的公司壽命在六年以上,其存活率大大高於美國所有公司的平均壽命。在1970年矽穀已經成為加州中等家庭收入最高的地區,也是美國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風險投資取代軍費成為矽穀創業者的主要經濟來源,矽穀自己的社會網絡創就了自我支持的金融係統,所積財富的再投資又培育了下一批企業家。
正在此時,另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發生了,此事非同小可,引發了矽穀另一支柱產業的大發展。1976年的某個星期五下午,羅伯特·史旺森(Robert A. Swanson)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學家赫伯特·博耶(Herbert Boyer)見麵了,本來十分鍾的閑聊變成了四個小時相見恨晚的深談。
這裏插說一下,很多人知道加大的九個分校,但沒聽說過舊金山分校。現在就聽哥給你掃一下盲,此後再別漏傻了。這加大舊金山分校從不招本科生隻招碩博生,也難怪你這些隻知爬藤的人不知道呢。這所學校隻有醫藥相關的科係,但都在全美排名數一數二的,這一點向毛主席保證,騙 你是孫子。
回過頭來說這兩人激動地越說越起勁,立刻決定要共同創立一個叫Genentech(基因泰克)的公司,博耶這個重組DNA領域的專家當場開出一張500美元的支票作為公司開張的家底!該公司的成立被認為是生物科技研究的起點。此後這家公司的發展一日千裏,其地位相當於電腦界的微軟或穀歌,還帶動了一大批生物製藥公司的創立發展。
曆史有時有很大偶然性。當年肖克利先去了波士頓地區探尋開公司,最後一個念頭改變了主意來到西海岸。後來事情的演變造成某種程度上仙童公司的解體成就了現在矽穀的輝煌。自此世界電子產業的轉型步伐開始大大加快,人們迎來了自動化信息化時代。所以說,矽穀傳奇始於喬布斯所說的蒲公英效應,而蝦論更認為追根究底,至少一半歸功於半個世紀前的那場離婚。整個矽穀、整個美國、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應該感謝那個離婚的女人,是她推倒了這場世紀風雲的第一塊多骨諾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