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何不尖銳示優】

(2016-05-02 08:07:36) 下一個
 
1978年,越南和柬埔寨在邊界爆發軍事衝突(後來越南及其扶植的政權統治了柬埔寨)。當時中國尚未與越南鬧翻(中越戰爭是次年的事),越柬兩國當時都還是中國的友好國家。於是,中國的報紙非常罕見地出現了這樣一幕:全文並排刊發了兩國外交部門立場尖銳對立的聲明,對錯優劣一時難明,非常有意思。
 
不出一年,中國立場已經很鮮明,美國也和中國的立場協調一致,共同支持紅色高棉(Khmer Rouge,這後一個詞有口紅的意思)主導的聯合政府。後來美國人民了解到紅色高棉血腥統治的殘酷,發聲對政府的政策施加了很大壓力。本蝦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好萊塢名片《殺戮戰場》當時對民眾起到的影響作用。
許多事情需要時間的沉澱,尖銳對立的雙方在時間反應器中終於示優了。時過境遷,現在回頭看,孰優孰劣,已經了然。一個政權雖然是外力扶持但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另一個政權已經窮途末路,其領導人波爾布特在眾叛親離中去世,喬森潘、英薩利也被國際法庭審判。
 
八十年代初另一件有意思的事發生在電影界。當年首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克芹創作的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分別被兩家電影製片廠(八一和北影)幾乎同時拍成了電影。因為電影劇本各不相同、且兩片幾乎囊括當時最當紅的影星,立刻引起很大注意。《文匯報》曾有文章詳細比較了兩片的優劣甚至同一角色的兩個演員的長短。這種打擂台的盛事其實是一種好事,有比較才能見長短,兼聽則明,多看則聰。
囉嗦這麽多,就是想說明一下,立場對立、觀點尖銳分歧沒什麽大不了的,讓兩種思想交鋒、並立直到分辨出高下來,才是最有利於眾人的。最怕的是以多數人的盛氣壓製不同意見,沾沾自喜,還不知少了幫忙看盲區的眼睛。
 
如果自認為是對的,隻用嘴不用耳,更談不上用腦,那樣永遠不能進步。有理不在聲高人多,否則現在教科書還是地心說呢。最常見的誤區是站在道德高地,用詞不當地指責別人"不行動"、"站幹岸"、"不團結"、"不該說那些話"。難道行動就是對的嗎?團結就是好的嗎?文革時的全中國人、二戰時納粹煽動起來的德國人可是極有行動、萬眾一心的。那時候如果有人發出一點理智的聲音不但會被認為是"沒有建設性的"、"站幹岸的",可能還有更糟的待遇。又有誰有權利說這是該說的,那是不該說的?人家又沒違法,又沒人身攻擊或涉嫌歧視,怎麽就該封口?你說的話為什麽就是應該說的?
 
我們來到了民主的國家,什麽時候學會習慣了"不團結"(其實是正常的觀點分歧)、"站幹岸"(其實質疑本身就有建設性),我們才是個成熟的、包容的、有修養的民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