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為什麽最牛法學院是十四所不是十三或十五所?】

(2016-02-02 07:42:02) 下一個

前天和一朋友聊天,偶而提到本蝦最近聽說的十四所最牛法學院這一說法。這次對話促成夲蝦對這一議題進一步研究,遂成此文。

 
美國的大學和研究院係統的確有許多不同之處,我們老中由於從異國連根拔起,不太了解人家的體係。比如國內的醫學院、藥學係、法律係是從高中生裏直接招生的,而美國的醫學院、藥學院和法學院的學生卻總是讀完了本科再上這些專業學院的。這三種專業(professional)學院畢業的學生拿到的學位分別是MD(Medical Doctor),Pharm D(Pharmacy Doctor)和JD(Jurisdiction Doctor)。有人在中國醫學本科畢業,在簡曆裏寫上自己拿了MD,往往會引得老美非常敬佩,因為在美國能夠讀醫的,不但要聰明成績好(本科GPA高),還要特別能吃苦並且愛好這個專業,否則讀不下來,也走不完實習醫、住院醫等等漫長熬人的日子。
 
醫學院的牌子當然對個人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會影響到畢業後作實習生、住院醫的機會和所去醫院的檔次。有時會是一步錯步步錯。但是,即使上了很一般的醫學院,將來的工作、個人收入都是非常不錯的。這種地位是這個職業在整個社會的需求造成的。
 
法學院卻很不相同。我聽說上法學院一定要進入所謂的最牛十四所,否則將來畢業找工作未必順利,可能隻能搞搞移民等掙錢的營生。
 
聽我此言的朋友對此存疑,希望我不要人雲亦雲,應該搞搞清楚。按common sense(直覺),美國無論何種大學排名,打分出來肯定不會出現在所謂的第十四名和接下來的第十五名之間有個很大的gap。那這種劃線(cut off)的地方如何在十四這個地方砍下這刀呢?
 
本蝦個人的經驗對這種第一集團的現象是傾向相信的。比如長跑,第一集團的一些人雖然內部前後順序有可能有變化,但整體上把其他人拉下一大截。比如本蝦高中班裏,成績最好的就是不變的那八個人(雖然八人之間上上下下輪流坐樁),而隔壁班裏就是六人集團的格局。
 
不過,本蝦朋友的提醒也是非常中肯的,他是非常實證的,總是希望有確鑿證據或數據支持。為此本蝦google的這個問題並詢問了兩位拿了法學學位的朋友。在此分享一下,不枉本蝦所花費的功夫。
 
先上一個維基百科的link,這裏麵有對最牛法學院的介紹,並且把頂尖十四所稱作T14(還有專門的稱呼!):
 
 
從這裏我們看到,有十四所法學院是所謂的T14,它們每年在最權威的《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中穩定地(consistently)排在top 14, 盡管它們之間有變動(shift frequently)。它們"在法學界廣為人知"(widely known in the legal legal community)。T14的名單如下:
 
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賓州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oalt Hall School of Law),密西根大學,杜克大學,西北大學,康乃爾大學,喬法城大學
 
據本蝦一位法學院畢業的朋友告訴我,其實這十四所裏前三位總是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名次每年也稍有變化。
 
這十四所被認為是national recognized 的學校,每年全國最有名的律師事務所都會去那裏招聘學生(OSI,on site interview)。一般來說,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會有好的工作在等他們。在喬治城以下的法學院,被認為是地區級(regional)的,那裏的學生需要成績很好(比如top 5%),才能躋身大事務所。這有點像國內對待清華北大的學生。這兩所大學和其它大學的區別是,其它大學的學生需要時間證明自己的優秀,而北大清華的學生可能需要時間證明自己剛好是那個不優秀的次品。這世道不公平啊!
 
這位朋友還舉例說自己曾被北卡教堂山大學法學院錄取,有全獎(full ride),也被排名在十位左右的杜克錄取了,但沒有獎學金。他考慮到個人前途,毅然去了後者。
 
本蝦另一法學院畢業的朋友告訴我,這十四所大學是法學院學生人所共知的常識(common knowledge),隨便問一個學生都會確認的。
 
下麵的link給出了2011年至2013年的排名(每年的都差不多的,最新排名要付費的):
 
這個排名的打分的確如我朋友所說在十四和十五名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他的直覺的確一流。
 
 
下麵是《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的排名:
 
 
本蝦是外行,以上僅就個人所知所查作一分享,還望方家指正。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打開手機微信,點擊右上角加號,選擇“掃一掃”(Scan QR Code),掃描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