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黑白之爭--有關教育的討論】

(2016-01-18 03:21:25) 下一個

今天的文章標題一度很費周折,如果不想觸犯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這條紅線,就得擬一個很長很拗口的標題,比如好學區的居民和壞學區的居民間的爭端。

問題又來了,壞學區的用法也涉嫌歧視,可能應該用發展中學區好點?你看,落後國家要委婉地稱為發展中囯家(developing countries)、殘疾人要禮貌地稱作行為能力有局限的人(disabled people)。太麻煩太囉嗦了。雖然與女兒討論了一下,她也覺得我應該避免使用黑白這樣的說法,但本蝦實在找不出言簡意賅的好詞來,還是黑白之爭最切中主題。好吧,愛誰誰吧!

事情緣由來自本蝦聽到的一段深度報道,該報道由立場中立、信譽良好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播出。這家電台是個非贏利組織,不接受廣告,沒有黨派和政府的任何背景,全靠美國廣大聽眾的捐助,其內容和質量一向深受好評。
 
這篇報道講述的事情引起本蝦很大興趣,也非常值得探討一下它所牽涉到的社會深層問題,因此本蝦願在此分享給大家。想聽原文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麵的鏈接:
 
如果你關心時事,應該對弗格森這個城市不陌生。是的,就在蘇裏州,那個黑人青年Macheal Brown 被警察打死因而引起騷亂的城市。這個Macheal Brown畢業於諾曼底學區的高中,這個學區鄰近弗格森他被打死後,他的媽媽曾質問警方,你們知道不知道,我兒子是為數不多的本學區高中畢業的黑人男孩?
 
她說的是實情。這個學區幾乎全是黑人,學區的教育糟糕透頂,有一半男學生不能高中畢業。該州2014年的統考(point for accedemic achivement)結果顯示,該學區在十一項科目上(英語、數學、社會科學、科學、大學預備college placement等)得分均是0分,有十三項科目在全部520所高中裏最差。如果以總分140分來看,該校學生平均僅得10分,這種得分相當於隻寫對了名字。
 
15年來,該校一直在認證上處於警告"緩刑"狀態(provisional accredation)。終於在2013年1月,這個學區正式被該州定為失去認證資格(unaccredited)。
 
根據法律,在失去資格認證的學區,其學生應被允許轉學(注意隻是允許,就是說不想轉的話也可以)。該州教育部門指定學生可以轉到30邁以外的一個白人占85%的學區Francis Howell高中。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安排,因為5邁之外就有一所最好的學校卻不被安排。顯然政策製訂者希望因路途遙遠而阻止大量學生的轉入。沒想到的是,黑人家長和學生們歡欣鼓舞(elated),四千多學生中有一千多學生寧願早晨五點起床去坐校車上學。
 
與此同時,這件事引起了好學區白人家長的強烈反對,他們集思廣益,希望改變事態的發展,有人甚至提出將上課時間提前以阻止黑人。有趣的是,該好學區的生們卻表現得非常歡迎黑人同學,啦啦隊隊長(cheer leader)還組織了歡迎。學生們涉事未深,沒有偏見,更顯純真善良。
 
 
轉學造成的費用開銷得由那個壞學區支付給好學區。在2013-2014學年,一年的校車和教育費用達到1040萬(10.4 million),造成壞學區更窮,更無錢用於留守學生。
 
怎麽辦呢?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年後州政府接管了這個壞學區,把它改名為諾曼底學校協合體(Normandy Schools Collaborative),這樣學區就從不被認證(unaccredited)搖身一變成為尚未被認證(nonaccredited)。 哈哈,這下子學生就不可以離開了,因為沒有這條法律!因此,原來轉走的學生們得乖乖地在2014年8月回歸原校。
 
麵對這種局麵,一群黑人父母並未甘心就範,他們把州府告上了法庭。最終法官判決州府的做法不可以,理由是學生會更被耽誤。"每天上這種學校的學生都受到不可修補的損害",應被允許離開且回到好學校。
 
這件事讓我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1. 美國這樣一個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先進國家(developed country),居然也是一個大雜燴,存在著極爛極差的地區。這些社區不能改善,會對整個社會是個包袱和不穩定因素。怎樣才能改變這一切呢?眾所周知教育是改變一個人的最有力武器,可是這個案例顯示出的困擾和操作性對教育管理者和政策製訂者是個很大的挑戰。
 
2. 美國白人不想學區被低水平的學生拉低搞糟,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如他們發現亞裔學生學業優秀且刻苦,馬上想從政策上限製傑出學生出頭,砍掉資優項目、減少AP科目、取消期末考試。最近在新澤西州發生的黃白之爭正凸顯了這個問題的白熱化紛爭。這種族裔之間為了自己最大利益的爭奪將不會在短期內消失。民主其實就是非暴力地搶奪資源的同時也因整體的利益而做出一些理性的妥協。我們華人在這種爭執中如何定位和自處,是個值得思考和深入討論的話題。
 
3. 美國的法官獨立於政府之外,受過嚴格訓練,有很好的理性判斷和職業道德及素質,對社會有全局性的把握和責任感。美國的法律製度也為平民百姓提供了追求正義的渠道。無論爭議多大,在法製的軌道上尋求解決,是應有的文明之道。諾曼底學區的名稱正好與當年二戰時盟軍登陸法國的地名一樣,希望這個名字也會帶來好運,讓那些飽受劣質教育的族群能夠成功登陸,和美國整體民眾一起進步!
 
2016.1.18寫於馬丁.路德.金(MLK)日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extract)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

想看以前的發文?收到最新文章後,在打開前,點擊右上角的小人頭,再點擊最下麵的"查看曆史消息"(View history)即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