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皮皮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皮皮蝦製作:【拒絕亞裔“學霸”?學區家長嚴氡對這篇《紐約時報》的文章有話要說】

(2015-12-30 07:09:43) 下一個
最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NYT) 的一篇文章《拒絕亞裔“學霸”?白人家長反擊中式虎媽》成為流行熱帖,傳遍各群,引起廣泛討論。文章結尾一位華人母親的話發人深思:?“已經成了軍備競賽,教育上的軍備競賽,我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取得成功。問題是,代價是什麽?” 
 
 
很多華人開始反思自己,認為我們不能贏了戰役而輸了戰爭(Win battles but lose war)。
 
對於《紐約時報》這篇文章,在這個學區12年、對當地情況有第一手經驗的資深家長嚴氡有不同看法,認為那篇文章太表麵化,很容易讓讀者對學區對亞裔產生誤解。昨天他在一群由中美兩地熱愛教育的同好組成的微信群“聊學習”裏斷續分享了他的看法。本蝦讀了,覺得非常有價值。經嚴氡本人同意,本蝦現作一整理,供大家了解和參考。下麵是嚴氡的分享:
 
前麵轉的NYT關於我所在學區的文章,看上去,既講了負麵的,又講了正麵的,好像很公平。然而,讀後的感覺是,白人孩子很可憐,被壓得進醫院,對前途沒信心。亞裔孩子也可憐,背著壓力,去學這學那,被逼著參加各種比賽,準備各項考試,...
 
 
是這樣嗎?我在這學區住了12年,很熟悉,分享我所了解的情況。
 
我順著NYT文章,分享三部分:
1. 白人孩子的壓力
2. 學區的成績
3. 我的經驗
 
1. 白人孩子的壓力:
這篇文章提供了幾組數字與個別例子。然而,這些例子與數字是怎麽來的,卻沒有交代。這些數字屬於多長的時間區間,也沒有提。
 
例如:文章說,120 students recommended for mental health care(本蝦注:120名學生被建議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為什麽這120學生要心理治療? 文章沒說。是遺傳因素?家庭因素?還是學習因素,或其它?沒說。那麽,這120例有多少是學區的壓力引起的?為什麽?完全沒有討論。40人hospitalized(本蝦注:住院), 同樣沒有討論這與學校的program 有多少關係?證據是什麽?
 
更荒唐的是一個初中生畫的一副畫,也成了借口。到底那幅畫是藝術創作,還是好玩,或是真實寫照?這也成了學區教育有問題?
 
2. 學區的特色: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區,在美國,這種學區少之又少。文章中講了一些成績,實際上,遠遠不止那些。這裏的學生曾經拿過全美MathCounts 比賽第一名。全國Science Olympiad 第一名。有學生tennis青少年組全美前幾名被哈佛錄取。各類體育、音樂、文化、數學、科學、經濟等比賽得獎許多。是一個有多樣性有活力有talent的學區。學區的program有一定的靈活性,許多學生活躍,自組各種俱樂部。
 
 
3. 我的一些經曆:
那麽,亞裔孩子是不是很有壓力呢?
 
曾經有幾個亞裔孩子晚上敲我家的門,他們準備數學比賽,要和我討論數學問題。他們找我時已是晚上9點以後,我工作了一天,也想休息。然而,對著幾個孩子,拒絕說不出口。咬著牙,和他們討論兩小時。可以深深感受到這些孩子強烈的興趣與追求,而不是壓力。
 
亞裔孩子的壓力,從我女兒談起。我女兒高中時,常常晚上10點以後才回家。不是在學校做功課,而是參加樂團練習。她參加了三個交響樂團,學校的,地區的,和州的青少年交響樂團。另外又和幾個朋友組團,周末去老人院小型表演。
 
我不讚成她花太多時間在音樂上,而希望她多學點我認為“有用”的知識,如數學,science, statistics, economics,等。但我的話對她沒有作用。她我行我素,我則很無奈。
 
11年級的某一天,她突然跟我說第二天要和12年級學生一起去考SAT。我驚訝,不同意,因為她沒有準備,數學還好,英文詞匯根本沒背,怎麽考?我勸她好好準備,過幾個月考。她不聽,我毫無辦法。成績出來後,她告訴我她得滿分。我無法想像,她運氣太好了。
 
申請大學,都是網上作業。她完全不讓我看她的資料。我不敢報厚望,一顆忐忑的心。結果出來,她被Princeton, Yale, MIT 等錄取。
 
我曾經真想給她壓力,可惜我不會。我也真希望她有些壓力,可是她總是無所謂。
 
 
再談談我兒子。他今年9年級,幾個月前,他對數學興趣大增,每天花很多時間在數學上。
 
我一則以喜, 一則以憂。喜的是他把時間花在有益的方向上;憂的是,我發現他感興趣其實是數學競賽。我鼓勵他參加數學競賽,但我不希望他花太多時間準備比賽。因為比賽隻是一時的,長遠的價值不大。我希望他高中時多學點大學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抽像代數,等。我希望他多分配時間在物理上。
 
但是,我的想法不是他的想法。幾個月前,我給他報了一門準備AIME數學比賽的遠程的課。沒多久,他要求再上一門叫“WOOT"的課,這是為USAMO 和 IMO 比賽準備的課,難度大很多。他堅持要上,我就給他報了。然後,他拿了幾百塊他攢的錢給我,說他要自己付學費。我當然沒有收。
 
我兒子有沒有壓力?我相信有。但他的壓力是自己給的,我到現在還沒學會怎麽給他壓力。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extract)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我工作了一天,也想休息。然而,對著幾個孩子,拒絕說不出口。咬著牙,和他們討論兩小時。可以深深感受到這些孩子強烈的興趣與追求,而不是壓力。

這個腔調好熟悉,雷鋒日記?就是在中國真有幾多比例的學生能如此?二本一下?一本重點名牌?孔子是聖人大家就都得是聖人?何況孔聖也是偶像多於實際吧。

醒醒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