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去年聖誕夜一樣,我見到了許多猶太人。聰明的人一定猜到了:我去了中餐館吃了聖誕晚宴。
對了,我帶著母親和孩子去了離家不遠的蘇杭小館。往年每次聖誕,我家都是去稍遠一點的湖南又一村,但今年聖誕不知什麽原因,這家館子不營業,遠遠望去黑燈瞎火的,隻好折回頭離開了。兩家都是我們常去的地方。
席間,我觀察到我那桌周圍全是白種人,大大高於平時我去這家餐館所見到的白人。有人會問我:你怎麽知道是猶太人?對,我的眼中分不清猶太人和其它高加索人(Caucasian),正如美國人分不清中國人和韓國人,但本蝦有判斷力不是?猶太人由於宗教原因是不過聖誕節的,但架不住主流社會又放假又喜慶的。怎麽辦?於是他們形成了一個傳統:在聖誕夜去中餐館大吃一頓或外賣帶回家吃。
為什麽中餐?是中餐特別好吃嗎?不完全是。主要是因為咱中國人太勤勞了,這一天大約隻有中餐館還在照常營業。
好友三國加入了新角度的分析,他認為猶太人喜歡中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餐是大家共享的,猶太人喜歡共享。他和一些猶太人有較長較深的交往。博士老板就是猶太人。
有信友去年聽我說起這個現象,恍然大悟。她說那年聖誕夜披星戴月地趕路,晚餐在一家中餐館解決,果然被裏麵熙熙攘攘的白人麵孔驚到了一下,現在make sense 了。
王朔是本蝦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多年前寫了一篇文章《平安夜》,寫得非常平實唯美。開篇是一首小詩:
平安夜
我在街角站定
等你,一個人
冷月無聲
行人漸遠
我會帶上火柴
如果你不來
我會劃一根火柴
至少,那搖曳的火焰
在這個淒清的夜裏
會給我一點溫暖
如果你還不來
沒關係
我還準備了一個打火機
... ... ... ... ....
文章接下來呈現出流暢的思緒和不時點到為止的佳句來,最讓本蝦印象深刻的是這句:“我常常固執地認為:每一個有美好願望的姑娘都是好姑娘,每一個好姑娘都應該有個美好的結局”。
Anyway, 今晚的中餐館見證了我們華人的勤勞。推而廣之,其它不從事餐飲業的華人也是超常的勤勞吃苦,特別是我們那些讀書的孩子們。那些十二年級的孩子們更是如此,他們正在大學申請的關鍵時刻,離申請截止期(十二月三十一號)隻剩幾天了。
夲蝦願意套改一下王朔的話,勤勞的人們應該有個好的結局。在此祝勤勞的人們聖誕快樂、心想事成!!!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extract)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