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挪威方麵宣布,突尼斯“全國對話機構”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以上簡短的一句話透露出三個信息來,讓我們分別一一剖析一下。
首先,是挪威不是瑞典。是的,和平獎是唯一項不在斯德哥爾摩公布和頒發的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進行管理,挪威議會選出5人組成委員會決定獲獎人選,在當年12月於奧斯陸頒發。
其次,獲獎者是一個組織,這在和平獎中屢見不鮮。科學獎正相反,一定要是健在的個人且不能超過三人。過去中國過分強調集體,甚至論文發表都是集體名義,完全不與國際接軌。這次屠呦呦如果沒有饒毅仔細探究和向國際社會推廣,也不會有獲獎的結果。
和平獎頒給的組織的確都在促進人類和平進步方麵有大貢獻,比如無國界醫生、國際紅十字會(三次獲獎)、聯合國難民署、歐盟(硬把幾十國挷在一起統一貨幣、取消邊界,是人類史上的壯舉)、聯合國維和部隊,等等。
第三,這次獲獎的組織在中東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中為防止政治暗殺與社會動蕩瀕臨崩潰創立了替代性和平政治進程,對新建立的民主政權作出了貢獻。
有人問,那茉莉花革命是多年前發生的,為什麽現在才獎勵?這就是諾獎慎重之處。一方麵事件發生時,各種組織和個人紛紜湧現,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顯現真正的英雄是誰。另一方麵,不希望獲獎者(尤其是個人)晚節不保而玷汙了這個榮譽,所以要留檔查看一番。
你看,1988年緬甸民主選舉,多人出頭對抗軍政府,包括反法西斯的前總理吳努。可是最終是昂山素姬於1991年獲諾獎,因為她作出的犧牲最大。諾獎委員會沒有看走眼,這之後她一直坐牢不屈服,沒有失節。事件發生到獲獎有三年時間,這還算短的。有時委員會可能要等十幾年,他們有的是耐心。他們努力要做的是對得起曆史,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和平獎是最受爭議的獎項,當然也留有遺憾。聖雄甘地曾先後五次獲得提名,但始終未能獲獎。1948年他被刺殺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曾考慮追授,但最終還是沒有這麽做,而是決定在這年不予授獎。1973年,基辛格和越南國家主席黎德壽因在停止越戰的巴黎和約上發揮的作用而獲獎,但當年黎德壽拒絕接受和平獎。
和平獎有兩項有趣的記錄。一個是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先驅鮑林分別在1954年和1962年獲得化學獎和和平獎,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領域獲諾獎的人(另一人是本蝦前篇已經提到的居裏夫人),而且又是唯一的一位兩次獲獎吃獨食的人(阿門)!八十年代,鮑林曾來到本蝦母校做報告,大家嚴陣以待,以為他會做化學報告,誰知他卻大講維他命C在醫學上的功用。牛人們轉換跑道的能力讓人跟不上趟啊!
第二個記錄你會猜的到,是諾貝爾獎曆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馬拉拉,她獲獎時年僅17歲。這次她想來斯坦福讀書,但斯坦福仍然要求她必須有SAT成績。你諾貝爾獎牛,我斯坦福更牛!這世界牛人牛機構都會有許多的,那什麽,interaction(互動)。對,就是這個詞,interaction。互動激烈了,就會有紛爭甚至對抗和戰爭,和平獎就是獎給那些化解矛盾、推動和平、促進人類進步的個人和團體的。相信馬拉拉最終會來到斯坦福的。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extract)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follow)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