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

本文記載一個在國外從事中醫的醫生的從醫經曆和感慨。希望這些個人經曆能對後來從事中醫的人們有所參考價值。作者深感中醫是個寶庫,可惜中醫在我們的手上不斷衰落。中醫學習和從業需要正確的方式和導向,作者慶辛未在學習和從事中醫的道路上走太多的彎路。
正文

轉載: 針灸治療不是心理作用-西方針刺研究中的缺陷和錯誤 (I)

(2016-08-13 12:00:38) 下一個

轉載: 針灸治療不是安慰劑作用-西方針刺研究中的缺陷和錯誤(I)

http://www.acupuncture123.ca/Placebo%20Ch1.html

 

摘要:目前,有些西方針灸研究認為針刺療效不過是安慰劑作用。安慰劑作用的前提是受暗示者(病人)有清醒的意識和有思維,分析,判斷,和總結的意識能力。而中國的針灸研究和臨床工作者早就發表過許多文章證明針刺能治療昏迷,休克,植物人狀態,全麻中和全麻後等臨床狀態,這種狀態下病人根本就沒有 對外界暗示行為的辨識能力,或者這種辨識能力極其微弱,不足以產生對病人的暗示作用。而西方針灸研究者幾乎沒有研究過針刺對於這些特殊臨床狀態的治療作用。進一步講,針刺可以用於治療癡呆,局麻,對於年幼兒童和動物疾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同選穴,不同針刺頻次,和不同針刺方式時的治療效果明顯不同也很難用安慰劑作用加以解釋。

我們發現西方針灸多為每周1-2次,共10次左右(我們稱之為西方式針刺),而中國針刺多為每周5-6次超過10次(多為15-30次)(可稱之為中國式針刺)。我們提出對於針灸治療的兩個量化指標,即第一療程平均每天刺激量和總療程刺激量。前者為第一個治療療程中(多為7天或10天)的治療次數除以該療程中的天數。後者為各療程刺激量之和。我們發現西方和中國式針刺研究的第一療程平均每天刺激量分別為0.25和0.80,而總療程刺激量分別為2.4和18.0. 西方式針刺的這兩個指標皆明顯低於中國式針刺。

現有資料提示總療程刺激量較高時,針刺組療效極普遍性地明顯較高(45%以上)而虛擬針刺組(無論刺入性或非刺入性)療效卻傾向於不隨治療總療程刺激量的增加而增加(皆為平均23%),二者差異非常顯著,同時,高頻次治療時,無論采用哪種虛擬針刺對照組(刺入性或非刺入性針刺),也無論是采用虛擬激光或虛擬TENS作為虛擬對照治療,對照組平均療效幾乎完全一樣,多在23%左右,所以科研中所采用的虛擬針刺組之種類並非導致這一錯誤結論的主要原因。

西方針刺研究中尚有其它明顯不足之處,如將針刺的特殊治療作用簡單地歸結為總治療作用減去虛擬針刺組的治療作用,從而低估了針刺的獨特治療作用;將針刺與按摩,耳壓,電針,穴位注射等混為一談;虛擬對照組允許繼續服用止痛劑;針刺組和虛擬組皆與其它治療方法合用;以及沒有對針刺操作者的實際臨床能力加以檢驗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將針刺治療作用解釋為安慰劑作用是極不恰當和草率的。為了完全消除西方針灸界對於針刺療效的誤解,我們建議進行針灸國際合作研究。由於針刺屬於非常依賴個人技術能力的治療手段,建議對針灸研究者的針灸能力有一定的選拔和檢驗過程。為將針刺過程中針刺刺激量的變異和不恒定性降低, 可以考慮采用電針,溫針,經皮電刺激等方法輔助針刺治療。我們希望本文有助於打破西方針灸研究的原地踏步和自我糾纏的迷思狀態,使西方對於針刺的興趣從感 性上升到理性階段。

 

 

目錄
摘要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臨床針刺科研報告分析
2.1. Colquhoun 組資料
2.2. 急慢性腰痛和頸痛組資料
 2.3. 偏頭痛和血管緊張性頭痛組資料
 2.4. 更年期綜合征治療
 2.5. 西方針刺所涉及的其它疾病
 2.6. 目前中國學者針刺研究資料分析
 2.7. 惡心嘔吐的針刺治療
  2.7.1. 手術後惡心嘔吐
  2.7.2. 放療化療後惡心嘔吐
 
第三節 針刺研究中的對照組設置
3.1.常用虛擬對照組
3.1.1.刺入性虛擬針刺組(刺入性針刺組,針刺它穴或非經非穴)
3.1.2.虛擬針刺組,刺入皮膚淺層
3.1.3. 輕觸及對照組(非刺入性針刺組)
3.1.4. TENS 刺激和激光針刺
3.1.5. 針刺非穴並通電刺激
3.1.6. 假TENS,假激光,假磁療,假電針,假皮內針等

3.2.其它療法中虛擬對照組的療效
3.2.1.西醫藥物治療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3.2.2.手術療法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3.2.3.催眠療法及其類似療法中的安慰劑作用

3.3. 安慰劑作用大小比較
3.4.安慰劑作用的特點
3.5. 安慰劑的雙向作用
3.6. 病人對於療效的誇大
3.7. 安慰劑作用並非總是占據一部分治療作用
3.8.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治療手段的治療結果並非總是這些治療手段的療效之總和
3.9.安慰劑作用在針刺組和虛擬組的方向和大小未必相同

3.10. 心理暗示對主觀指標和客觀指標的影響
3.11.治療手段的取舍標準



第四節 高頻度針刺時虛擬對照組的療效

4.1. 高頻次治療之療效比較

4.2. 手法針刺,電針和TENS比較

4.2.1.手法針刺對比電針

4.2.2.電針對比TENS

4.2.3. 針刺式TENS對比理療式TENS


第五節 針灸治療中要注意的問題
5.1.什麽是針刺療法
5.2.穴位選擇
5.3.穴位作用的特異性和普遍性
5.4.針感
5.5.循經感傳
5.6.穴位的準確性
5.7.穴位的體表投影麵積
5.8.補瀉手法
5.9.針刺深淺
5.10.穴位數量
5.11.行針時間長短
5.12.留針時間
5.13.針刺頻率
5.14.針刺治療的時機
5.15.判斷針刺治療的遠期療效
5.16.輔助治療
5.17.針刺療法的適宜和非適宜病種

第六節 針灸醫生的能力
6.1.針灸執照持有時間長短不代表臨床水平
6.2.參研針灸師之選拔

第七節 中國針刺研究和西方針刺研究之異同點
7.1.實驗設計
7.2.針刺操作者
7.3.止痛劑的使用
7.4.病人來源不同

第八節 為什麽臨床上針灸的治療水平比這些科研報告中的針灸的水平好?

第九節 針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直接例子
9.1. 針刺用於治療各種昏迷
9.2. 針刺治療休克
9.3. 針刺治療持續性植物人狀態
9.4. 針刺用於麻醉前和麻醉過程中

9.5. 全麻後針刺
9.6. 全麻後蘇醒延遲
9.7 . 休克病人的針麻

9.8. 針刺治療癡呆

9.9. 單純針刺麻醉及針麻複合局麻

第十節 不同針刺方法治療效果不同
10.1. 不同的針刺穴位效應不同
10.2. 非經非穴和傳統穴位效應不同
10.3. 不同手法效果不同
10.4. 針刺和假針刺對機體的作用不同

第十一節 針刺的治療作用不是靠心理暗示的更多例子
11.1.針刺應用於兒童

11.2. 針刺用於動物


第十二節 為什麽西方文章會得出針刺不過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結論
12.1.西方文章中針刺療效和心理暗示組差不太多

12.2. 比較不同治療頻率,不同針刺穴位,針刺穴位和非穴,不同針刺手法等時,療效無明顯差別
12.3.簡單地將針刺組療效的大部分歸結為心理暗示作用,剩餘的小部分歸為針刺的作用
12.4.不適當地選擇針刺穴位,將其低療效歸結為針刺的低效
12.5.選擇針刺並不擅長的病種
12.6. 將針刺,艾灸,拔罐,電針,耳針,TENS,按摩等治療手段的療效都歸結與針刺
12.7.迷信大樣本實驗結果

12.8.針灸治療中相反治療方法共存

12.9.視而不見同樣大量支持針刺的文章結果

第十三節 專業界和網頁上關於針刺的爭論

第十四節 中國針灸界對於西方針灸研究的看法

第十五節 對針灸研究的幾點看法

15.1. 特殊針刺研究

15.2. 普通針刺研究
15.2.1.實驗設計
15.2.2.地點
15.2.3.設立監督者
15.2.4.建議參試之針灸師
15.2.5.多中心科研
15.2.6.科研目標
 
第十六節 結論

第十七節 關於本文的幾點說明

第十八節 附:對醫療體係改革的建議和看法

注釋

參考文獻

 

http://www.acupuncture123.ca/Placebo%20Ch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