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不管走到哪裏,都沒有見過像在我們插隊的屯裏見到的那麽多漂亮孩子。英子和她的妹妹芳子就是那些孩子中最漂亮的兩個。兩個小姑娘都是鵝蛋臉,柳眉鳳眼削鼻小嘴,雖說黑一些,穿著也不好,但臉頰嘴唇紅潤頭發烏黑,看著就是美人坯子。英子和芳子姐妹相差一歲,當時大約十一二歲,所以同時在我們屯的小學上學。但這兩個漂亮妞可不是省油的燈。經常和別人吵架,弄不好“該出手時就出手”,拉頭發抓臉,毫不手軟。而且兩人互相支持,一個和人吵,另一個立馬加入。鎖子是班裏的一個男孩,十二三歲。個子不高,幹活卻特別能。比如冬天學校要生爐子取暖,他是劈柈子的一把好手。農忙時學生要去地裏幫忙,他也總是我最得力的幫手。不過鎖子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一樣是吵架打架的行家裏手。好像他經常吵架的對象就是英子芳子姐妹倆。記得一次他們吵架,吵著吵著打了起來,從教室裏一直打到教室外。那時屯裏因為上學的學生增加,另外又指派了個知青當教師。那天正趕上是他頭天“上班”,就上去勸架。這三個家夥可一點也不給他麵子,一磚頭,好像那時隊裏還沒磚頭,那就是石頭,夯到他頭上,弄得他血流滿麵,氣得立馬就要撂挑子不幹了。吵著,打著,就長大了,離開學校,成了十五六歲的半勞力。聽說在大田幹活,英子和鎖子老是你的壟挨著我的壟,打倒是不怎麽打了,但吵架鬥嘴就沒斷過。不過呢你幫我鏟上一截地,我幫你割上一段豆子也是常有的事。到我們知青大部隊離開屯子大回城的前一年,鎖子通過道道檢驗當上了兵。他離隊前,大家聚在一起,有人就和他開玩笑,說:有看上的姑娘趕緊告訴我們啊,好給你看著。開始他還不好意思說,大家就起哄,說:你說了,軍婚就要受保護的,要不說,以後可別怪我們不管啊!他這才小聲說“有”。追問:是誰?回說“張秀英”!這可真出乎我的意料了!這對歡喜冤家!敢情人家吵著打著感情也培養起來了。都成連續劇啦!
說到這裏就該說說英子和鎖子的父親了。我們到隊裏時,鎖子他爸老賈是大隊革委會主任。那可是個浩然小說《金光大道》裏走出來的人物:四十出點頭的年紀,一米八往上的大個子,肩寬腰圓,身板筆挺,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大臉盤,闊鼻大嘴,細長的眼睛,看著像個蒙古人。大腦袋上扣著頂狗皮帽,帽耳朵耷拉著忽扇忽扇。一件藍布麵的羊皮大氅,羊毛朝裏,不穿上也不係扣子,就那麽披著。老賈的絕活是趕馬車,據說再野的馬到他手裏都服服帖帖的,主要是他那杆鞭子厲害。那可真叫是“長鞭兒一甩,嘎嘎地響啊”,丈八的長鞭指哪兒打哪兒。我們親眼看到過他揚鞭一揮,打下空中飛過的麻雀。哪匹調皮的馬經得住那樣的鞭子?老賈的老婆矮小,長得也不好看,可治家挺嚴。雖說鎖子在外和同伴吵架打架是常事,在家可不敢和爹媽頂嘴,家裏的家務活也不敢少幹。我們到隊裏時鎖子的妹妹豔玲七八歲,弟弟鋒子才五六歲,每天早晨就看到兩個小人兒到井邊打水。人小沒法挑,就倆人用根棍子抬一桶水。不管大哥鎖子怎麽和人吵架打架,兩個小家夥從不參合。我們到隊裏後不久,連屯裏的老鄉都還沒認全呢,不知道什麽原因老賈的革委會主任就被擼了,連帶著還擼了幾個大隊革委會委員。也沒給老賈帶什麽“帽子”,就是讓他又當回老百姓,趕馬車去了。
英子她爸老張和鎖子他爸不一樣。雖說也是四十來歲的年紀,一米八往上的個頭,可他是個細高條。肩不算寬,腰卻細,兩條大長腿。雖然是鄉村人,長得卻細皮白肉的。尤其是不愛帶帽子,一頭頭發理成三七開的小分頭,四季不亂。一件黑棉襖有個上衣兜,裏麵插著支鋼筆。這副打扮,約莫著就是個鄉村知識分子了。其實老張文化並不高,初小水平吧,但他是隊裏的獸醫,所以打扮成這樣也沒人覺得奇怪。不知是因為他的長相,還是他“知識分子”的打扮,反正據說他是屯裏很多老娘們眼裏的第一帥哥,走到哪裏都不缺女人的媚眼。老張的老婆是屯裏公認的美人,所以幾個女兒包括英子芳子都出落得如花似玉,隻是她病病殃殃的,幹不了什麽活。好在獸醫是美差,每天記工,工分又高,所以家裏生活一直不錯。我們到隊裏幾年後,老張卻突然被批鬥,成了“壞分子”,被發配去大田幹活了。鬥他的理由是他上過隊裏不少老娘們的炕,品德敗壞。當時覺得奇怪的是連我們這樣外來的知青都早就知道老張風流,為什麽風流多年都沒出事,卻突然之間成了“壞分子”了?
又過了幾年,我們和隊裏的老鄉都熟悉了,才終於知道了這上上下下中的門道其實是家族間的爭鬥利用文革表現了出來。我們屯的老鄉主要是日據時代從河北被強遷過來的開拓團成員和他們的後代,是為“河北幫”;約占全隊人口四分之三。另有四分之一是三年大饑荒年代從山東逃荒到關外的“盲流”,後來在屯裏落下腳,成了“山東幫”。由於河北幫是坐地戶,生產大隊一應有頭有臉的職位全由河北幫把持。唯一的列外是會計,是個山東幫的後生。那是因為全隊除了昌子的兩個在縣裏上高中的哥哥(見我的舊文《“小魔頭”昌子》),隻有他是初中畢了業的。畢竟會計要記賬算賬,直接關係每個人的利益,所以隻好把哪幫哪族放一邊,“任人唯賢”了。河北幫裏又分成幾個大家族。最大的兩族一個董姓,一個張姓。老董家親兄弟五個,都是莊稼把式壯勞力,各家的兒子閨女也大多已經成人在隊裏幹活了,拉出來可以呼隆隆站一大排。而老賈的老婆正是老董們的妹妹,所以老賈也是老董家的一分子。老張家親兄弟沒有老董家多,但架不住姑娘多,嫁的也都是屯裏殷實能幹的人家。所以通過結親,也成了一個大家族。英子他爸老張就是老張家幾個堂兄弟之一。屯裏其他河北人家多少都和董張兩家沾點親帶點故的,也就依著親故站立場。早先河北幫一直是由昌子他爸老曾頭掌舵的,但老曾頭在屯裏並沒有多少親戚。兩個大的兒子高中畢業在縣上找到工作不再回村,所以除了他那一手好活和從日據時代起當開拓團長積累下的那點權威,要論在屯裏的家族親故關係可是比董張兩家差遠了。所以文革一起,他首當其衝被打成“曆史反革命”而徹底失去了在屯裏呼風喚雨的能力。我們剛到隊裏那陣,是老董家當權。除了老賈的大隊革委會主任,董老四是革委會委員兼著大隊出納,董老大的兒子是拖拉機手,還是民兵連長。不知怎麽一來,董老二被挖出了什麽“曆史問題”,成了“黑鬼”。連帶著老賈的革委會主任被擼,董老四以及董老大的兒子也下了台。接著上台的就是老張家的人了。他家一個妹夫成了大隊革委會主任兼黨支部副書記;一個兒子成了民兵連長,一個連襟家的年輕人當上了機耕隊長。隻是好景也不怎麽長,這次是風流的英子她爸跌的跟鬥,讓人抓住把柄成了壞分子,家族裏的其他人也就跟著倒了黴。就在這幾上幾下中,大隊的權力開始分散。首先是上麵有意殺殺大家族的威風,也為了培養更有文化和能力的下鄉知青,所以大隊革委會和黨支部由下鄉知青掌舵了。與此同時,一些山東幫的和非董非張的年輕人被提拔進了如團支部,武裝民兵連等的領導班子。除了會計還是原任外,出納,代銷店主,赤腳醫生,屯小學教師,……一係列新職務相繼任命了有文化的知青擔任。這才使董張兩家交替通過互相整人來掌權的現象得到遏製。不過農村的文革比起城市要和緩得多。我們在隊裏看到的所謂“階級敵人”也就是批鬥一下,擼去有甜頭的職務,發配到大田幹活而已,從來沒有哪一個被打倒的“黑鬼”象城裏“黑鬼”被發配下鄉一樣被發配到城市去的!
我們回城後,鎖子從部隊複員回鄉,和等著他的英子成了家。兩個家族的恩怨並沒有影響到兩個青梅竹馬的年輕人的婚戀,沒有使他們如羅密歐和朱麗葉一樣因家族原因而分離甚至釀成悲劇。這大概要感謝解放後多年來自由戀愛的宣傳。